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革命黨人開發難會議於香港統籌部,議決十路進攻 detail

:::

革命黨人開發難會議於香港統籌部,議決十路進攻

Download
0 times
Click
90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Life peroid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武昌起義推翻專政
Title

革命黨人開發難會議於香港統籌部,議決十路進攻

Republic of China year

民國紀元前一年

Sexagenary cycle

辛亥

AD annals

一九一一年

Old calendar month day

三月

New calendar month day

四月

Age

46

Abstract

香港統籌部成立後,各部黨人分頭入粤,謀多設機關,以利進行。然廣州租屋不易,一須店鋪擔保,一須有眷屬同住,乃先在海旁西街、育賢坊二處,開設二米店,以為擔保租屋之用;至於眷屬,則除有姊妹妻女者外,則由女同志偽飾家屬,以掩人耳目,即傭婦亦由女同志充之。計城廂內外,共設機關三十八處,另旗界預備放火機關九處。軍械則由暹羅、安南、日本等處購運最新式最犀利槍枝八百餘桿,自製炸彈三百枚,白刃三百柄,以備「選鋒」之用。運赴粤時,則飾作頭髮米包,或納諸傢私花盆罐頭,免被搜檢。及至戒嚴,所有城門,因受軍警嚴密檢查,乃多扮作婚嫁,將軍械藏在花轎禮物中瞞過。初,各同志以李準擁兵狡狠,尤為舉義障礙,擬於發難前先刺殺之。由來自檳城之馮憶漢司其事,約以最遲不得過二月二十日。憶漢臨事畏縮,蹉跎誤事,關係是役成敗匪淺。而溫生才不謀於眾,一擊而殺孚琦,其志行高卓,惟誤以孚琦為李準,自是清吏膽寒,防範益密。李準乃由順德調吳宗禹三營回省,駐靖海門河沿一帶船上,然黨人與吳部聯絡益便。是日,開發難會議於統籌部,議決十路進攻。另派放火委員入旗界,在所賃九處房屋,準備臨時放火物品,用壯軍心而寒敵膽。「選鋒」原定為五百人,以不敷,後增至八百人。(註九)黃興率南洋及閩省同志百人攻總督署殺張鳴岐為第一路;趙聲率蘇、皖同志百人攻水師行臺殺李準為第二路;徐維揚、莫紀彭率北江同志百人攻督練公所為第三路;陳炯明、胡毅生率民軍及東江同志,防截旗界,兼占領歸德、大北兩城樓為第四路;黃俠義、梁起率東莞同志百人攻警察署、廣中協署,兼守大南門為第五路;姚雨平率所部百人占領飛來廟軍械局,攻小北門,延入新軍為第六路;李文甫領五十人入旗界,攻石馬槽軍械局為第七路;張六村領五十人占龍王廟高地為第八路;洪承點領五十人破西槐二巷砲營為第九路;羅仲霍領五十人破壞電信局為第十路。(註十)計畫既定,決以三月十五日為發難期。惟以美洲及荷屬之款未到;且自日本、安南所購之械,多數尚未運至;乃粤吏自溫生才事件發生後防備日密,偵探四出,旗界尤甚,至按戶查詰,所租旗界放火之屋,被迫遷出者已有四處;南洋以籌款之故,風聲早露,效忠清室之保皇黨,已有報告至粤;清廷亦電令粤吏嚴防。黨人之進行因亦遲滯。(註十一)然同志決不肯知難而退。是時,外省之選鋒,到者十之九;南洋、安南之同志來者,悉願從黃興,皆集居於港。決定先期潛入省城。港機關部恐省中無主,因共請興於二十五晚入省。興未入時,省中已欲定二十八日舉事。及興入省,爰定於二十九日。蓋預計西貢及日本之械,至此日方能運到接收分配也。(註十二)

Comment

(註九) 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原稿(中央黨史會藏),並參閱「黃興與胡漢民致譚德棟、鄧澤如諸同志
報告廣州三月二十九之役失敗經過書」(「黃克強先生全集」,一五四頁,中央黨史會編輯,民國五十
七年十月初版,六十二年十月增訂,臺北)。
(註十)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八二二頁;黃興、胡漢民致譚德棟等報告書。
(註十一)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八二六頁。
(註十二) 黃興、胡漢民致譚德棟等同志報告書(「黃克強先生全集」,一五九頁)。

Related names
吳宗禹孚琦李文李文甫李準姚雨平洪承點胡毅胡毅生徐維揚張鳴岐梁起莫紀彭陳炯明馮憶漢黃俠義黃興溫生溫生才趙聲羅仲羅仲霍羅安
Related place names
日本北江安南西貢東江東莞南門南洋美洲香港海門順德廣州暹羅檳城歸德
Related proper nouns
保皇黨革命黨新軍
Source

國父年譜

Volume

上冊

Page

0437-0439

Search term appears Page

  京,刺殺滿洲親貴,奈短於川資,不果行;遂屈身廣九鐵路傭工,購置手槍,伺機實行狙擊。
  初欲除李準,若無機可乘。三月初旬,駐粤滿洲將軍增祺被召入京,由副都統孚琦兼署,是日適有飛機師馮如在燕塘試演飛機,居民爭睹。生才乃預伏要路中相機行事。薄暮,孚琦歸自燕塘,旗兵多人,擁衛嚴密。至諮議局前麒麟閣商店,生才突自人叢中躍出,闖至轎前,迎面槍擊,中孚琦額,孚琦大呼,左右以事起倉卒,相顧錯愕,皆作鳥獸散,輿夫亦棄輿而走,生才再三擊之,孚琦頭部腹部俱中槍,立斃。時行人擁擠,驚駭狂奔,生才乘機棄槍,雜人叢中,從容向東門積厚坊一帶逸去。但為諮議局巡警鄭家森發覺,尾隨之,沿途呼集偵探巡警數人,追至永勝街,與站崗巡警相遇。鄭乃上前將生才抱持,鳴笛召諸警士,生才高聲大喊,顛撲數次,終被捕。先後刑訊於番禺縣營務處,又經張鳴岐親加嚴鞫,生才傲抗不屈,侃侃而言,張問曰:「一將軍死,一將軍來,於事何濟?」答曰:「殺一儆百,我願已償。」遂於十七日就義於諮議局前。(註八)

 革命黨人開發難會議於香港統籌部,議決十路進攻。
   香港統籌部成立後,各部黨人分頭入粤,謀多設機關,以利進行。然廣州租屋不易,一須店
(註八)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二八四──二八九頁,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三十二年二月初版,重 慶。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四三七

鋪擔保,一須有眷屬同住,乃先在海旁西街、育賢坊二處,開設二米店,以為擔保租屋之用;至於眷屬,則除有姊妹妻女者外,則由女同志偽飾家屬,以掩人耳目,即傭婦亦由女同志充之。計城廂內外,共設機關三十八處,另旗界預備放火機關九處。軍械則由暹羅、安南、日本等處購運最新式最犀利槍枝八百餘桿,自製炸彈三百枚,白刃三百柄,以備「選鋒」之用。運赴粤時,則飾作頭髮米包,或納諸傢私花盆罐頭,免被搜檢。及至戒嚴,所有城門,因受軍警嚴密檢查,乃多扮作婚嫁,將軍械藏在花轎禮物中瞞過。初,各同志以李準擁兵狡狠,尤為舉義障礙,擬於發難前先刺殺之。由來自檳城之馮憶漢司其事,約以最遲不得過二月二十日。憶漢臨事畏縮,蹉跎誤事,關係是役成敗匪淺。而溫生才不謀於眾,一擊而殺孚琦,其志行高卓,惟誤以孚琦為李準,自是清吏膽寒,防範益密。李準乃由順德調吳宗禹三營回省,駐靖海門河沿一帶船上,然黨人與吳部聯絡益便。是日,開發難會議於統籌部,議決十路進攻。另派放火委員入旗界,在所賃九處房屋,準備臨時放火物品,用壯軍心而寒敵膽。「選鋒」原定為五百人,以不敷,後增至八百人。(註九)黃興率南洋及閩省同志百人攻總督署殺張鳴岐為第一路;
(註九)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原稿(中央黨史會藏),並參閱「黃興與胡漢民致譚德棟、鄧澤如諸同志 報告廣州三月二十九之役失敗經過書」(「黃克強先生全集」,一五四頁,中央黨史會編輯,民國五十 七年十月初版,六十二年十月增訂,臺北)。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四三八

趙聲率蘇、皖同志百人攻水師行臺殺李準為第二路;徐維揚、莫紀彭率北江同志百人攻督練公所為第三路;陳炯明、胡毅生率民軍及東江同志,防截旗界,兼占領歸德、大北兩城樓為第四路;黃俠義、梁起率東莞同志百人攻警察署、廣中協署,兼守大南門為第五路;姚雨平率所部百人占領飛來廟軍械局,攻小北門,延入新軍為第六路;李文甫領五十人入旗界,攻石馬槽軍械局為第七路;張六村領五十人占龍王廟高地為第八路;洪承點領五十人破西槐二巷砲營為第九路;羅仲霍領五十人破壞電信局為第十路。(註十)計畫既定,決以三月十五日為發難期。惟以美洲及荷屬之款未到;且自日本、安南所購之械,多數尚未運至;乃粤吏自溫生才事件發生後防備日密,偵探四出,旗界尤甚,至按戶查詰,所租旗界放火之屋,被迫遷出者已有四處;南洋以籌款之故,風聲早露,效忠清室之保皇黨,已有報告至粤;清廷亦電令粤吏嚴防。黨人之進行因亦遲滯。(註十一)然同志決不肯知難而退。是時,外省之選鋒,到者十之九;南洋、安南之同志來者,悉願從黃興,皆集居於港。決定先期潛入省城。港機關部恐省中無主,因共請興於二十五晚入省。興未入時,省中已欲定二十八日舉事。及興入省,爰定於二十九日。蓋預計西貢及日本之械,至此日方能運到接收分配也。(註十二)

(註十)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八二二頁;黃興、胡漢民致譚德棟等報告書。
(註十一)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三篇,八二六頁。
(註十二) 黃興、胡漢民致譚德棟等同志報告書(「黃克強先生全集」,一五九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四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