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函日友宗方小太郎,盼啟導日本輿論及政府同情中國革命 detail

:::

函日友宗方小太郎,盼啟導日本輿論及政府同情中國革命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07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武昌起義推翻專政
題名

函日友宗方小太郎,盼啟導日本輿論及政府同情中國革命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一年

干支紀年

辛亥

西元紀年

一九一一年

舊曆月日

六月二十一日

新曆(西曆)月日

七月十六日

國父年歲

46

全文內容

先生自舊金山致函日友宗方小太郎,請其協助轉移日本政府以同情中國革命黨。函云:「宗方君閣下:得接六月念一日來書,如見故人顏色,喜不可言。公過檀香山時,弟失之交臂,不克重逢話舊,良屬悵然。近日支那革命風潮,飛騰千丈,大非昔年之比,實堪告慰於表同情者也。而弟所交遊者以貴國人為多,則日本人之對於支那之革命事業,必較他國人為更關切,為吾人喜慰者必更深也。他日唇齒之交,將基於是。弟之視日本無異第二之母邦,獨惜近日吾國少年志士,每多誤會貴國之經營滿洲,為不利於支那;此種輿情,殊非將來兩國之福也。弟每辯解,莫釋疑團,是以去年六月親回日本,欲有所獻議於貴國在野人士,以聯兩國民黨之交,提攜共圖亞東之進步。乃甫抵江戶,則為貴國政府所撓,不克久居;有志未果,不勝浩嘆。弟既不能居留貴國,不得已遠適歐美,以聯絡歐美之人士,並結合其輿情;故特設支那革命黨機關部於美國之三藩市、芝加哥、紐約等地;並歐洲之倫敦、巴黎、柏林及布魯些路等處。自各機關部設立以來,日與彼都人士往還,彼都人士之知支那實情者日多,而漸表同情於是舉者,亦大有人矣。他日革命一起,可保必無藉端干涉者矣。此又吾人外交上之得手者也。然獨有所憾者,則尚未得貴國政府之同情,此為弟每念而不能自安者也。此事必當仗我東方故人之力,乃能轉移。君者吾故人之一也。深望結合所識名士,發起提倡日本、支那人民之聯絡,啟導貴國之輿論,游說貴國之政府,使表同情於支那革命事業。俾支那能復立於世界之上,與列國平等,則吾黨受日本之賜多矣。漢族子孫百代必永誌大德不忘也,幸為圖之。廣東雖敗,幸無大傷;而其影響於支那人心,實有非常之大,雖敗猶勝也。君以為時機尚早,弟亦謂然。再待數年,則軍心民氣皆可成熟,必能學步葡萄牙革命之偉烈也。承詢在上海同志,弟思居留上海實鮮其人;有之,亦暫過往者耳。弟之心腹同志,近年多入北洋陸軍,故多未便相見。其間有來往外間者,則有前延吉都統吳祿貞君;如有過上海,君不妨以弟名見之。其他常來往上海者,則有現任海軍提督程璧光君,皆昔年同謀之人也,亦可相見。惟皆當以謹慎出之,免招物議為荷。弟今冬欲再到日本,公能為我設法使政府不阻撓否?如能得當,幸為示覆。」(註四十五)

注釋

(註四十五) 「國父全集」第四冊,一五七──一五八頁。

相關人名
吳祿吳祿貞宗方小太郎程璧光
相關地名
三藩市上海中國巴黎支那日本布魯些路江戶些路亞東延吉芝加哥金山柏林香山倫敦紐約葡萄牙滿洲廣東歐洲檀香山舊金山
相關專有名詞
民黨革命黨國民黨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455-0456

檢索詞出現頁次

  興作革命軍費,石瑛等為之塋葬於利物浦,死年四十歲。(註四十四)

 六月二十一日(七月十六日)函日友宗方小太郎,盼啟導日本輿論及政府同情中國革命。
   先生自舊金山致函日友宗方小太郎,請其協助轉移日本政府以同情中國革命黨。函云:「宗方君閣下:得接六月念一日來書,如見故人顏色,喜不可言。公過檀香山時,弟失之交臂,不克重逢話舊,良屬悵然。近日支那革命風潮,飛騰千丈,大非昔年之比,實堪告慰於表同情者也。而弟所交遊者以貴國人為多,則日本人之對於支那之革命事業,必較他國人為更關切,為吾人喜慰者必更深也。他日唇齒之交,將基於是。弟之視日本無異第二之母邦,獨惜近日吾國少年志士,每多誤會貴國之經營滿洲,為不利於支那;此種輿情,殊非將來兩國之福也。弟每辯解,莫釋疑團,是以去年六月親回日本,欲有所獻議於貴國在野人士,以聯兩國民黨之交,提攜共圖亞東之進步。乃甫抵江戶,則為貴國政府所撓,不克久居;有志未果,不勝浩嘆。弟既不能居留貴國,不得已遠適歐美,以聯絡歐美之人士,並結合其輿情;故特設支那革命黨機關部於美國之三藩市、芝加哥、紐約等地;並歐洲之倫敦、巴黎、柏林及布魯些路等處。自各
(註四十四)「革命先烈先進傳」,一八六──一八七頁,中央黨史會編輯,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版,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四五五

機關部設立以來,日與彼都人士往還,彼都人士之知支那實情者日多,而漸表同情於是舉者,亦大有人矣。他日革命一起,可保必無藉端干涉者矣。此又吾人外交上之得手者也。然獨有所憾者,則尚未得貴國政府之同情,此為弟每念而不能自安者也。此事必當仗我東方故人之力,乃能轉移。君者吾故人之一也。深望結合所識名士,發起提倡日本、支那人民之聯絡,啟導貴國之輿論,游說貴國之政府,使表同情於支那革命事業。俾支那能復立於世界之上,與列國平等,則吾黨受日本之賜多矣。漢族子孫百代必永誌大德不忘也,幸為圖之。廣東雖敗,幸無大傷;而其影響於支那人心,實有非常之大,雖敗猶勝也。君以為時機尚早,弟亦謂然。再待數年,則軍心民氣皆可成熟,必能學步葡萄牙革命之偉烈也。承詢在上海同志,弟思居留上海實鮮其人;有之,亦暫過往者耳。弟之心腹同志,近年多入北洋陸軍,故多未便相見。其間有來往外間者,則有前延吉都統吳祿貞君;如有過上海,君不妨以弟名見之。其他常來往上海者,則有現任海軍提督程璧光君,皆昔年同謀之人也,亦可相見。惟皆當以謹慎出之,免招物議為荷。弟今冬欲再到日本,公能為我設法使政府不阻撓否?如能得當,幸為示覆。」(註四十五)
六月二十六日(七月二十一日)在舊金山設洪門籌餉局,宣布籌餉章程,與張藹蘊、黃芸蘇、趙煜等分途籌餉。

(註四十五) 「國父全集」第四冊,一五七──一五八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四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