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原定是日在廣州起義,以香港接濟未至,事洩不果 detail

:::

原定是日在廣州起義,以香港接濟未至,事洩不果

Download
0 times
Click
301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Life peroid
興中會的成立
Title

原定是日在廣州起義,以香港接濟未至,事洩不果

Republic of China year

民國紀元前十七年

Sexagenary cycle

乙未

AD annals

一八九五年

Old calendar month day

九月初九日

New calendar month day

十月二十六日

Age

30

Abstract

先是粤督李瀚章解職,由譚鍾麟繼任。瀚章為李鴻章之兄,當中日釁啟,募兵甚多,欲派往關外助戰;至是和議成,悉解散之,而不給資遣返原籍。彼輩麕集省垣,憤懣不平;又巡防營勇,往往滋擾民間,受害者含怨莫訴,對清吏恨之刺骨。先生知民氣可用,遂積極佈置。時城中防營及水師泰半聯絡就範。附近北江、西江、汕頭、香山、順德各處之綠林,如大砲梁棠;檀香山歸國華僑如李杞、侯艾泉等皆矢志服從,願效前驅。部署甫定,香港總部遂定期於重陽節(九月初九日)在廣州舉義,以粤俗是日秋祭掃墓,便於混入城內。預定計畫在港招集會黨三千人,由主要黨員朱貴全等率領,集中九龍,初八晚附保安輪船赴省,並用木桶裝載短槍,充作膠泥,瞞報稅關。初九日晨抵省垣時,劈開木桶,取出槍械,分兵四隊,齊向城內各重要衙署進攻;同時埋伏水上及附城各處會黨,則分為北江、順德、香山、潮州、惠州數大隊,分路響應。更由陳清帶領炸彈隊在各要區施放炸彈,以壯聲勢。各以紅帶為號,口號為「除暴安良」四字,討滿檄文則先期印就,以備到時張貼城內外。一切佈置,頗為周密。詎料前一二日,有朱湘(瓞生)者,以其弟朱淇列名黨籍,且作討滿檄文,恐被牽累,竟假淇名向緝捕委員李家焯自首,以期將功贖罪。李得報一面派兵監視先生行動,一面親赴督署稟報。是時先生方赴省河南王紳宅婚禮宴會,見有兵警偵伺左右,乃笑語座客曰:「此輩豈來捕余者乎?」放言驚座,旁若無人。宴後從容返寓。粤督譚鍾麟聞家焯報告有人謀反,急問何人。李以孫某對,譚大笑曰:「孫乃狂士,焉能造反?」堅不肯信,李廢然而退。然省垣清吏已嚴加戒備。初八日,衢雲在港以分配槍枝失當,致各同志不服,佈置尚未完備,遂電告粤機關謂須延期至初十晚,朱貴全、丘四所率之會黨先鋒三百餘人,始能乘輪晉省。在此猶豫期間,已為粤吏駐港密探韋寶珊所偵知,急電粤吏防範,事機遂洩。如期舉義計畫,頓成泡影。(註十九)

Comment

(註十九)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一七──一九頁,及「革命逸史」第四集,一一──一二頁。

Related names
丘四朱淇朱湘朱貴全李杞李家焯李鴻章李瀚李瀚章侯艾泉韋寶珊瓞生梁棠陳清譚鍾麟
Related place names
九龍北江汕頭江西西江河南香山香港惠州順德廣州潮州檀香山
Related proper nouns
保安輪船
Source

國父年譜

Volume

上冊

Page

0090-0092

Relate image

Search term appears Page

八月二十一日(十月九日)由朱淇(菉蓀)撰討滿檄文,英人黎德及高文(J. Cowen)草英文對外宣言,由何啟及謝纘泰修訂之。(註十七)

 八月二十二日(十月十日)興中會選舉總辦(即會長),先生當選,旋以此職讓楊衢雲。
   眾以發難在即,議投票選舉總辦(會長),名之曰「伯理璽天德」(即President 之譯音),以資統率,此職即起事後合眾政府之大總統。結果先生當選。楊衢雲不肯於事前入廣州,先生因委之留港辦理輸送與接濟人械等後勤事務,並以港中款械盡與之;楊既獲大權,遂藉端要挾,面請先生以「伯理璽天德」相讓。鄭士良、陳少白等聞而大憤,極力反對,士良且欲除之。先生以大事未成,首戒內訌,力表謙讓,即以此席讓衢雲,並戒士良、少白息爭。翌日,即偕士良回廣州部署。(註十八)

 九月初九日(十月二十六日)原定是日在廣州起義,以香港接濟未至,事洩不果。
   先是粤督李瀚章解職,由譚鍾麟繼任。瀚章為李鴻章之兄,當中日釁啟,募兵甚多,欲派往
(註十七)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原稿(中央黨史會藏)。
(註十八) 據鄧慕韓、馮自由二氏之說。謝纘泰所記則為楊辯白,稱乾亨行組會時,票舉黃詠商為會長,黃君辭會長職,眾舉楊承其乏。見謝纘泰:「中華民國革命秘史」,九──一○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七年(一八九五) 三十歲 九○

關外助戰;至是和議成,悉解散之,而不給資遣返原籍。彼輩麕集省垣,憤懣不平;又巡防營勇,往往滋擾民間,受害者含怨莫訴,對清吏恨之刺骨。先生知民氣可用,遂積極佈置。時城中防營及水師泰半聯絡就範。附近北江、西江、汕頭、香山、順德各處之綠林,如大砲梁棠;檀香山歸國華僑如李杞、侯艾泉等皆矢志服從,願效前驅。部署甫定,香港總部遂定期於重陽節(九月初九日)在廣州舉義,以粤俗是日秋祭掃墓,便於混入城內。預定計畫在港招集會黨三千人,由主要黨員朱貴全等率領,集中九龍,初八晚附保安輪船赴省,並用木桶裝載短槍,充作膠泥,瞞報稅關。初九日晨抵省垣時,劈開木桶,取出槍械,分兵四隊,齊向城內各重要衙署進攻;同時埋伏水上及附城各處會黨,則分為北江、順德、香山、潮州、惠州數大隊,分路響應。更由陳清帶領炸彈隊在各要區施放炸彈,以壯聲勢。各以紅帶為號,口號為「除暴安良」四字,討滿檄文則先期印就,以備到時張貼城內外。一切佈置,頗為周密。詎料前一二日,有朱湘(瓞生)者,以其弟朱淇列名黨籍,且作討滿檄文,恐被牽累,竟假淇名向緝捕委員李家焯自首,以期將功贖罪。李得報一面派兵監視先生行動,一面親赴督署稟報。是時先生方赴省河南王紳宅婚禮宴會,見有兵警偵伺左右,乃笑語座客曰:「此輩豈來捕余者乎?」放言驚座,旁若無人。宴後從容返寓。粤督譚鍾麟聞家焯報告有人謀反,急問何人。李以孫某對,譚大笑曰:「孫乃狂士,焉能造反?」堅不肯信,李廢然而退。然省垣清吏已嚴加戒備。
  初八日,衢雲在港以分配槍枝失當,致各同志不服,佈置尚未完備,遂電告粤機關謂須延期至
國父年譜民元前十七年(一八九五)三十歲九一

初十晚,朱貴全、丘四所率之會黨先鋒三百餘人,始能乘輪晉省。在此猶豫期間,已為粤吏駐港密探韋寶珊所偵知,急電粤吏防範,事機遂洩。如期舉義計畫,頓成泡影。(註十九)
九月初十日(十月二十七日)陸皓東等在廣州被捕。
   譚鍾麟聞密報大驚,急調駐長洲之營勇一千五百人回省防衛;李家焯搜查王家祠、鹹蝦欄革命黨機關部,當場查獲旗幟、軍器、軍衣、鐵斧諸物,並捕去陸皓東、程耀宸、程奎光、劉次、梁榮、程懷等六人。先生於九日接楊衢雲電報說:「貨不能來」,因當時風聲已緊,乃覆電楊衢雲,叫他「貨不要來,以待後命」。(註二十)詎此電到時,人及槍枝均已下船,無從阻截。迨至將夕,衢雲復電謂:「接電太遲,貨已下船,請接。」斯時省中同志之狼狽可知矣。(註二十一)
九月十一日(十月二十八日)朱貴全、丘四等四十餘人被捕。
   保安輪由香港啟碇後,黨人所備之洋槍七箱,為多數雜貨所積壓,臨時無法取用,黨人失此武器,如缺左右手。晨,該輪抵埠時,南海縣令李徵庸及緝捕委員李家焯已率兵在碼頭嚴密截
(註十九)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一七──一九頁,及「革命逸史」第四集,一一──一二頁。
(註二十) 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革命先烈先進詩文選集」第三冊,總一二七二頁。
(註二十一)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四集,一二──一三頁;「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一九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七年(一八九五) 三十歲 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