跳到主要內容 :::
:::

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detail

:::

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Download
0 times
Click
505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Life peroid
革命之再起北上與逝世
Title

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Republic of China year

中華民國十三年

AD annals

一九二四年

New calendar month day

一月二十四日

Age

59

Abstract

先生以大元帥名義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籌備委員七人為王柏齡、鄧  演達、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張家瑞、宋榮昌。(註二十九)先生深感中國革命不能成功之最大原  因,實由中國徒有革命黨之奮鬪,而無革命軍之奮鬪。當辛亥年南京臨時政府與袁世凱議和之  時,先生感覺並非善策,但因時勢所迫,始不得已與袁妥協。二次革命,亦因獨立各省缺乏為  主義而戰之軍隊,以致失敗。討袁、護法諸役,革命黨或結合毫無訓練之民軍,或利用現成軍  隊,遇有變故,絕不足恃,甚至倒戈相向。及今國民黨改組,而楊希閔、劉震寰等亦多假革命  旗幟,圖個人私利。先生乃決計建立真正革命軍,適派赴蘇俄考察之蔣中正回國,於是委其負  責籌設軍官學校。

Comment

(註二十九)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六冊,二頁,民國二十六年三月印行。

Related names
大元帥王柏齡宋榮昌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袁世凱張家瑞楊希閔劉震寰蔣中正鄧演達
Related place names
中國南京蘇俄
Related proper nouns
二次革命民黨南京臨時政府革命軍革命黨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臨時政府護法
Source

國父年譜

Volume

下冊

Page

1441

Search term appears Page

 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先生以大元帥名義派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籌備委員七人為王柏齡、鄧演達、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張家瑞、宋榮昌。(註二十九)先生深感中國革命不能成功之最大原因,實由中國徒有革命黨之奮鬪,而無革命軍之奮鬪。當辛亥年南京臨時政府與袁世凱議和之時,先生感覺並非善策,但因時勢所迫,始不得已與袁妥協。二次革命,亦因獨立各省缺乏為主義而戰之軍隊,以致失敗。討袁、護法諸役,革命黨或結合毫無訓練之民軍,或利用現成軍隊,遇有變故,絕不足恃,甚至倒戈相向。及今國民黨改組,而楊希閔、劉震寰等亦多假革命旗幟,圖個人私利。先生乃決計建立真正革命軍,適派赴蘇俄考察之蔣中正回國,於是委其負責籌設軍官學校。
  
 派劉毅為粤、閩、湘軍招撫使。(註三十)
  
 一月二十五日 電俄唁列寧之喪。
   蘇俄領袖列寧於本月二十一日逝世,消息傳來,先生即於是日在代表大會發表演說,題為「革命黨精神在黨員全體,不在領袖個人」。繼由鮑羅廷報告列寧事蹟後,復提出用代表大會
(註二十九)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六冊,二頁,民國二十六年三月印行。
(註三十) 「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四號。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四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