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四川黨人佘英、楊兆蓉等謀舉義於江安、瀘州,事敗 detail

:::

四川黨人佘英、楊兆蓉等謀舉義於江安、瀘州,事敗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64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
題名

四川黨人佘英、楊兆蓉等謀舉義於江安、瀘州,事敗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五年

干支紀年

丁未

西元紀年

一九○七年

舊曆月日

十月初一日

新曆(西曆)月日

十一月六日

國父年歲

42

全文內容

去秋,先生派黃復生、謝奉琦、熊克武、佘英回川招致黨員,策進革命運動。於是謝持、朱之洪、楊庶堪、張培爵、曹叔實(原名篤,以字行)、盧師諦、曾省齋等紛紛加盟。龍光、黃成璋、黃子鈞復歸自日本,川省革命思潮乃不可遏止,聯絡運動,日趨普遍。是年夏,熊克武、曹叔實、黃宗幹等至成都,與廖澤寬、黃肅方(原名金鼇,以字行)、龍光、楊兆蓉、黃方等三十餘人聚草堂寺密議發難,決定分途進行。適佘英等亦約定端午日在瀘州起義,期迫不果行,因與黃方、黃復生等託名「萬國青年會」,往興隆場鶴鳴池(黃方家)製造炸藥,復生受傷,乃他去另圖。(註四十八)復生走重慶治傷,佘英則以母病歸瀘州。猝得克武諸人書,謂將於十月初九日成都、敘、瀘同時發難。蓋是日為清慈禧太后壽辰前夕,諸大吏例朝於省會萬壽宮,聚而殲之,省會舉義,敘、瀘響應,則川西南可定。英急為之備。惟瀘州知府微聞英有異志,欲誘捕之。英避城內姻黨家,黨人楊兆蓉日往就之策劃。是時各路所招同志日集瀘城內外,其勢不可久待,遂定八月十五日在江安發難,瀘州應之。旋又改得十月初一日,江安、瀘州同時起事,促送炸彈於兩地。英與駐江安鹽務巡防軍哨官文鏡泉、劉安邦、豹九成約,初一夜城內火起,即率眾入城號稱救火,據城宣布起義。時任江安城內舉火者為戴皮,縣署刑房吏也,蓄薪膏於某婦家,臨事令婦避,婦乃告之某役。及火起,役報之縣令,令驚曰:必有異。急閉城門滅火,令防軍統領飭所部不得入城,劉安邦、豹九成引兵至城外,為統領率隊所阻,知事洩,潛遁。時趙鐵橋方由嘉定送炸彈至,投宿逆旅,與程德藩等繕起義布告,李遐澤等勒所部俟變。縣令忽大索客寓,蹤跡楊某黃某不得,旋捕六人殺之,以高籠絞殺戴皮及其女,鐵橋、德藩匿友家,俟火滅城啟,急走瀘州小市。黨人在瀘州聞江安事敗,各路首領數十人出走,放舟草鞋沱江中,僉議當急舉事,英獨以為外援已失,而清吏又有備,不易動,祈取敗耳!或譏其怯,英蹈水自明,舟人拯起,得不死。英既退,兆蓉走敘府,見同志謝奉琦、劉永年,以敘瀘情形密電成都黨人,旋與永年返瀘州,待成都事作,再與英相機再舉。(註四十九)

注釋

(註四十八) 四川黨史編輯處:「四川黨人革命事實撮要」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註四十九)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八九四──八九七頁,原稿見四川黨史編輯處:「四川黨史材料」
      第一期。

相關人名
朱之洪佘英李遐澤豹九成張培爵曹叔實曾省齋程德藩黃子鈞黃方黃成璋黃宗黃宗幹黃復生黃肅方慈禧太后楊兆蓉楊庶堪廖澤寬熊克武趙鐵橋劉永年劉安劉安邦盧師諦龍光戴皮謝奉琦謝持
相關地名
日本成都江安重慶敘府嘉定瀘州
相關專有名詞
萬國青年會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341-0342

檢索詞出現頁次

 十月初一日(十一月六日)四川黨人佘英、楊兆蓉等謀舉義於江安、瀘州,事敗。
   去秋,先生派黃復生、謝奉琦、熊克武、佘英回川招致黨員,策進革命運動。於是謝持、朱之洪、楊庶堪、張培爵、曹叔實(原名篤,以字行)、盧師諦、曾省齋等紛紛加盟。龍光、黃成璋、黃子鈞復歸自日本,川省革命思潮乃不可遏止,聯絡運動,日趨普遍。是年夏,熊克武、曹叔實、黃宗幹等至成都,與廖澤寬、黃肅方(原名金鼇,以字行)、龍光、楊兆蓉、黃方等三十餘人聚草堂寺密議發難,決定分途進行。適佘英等亦約定端午日在瀘州起義,期迫不果行,因與黃方、黃復生等託名「萬國青年會」,往興隆場鶴鳴池(黃方家)製造炸藥,復生受傷,乃他去另圖。(註四十八)復生走重慶治傷,佘英則以母病歸瀘州。猝得克武諸人書,謂將於十月初九日成都、敘、瀘同時發難。蓋是日為清慈禧太后壽辰前夕,諸大吏例朝於省會萬壽宮,聚而殲之,省會舉義,敘、瀘響應,則川西南可定。英急為之備。惟瀘州知府微聞英有異志,欲誘捕之。英避城內姻黨家,黨人楊兆蓉日往就之策劃。是時各路所招同志日集瀘城內外,其勢不可久待,遂定八月十五日在江安發難,瀘州應之。旋又改得十月初一日,江安、瀘州同時起事,促送炸彈於兩地。英與駐江安鹽務巡防軍哨官文鏡泉、劉安邦、豹九成約,初一夜城內火起,即率眾入城號稱救火,據城宣布起義。時任江安城內舉火者為戴皮,縣署刑房吏也,蓄薪
(註四十八)四川黨史編輯處:「四川黨人革命事實撮要」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四一

膏於某婦家,臨事令婦避,婦乃告之某役。及火起,役報之縣令,令驚曰:必有異。急閉城門滅火,令防軍統領飭所部不得入城,劉安邦、豹九成引兵至城外,為統領率隊所阻,知事洩,潛遁。時趙鐵橋方由嘉定送炸彈至,投宿逆旅,與程德藩等繕起義布告,李遐澤等勒所部俟變。縣令忽大索客寓,蹤跡楊某黃某不得,旋捕六人殺之,以高籠絞殺戴皮及其女,鐵橋、德藩匿友家,俟火滅城啟,急走瀘州小市。黨人在瀘州聞江安事敗,各路首領數十人出走,放舟草鞋沱江中,僉議當急舉事,英獨以為外援已失,而清吏又有備,不易動,祈取敗耳!或譏其怯,英蹈水自明,舟人拯起,得不死。英既退,兆蓉走敘府,見同志謝奉琦、劉永年,以敘瀘情形密電成都黨人,旋與永年返瀘州,待成都事作,再與英相機再舉。(註四十九)
十月初八日(十一月十三日)成都黨人謀舉義,事洩。楊維等於二十九日被逮下獄。
   四川黨人之在成都為數較多。與大計者則為張培爵、廖澤寬、謝持、余切、曾體之、方潮珍、黃方、楊維、黎靖瀛、劉念謨、張治祥、曾鑄成等,武備學生則有龍光、王資軍、黃成璋、盤銘、姜友三、彭光烈、陳鳳昌、彭家珍、劉國佐、陳萬仭、王秉章、邱志雲、張次芳等,弁目學生則有楊得三、程德藩、陳孔白、劉里千、伍安、全明欽、向成傑、蒙毅、陳德
(註四十九)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八九四──八九七頁,原稿見四川黨史編輯處:「四川黨史材料」
      第一期。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