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論民權主義之法治理念與實踐 detail

:::

論民權主義之法治理念與實踐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館藏登錄號

043172

索書號

D 005.127 8710 77

題名

論民權主義之法治理念與實踐

作者
鄭乃文
學校

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

三民主義研究所

學位類別

碩士(Master)

出版年(西元)

1988

頁次

197

語言

中文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方法-----2

第二章:法治國家理論之變遷-----6
  第一節:法治之概念-----14
    第一項:民主與法治-----14
    第二項:人治與法治-----16
    第三項:中國傳統之法治思想-----19
  第二節:法治國家之發展-----14
    第一項:法治國家之概念-----14
    第二項:法治國家成立之時代背景-----16
    第三項:法治國家之型態-----19
  第三節:法治國家之特徵與原則-----22
    第一項:基本人權之保障-----22
    第二項:權力分立-----24
    第三項:依法行政-----26
    第四項:國家權力措施之可預測性-----28
    第五項:憲法是最高的規範-----31
    第六項:司法保護之完備-----32
  第四節:結語-----34

第三章:民權主義法治理念之原則與制度-----44
  第一節:中山先生之民權思想-----44
    第一項:民權之概念與內容-----44
    第二項:民權的來源-----47
    第三項:中山先生主張的民權-----48
  第二節:自由與平等-----50
    第一項:論自由-----51
    第二項:論平等-----54
  第三節:權能區分的思想-----57
    第一項:權能區分思想的提出及其理由 -----58
    第二項:權能區分的意義-----59
    第三項:權能區分的方法-----61
    第四項:小結-----62
  第四節:五權分立的思想-----63
    第一項:五權分立思想的理由-----64
    第二項:五權分立的內容與性質-----67
    第三項:國民大會與五院的關係-----70
    第四項:小結-----71
  第五節:均權制度與地方自治-----72
    第一項:均權制度思想的發展-----72
    第二項:均權制度的內容-----75
    第三項:地方自治的重要性-----77
    第四項:地方自治的實行程序-----78
    第五項:小結-----81

第四章:民權主義之法治建設論-----91
  第一節:軍政時期-----93
    第一項:軍政時期的主旨-----93
    第二項:軍政時期之中心工作-----94
    第三項:軍政之貫徹-----96
  第二節:訓政時期-----98
    第一項:訓政之意義與重要性-----99
    第二項:訓政之主體與內容-----101
    第三項:訓政時期之中心工作-----103
  第三節:憲政時期-----108
    第一項:憲政時期之意義-----108
    第二項:憲政時期之中心工作-----109
    第三項:憲政之推展-----111
  第四節:革命方略的實施-----112
    第一項:軍政時期的實施-----112
    第二項:訓政時期的實施-----115
    第三項:制憲的經過-----118
    第四項:小結-----121

第五章:民權主義法治理念之實踐-----130
  第一節:革命方略實施的檢討-----130 
    第一項:「法的權威性」屢遭破壞-----130
    第二項:軍人的干政-----134
    第三項:政黨對革命方略實施的影響-----136
    第四項:小結-----139
  第二節:民主憲政的推行-----140
    第一項:我國現行憲法的精神-----140
    第二項:憲政規模的建立-----142
    第三項:臨時條款的制定-----147
    第四項:憲法的成長-----148
    第五項:小結-----152
  第三節:中國法治之現代化-----154
    第一項:憲政法規的制定-----155
    第二項:人權的保障-----157
    第三項:法治社會的締造-----160
    第四項:小結-----163

第六章:結論-----171

參考書目-----175
  甲、中文部份-----175
  乙、英文部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