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論懼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識時務者也 detail

:::

論懼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識時務者也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6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論懼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識時務者也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
文件類型

論著

民國日期

-004/08/06

西元日期

1908/09/01

國父年歲

43

作者
孫中山
全文內容

論懼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識時務者也(註一) 民前四年八月六日(一九○八年九月一日)於新加坡
自精衛先生民報第六號駁革命可以招瓜分一論出,言中外之情勢,原原本本,使中國人士恍然大悟,懼外之病為之一除。近又有申論革命決不致召瓜分一長編,並革命決不致召瓜分之實據,及漢民先生駁某報懼召瓜分說,透言列強之政策,瞭如觀火,使讀者快慰不已。所引土耳其、麼洛哥二國近事為證,尤足徵鐵案如山,非懼外媚滿者所能置辯也。
土耳其者,號為近東之病夫,其所征服各異種之地,數十年來已為列強所攫奪。或據為領土,或扶以獨立。是故土國在歐洲之領土,已被瓜分殆盡。僅存馬士端尼亞一省(為馬其頓民族生息之邦),亦被列強干涉,各派政官、警察於其地,該地主權,行將非土耳其之有矣。乃土耳其革命黨,則就列強已入而干涉之地以起事,一舉而擒土皇之大將,土兵遂叛而歸革命黨。當時各國,並不以革命而干涉,且以革命而止干涉,作壁上觀。及土皇退讓,革命成功,各國且撤其政官,退其警察,任革命黨之自由行動,今更致慶於土民,頌之以能發奮為雄矣。
麼洛哥者,無名之國也。初入法國之勢力範圍,繼為列強之公共地,已成俎上肉,久任歐洲之烹宰矣。法蘭西、西班牙二國既派警察不已,再遣陸軍,盡握海口,又入重地。麼民不甘與孱王俱死,與主權同亡;乃發奮為雄,以拒外兵,以覆昏主;內外受敵,危險莫測,而麼民不畏也;惟有萬眾一心,死而後已。其初也,敗而愈憤,退而復進;其繼也,有敗有勝,或進或退,糾纏不已,久無解決。各國當局,心焉憂之,恐此旋渦蔓延而成歐洲列強之勢力衝突。乃忽一日,飛電傳來,曰:「麼洛哥革命軍覆麼王鴨都亞斯全軍於馬刺居時,麼王或遁或擒,尚未得知。」歐洲各報,一得此音,皆喜出望外,有從而論之(照譯),自由西報曰:「亞刺芝斯刺(西班牙南岸之邑,歐洲列強會議解決麼洛哥問題之地也。)之盟約未乾,麼國則陷於困難之叢,而全歐隨之糾纏無已。今此電音,則略示其結果之涯岸矣。誠安慰之好音也。夫麼洛哥之兩黨,其一、保王黨,為列強外交上所承認。其一、革命黨,為麼民有識者所歸心。二者各擁重兵,相顧不發者已久,惟各派員運動各地人民以爭勝。而吾人昔嘗意料之衝突,今卒來矣。若此電音果確,則幸數已歸於果敢有為之武黎哈佛(革命黨首領)矣。以其主義,乃得多數回徒之贊成,而鴨都亞斯之放縱卑劣,久為回徒所共棄者也。在馬刺居時舊都之戰之結果,則武黎哈佛,已由覆滅鴨都亞斯之軍隊,而樹其聲威於麼民。而鴨都亞斯之自身,或擒或遁,已一敗塗地矣。此一戰也,當能解決麼洛哥之政權之所歸宿矣。今舊王之權力,已被敵人蹂躪至此,斷難收拾餘燼,而恢復其位矣。麼洛哥今已得其道,以自行解決其國內之問題,而列強當從此為之釋然,如脫重負矣。回思前者,舊王與革命軍,當為互相卻退之戰略,曠日持久,兩不相下,幾有使此問題永無解決之憂者。今幸矣,紛擾之事,長此與鴨都亞斯之權力同去矣。法國所處艱難情形,已略為解輕;將來更能解輕者,則得勝之武黎哈佛,行即位之典於飛士京城,而接見歐洲列強之外交官並領事之時也。當此事既行之後,則彼之權力,必得亞剌芝斯剌(註二)會盟列國之公認,而法國現負之責任,亦由是釋減矣。要之,麼洛哥之國勢,昔為歐洲列強危險暴颶之旋渦者,可從此盡息,而化作寧靜之場矣。」
觀於此論,可知歐洲之輿論,列強之政策矣。因勢力之衝突,乃有以干涉他國政事,為負重任矣;有以他國人民,能解決己國問題,為釋然矣;有以他國問題,糾纏日久,不能解決,為憂心如焚矣。中國問題之紛亂而不能解決者,自歐勢東漸,已百餘年於茲,故有遠東病夫之號也。今者,近東病夫之土耳其瓜分問題,已由革命而解決;無名之麼洛哥干涉問題,亦由革命而解決。(近日電音云,德國行文,促各國之承認革命黨首領武黎哈佛為麼洛哥新王。而法蘭西、西班牙二國已承認之,而並議退兵回國。)中國豈異於是哉?
拜讀精衛先生革命可杜瓜分之論,不禁五體投地,神聖奉之,遂擇譯數節,以質吾師。吾師曰:「此真中國人之先知先覺者。惟在吾西國,則此等言論,已成為明日黃花。蓋自日本敗中國之後,西人見如此地廣民眾之國,乃敗於撮爾彈丸之日本,各國之野心家,遂大倡瓜分中國之議。謂支那人乏於愛種愛國之心,而富於服從媚異性質;以滿洲數百萬之蠻族,猶能征服之而宰制之二百餘年,況吾歐洲之文明強盛乎?倘列強有欲為中國之主者,中國人民必歡迎恐後。近聞中國士人有在上海求捐俄國功名者,此可為證也。(見德國某報)」,於是俄、德遂試行其瓜分之政策於膠州、旅順矣。然不見中國人民之歡迎,祇見其倉皇失措,於是頗生疑忌,不敢立肆其蠶食鯨吞之志。無何,而扶清滅洋之義和拳起矣,其舉雖野蠻暴亂,為千古所未聞,然而足見中國人民,有敢死之氣。同時又有革命軍起於南方,舉動文明,毫無排外,更足見中國人民有進化之機矣。各國於是已盡戢其野心,變其政策,不倡瓜分,而提議保全支那之領土,開放支那之門戶。惟俄尚戀戀於滿洲之野,故卒遇日本之一擊。近數年來,西土人士,無賢不肖,皆知瓜分中國,為必不能行之事;倘猶有言此者,世必以不識時務目之。不意中國人士,至今尚抳於拳變以前之言,真可謂不識時務者矣。茲有精衛先生為言以啟之,亦發瞶振聾之一道也。吾不禁有感於師言,故述錄之,以贈懼革命召瓜分者,想亦精衛先生之所許也。

注釋

(註一) 據「中興日報」。民前四年(一九○八年)八月六日發表於新加坡。該報署名「南洋小學生」。
(註二) 本文前段譯為「亞刺芝斯刺」,今仍依原文。

相關人名
武黎哈佛
相關地名
上海中國支那日本西班牙亞刺芝斯刺法國法蘭西哈佛旅順海口馬刺居新加坡滿洲德國歐洲膠州
相關專有名詞
民報自由西報革命軍革命黨義和拳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257-259

檢索詞出現頁次

主義歐美所慮積重難返者,中國獨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於人為既往之陳跡,或於我為方來之大患,要為繕吾羣所有事,則不可不並時而弛張之。嗟夫!所陟卑者其所視不遠,遊五都之市,見美服而求之,忘其身之未稱也,又但以當前者為至美。近時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然而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吾國縱能●跡於歐美,猶不能免於第二次之革命,而況追逐於人已然之末軌者之終無成耶。夫歐美社會之禍,伏之數十年,及今而後發見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發達最先,睹其禍害於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還視歐美,彼且瞠乎後也。翳我祖國,以最大之民族,聰明強力,超絕等倫,而沈夢不起,萬事墮壞;幸為風潮所激,醒其渴睡,旦夕之間,奮發振強,勵精不已,則半事倍功,良非誇嫚。惟夫一羣之中,有少數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羣而進之,使最宜之治法,適應於吾羣;吾羣之進步,適應於世界,此先知先覺之天職,而吾民報所為作也。抑非常革新之學說,其理想輸灌於人心而化為常識,則其去實行也近,吾於民報之出世覘之。
(註一) 據「民報」第一號(民前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東京出版)。原標題為「發刊詞」,並署「孫文」。

論懼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識時務者也(註一) 民前四年八月六日(一九○八年九月一日)於新加坡
  自精衛先生民報第六號駁革命可以招瓜分一論出,言中外之情勢,原原本本,使中國人士恍然大悟,懼外之病為之一除。近又有申論革命決不致召瓜分一長編,並革命決不致召瓜分之實據,及漢民先生駁某報懼召瓜分說,透言列強之政策,瞭如觀火,使讀者快慰不已。所引土耳其、麼洛哥二國近事為證,尤足徵鐵案如山,非懼外媚滿者所能置辯也。
  土耳其者,號為近東之病夫,其所征服各異種之地,數十年來已為列強所攫奪。或據為領土,或扶以獨立。是故土國在歐洲之領土,已被瓜分殆盡。僅存馬士端尼亞一省(為馬其頓民族生息之邦),亦被列強干涉,各派政官、警察於其地,該地主權,行將非土耳其之有矣。乃土耳其革命黨,則就列強已入而干涉之地以起事,一舉而擒土皇之大將,土兵遂叛而歸革命黨。當時各國,並不以革命而干涉,且以革命而止干涉,作壁上觀。及土皇退讓,革命成功,各國且撤
論著民前七年十月──四年八月二五七

其政官,退其警察,任革命黨之自由行動,今更致慶於土民,頌之以能發奮為雄矣。
  麼洛哥者,無名之國也。初入法國之勢力範圍,繼為列強之公共地,已成俎上肉,久任歐洲之烹宰矣。法蘭西、西班牙二國既派警察不已,再遣陸軍,盡握海口,又入重地。麼民不甘與孱王俱死,與主權同亡;乃發奮為雄,以拒外兵,以覆昏主;內外受敵,危險莫測,而麼民不畏也;惟有萬眾一心,死而後已。其初也,敗而愈憤,退而復進;其繼也,有敗有勝,或進或退,糾纏不已,久無解決。各國當局,心焉憂之,恐此旋渦蔓延而成歐洲列強之勢力衝突。乃忽一日,飛電傳來,曰:「麼洛哥革命軍覆麼王鴨都亞斯全軍於馬刺居時,麼王或遁或擒,尚未得知。」歐洲各報,一得此音,皆喜出望外,有從而論之(照譯),自由西報曰:「亞刺芝斯刺(西班牙南岸之邑,歐洲列強會議解決麼洛哥問題之地也。)之盟約未乾,麼國則陷於困難之叢,而全歐隨之糾纏無已。今此電音,則略示其結果之涯岸矣。誠安慰之好音也。夫麼洛哥之兩黨,其一、保王黨,為列強外交上所承認。其一、革命黨,為麼民有識者所歸心。二者各擁重兵,相顧不發者已久,惟各派員運動各地人民以爭勝。而吾人昔嘗意料之衝突,今卒來矣。若此電音果確,則幸數已歸於果敢有為之武黎哈佛(革命黨首領)矣。以其主義,乃得多數回徒之贊成,而鴨都亞斯之放縱卑劣,久為回徒所共棄者也。在馬刺居時舊都之戰之結果,則武黎哈佛,已由覆滅鴨都亞斯之軍隊,而樹其聲威於麼民。而鴨都亞斯之自身,或擒或遁,已一敗塗地矣。此一戰也,當能解決麼洛哥之政權之所歸宿矣。今舊王之權力,已被敵人蹂躪至此,斷難收拾餘燼,而恢復其位矣。麼洛哥今已得其道,以自行解決其國內之問題,而列強當從此為之釋然,如脫重負矣。回思前者,舊王與革命軍,當為互相卻退之戰略,曠日持久,兩不相下,幾有使此問題永無解決之憂者。今幸矣,紛擾之事,長此與鴨都亞斯之權力同去矣。法國所處艱難情形,已略為解輕;將來更能解輕者,則得勝之武黎哈佛,行即位之典於飛士京城,而接見歐洲列強之外交官並領事之時也。當此事既行之後,則彼之權力,必得亞剌芝斯剌(註二)會盟列國之公認,而法國現負之責任,亦由是釋減矣。要之,麼洛哥之國勢,昔為歐洲列強危險暴颶之旋渦者,可從此盡息,而化作寧靜之場矣。」
  觀於此論,可知歐洲之輿論,列強之政策矣。因勢力之衝突,乃有以干涉他國政事,為負重任矣;有以他國人民,
國父全集二五八

能解決己國問題,為釋然矣;有以他國問題,糾纏日久,不能解決,為憂心如焚矣。中國問題之紛亂而不能解決者,自歐勢東漸,已百餘年於茲,故有遠東病夫之號也。今者,近東病夫之土耳其瓜分問題,已由革命而解決;無名之麼洛哥干涉問題,亦由革命而解決。(近日電音云,德國行文,促各國之承認革命黨首領武黎哈佛為麼洛哥新王。而法蘭西、西班牙二國已承認之,而並議退兵回國。)中國豈異於是哉?
  拜讀精衛先生革命可杜瓜分之論,不禁五體投地,神聖奉之,遂擇譯數節,以質吾師。吾師曰:「此真中國人之先知先覺者。惟在吾西國,則此等言論,已成為明日黃花。蓋自日本敗中國之後,西人見如此地廣民眾之國,乃敗於撮爾彈丸之日本,各國之野心家,遂大倡瓜分中國之議。謂支那人乏於愛種愛國之心,而富於服從媚異性質;以滿洲數百萬之蠻族,猶能征服之而宰制之二百餘年,況吾歐洲之文明強盛乎?倘列強有欲為中國之主者,中國人民必歡迎恐後。近聞中國士人有在上海求捐俄國功名者,此可為證也。(見德國某報)」,於是俄、德遂試行其瓜分之政策於膠州、旅順矣。然不見中國人民之歡迎,祇見其倉皇失措,於是頗生疑忌,不敢立肆其蠶食鯨吞之志。無何,而扶清滅洋之義和拳起矣,其舉雖野蠻暴亂,為千古所未聞,然而足見中國人民,有敢死之氣。同時又有革命軍起於南方,舉動文明,毫無排外,更足見中國人民有進化之機矣。各國於是已盡戢其野心,變其政策,不倡瓜分,而提議保全支那之領土,開放支那之門戶。惟俄尚戀戀於滿洲之野,故卒遇日本之一擊。近數年來,西土人士,無賢不肖,皆知瓜分中國,為必不能行之事;倘猶有言此者,世必以不識時務目之。不意中國人士,至今尚抳於拳變以前之言,真可謂不識時務者矣。茲有精衛先生為言以啟之,亦發瞶振聾之一道也。吾不禁有感於師言,故述錄之,以贈懼革命召瓜分者,想亦精衛先生之所許也。
(註一) 據「中興日報」。民前四年(一九○八年)八月六日發表於新加坡。該報署名「南洋小學生」。
(註二) 本文前段譯為「亞刺芝斯刺」,今仍依原文。

論著 民前四年八月 二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