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改討賊靖國軍為建國軍,正式任命唐繼堯為副元帥 detail

:::

改討賊靖國軍為建國軍,正式任命唐繼堯為副元帥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8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北上與逝世
題名

改討賊靖國軍為建國軍,正式任命唐繼堯為副元帥

民國紀年

中華民國十三年

西元紀年

一九二四年

新曆(西曆)月日

十月十三日

國父年歲

59

全文內容

北伐各軍名稱,西南各省多數主張用建國軍名義;而國民黨早有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之宣佈,為期一致起見,乃改「討賊靖國軍」為「建國聯軍」。是日,先生以大元帥名義任宋鶴庚為建國軍北伐中央總指揮,朱培德為左翼總指揮,盧師諦為右翼總指揮,樊鍾秀為先遣隊總指揮。並正式任命唐繼堯為副元帥,兼滇、川、黔建國聯軍總司令。(註二九五)

注釋

(註二九五)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八冊,二三頁。

相關人名
大元帥朱培德宋鶴庚唐繼堯樊鍾秀盧師諦
相關專有名詞
民黨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建國軍國民黨靖國軍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下冊

頁次

1543-1544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團罷市,並立即設法收回關餘。」(註二九二)
  
 任命羅桂芳繼傅秉常為海關監督,派陳友仁、宋子文、羅桂芳為收取關餘全權委員。(註二九三)
廣州形勢益險惡。
   是日,廣州市形勢險惡。商團聯合會散發傳單,稱政府發還槍枝,不及半數,非俟全數發還,不可開市;故仍有半數商店,迄未開市。又商團總部昨已布告:「本團派團軍巡街,如有不法之徒,擾亂治安,准予痛剿。」其蔑視政府之態度,溢於言表。同時並勒迫開市商店,繼續罷市。一面宣傳東江陳軍,不日來攻;一面煽動北江方面新街、源潭、琶江口等處民團,如陳軍進攻廣州,北伐軍由韶回援時,應掘斷路軌,共起抵抗。先生鑒於形勢急迫,故勸蔣中正捨去廣州,同往韶關。而廣州方面之主持人,亦因滇桂軍不可恃,有主張退出廣州,將一切機關與部隊,移駐西北江。惟蔣中正深感廣州為根本之地,不可輕易動搖,力主死守根據地。翌日,市面形勢更加險惡,商團在西關等處遍貼打倒政府標語,公然反叛。(註二九四)
 十月十三日 改討賊靖國軍為建國軍,正式任命唐繼堯為副元帥。

(註二九二)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八冊,一五――一六頁。
(註二九三) 手令原件(中央黨史會藏)。
(註二九四)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一一五九――一一六○頁。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五四三

北伐各軍名稱,西南各省多數主張用建國軍名義;而國民黨早有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之宣佈,為期一致起見,乃改「討賊靖國軍」為「建國聯軍」。是日,先生以大元帥名義任宋鶴庚為建國軍北伐中央總指揮,朱培德為左翼總指揮,盧師諦為右翼總指揮,樊鍾秀為先遣隊總指揮。並正式任命唐繼堯為副元帥,兼滇、川、黔建國聯軍總司令。(註二九五)
 任熊克武為建國川軍總司令。熊於翌年一月十一日奉令就職。(註二九六)
  
 電李烈鈞仍留日本,發起亞洲大同盟宣傳。(註二九七)
  
 十月十四日 命胡漢民代理革命委員會會長,廖仲愷為秘書,蔣中正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各軍出動圍剿商團。
   胡漢民代行大元帥職權,下令警衛軍、工團軍、農民自衛軍、飛機隊、甲車隊、兵工廠衛隊、陸軍講武學校、滇軍幹部學校統歸蔣中正指揮。又令粤、滇、湘、桂各軍,分任各街防守。是晚七時,商團從大市街出動,蔣先生督率黃埔軍校學生,協同湘軍(由韶關調回者約三千人)及粤軍張民達部,福軍李福林部,警衛軍吳鐵城部,分別進入陣地,向西關、西瓜園、
(註二九五)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八冊,二三頁。
(註二九六) 「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第五號,大元帥指令第一一五號(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日)。
(註二九七) 先生親筆電稿(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 五十九歲 一五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