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談復辟黨 detail

:::

談復辟黨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00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談復辟黨

生平歷程
二次革命與討袁護法
文件類型

演講

民國日期

006/07/19

西元日期

1917/07/19

國父年歲

52

全文內容

談復辟黨(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在粤省議會演講
今日承諸君歡迎,實不克當。茲將此次返粤之原因,為諸君言之:現中國為混亂時代,旬日之間變幻已多,故兄弟在滬時原定之計畫,亦因而微有更改也。猶憶昔日宋教仁被害時,兄弟由日本返國,即主張興兵討袁,而各省則以為不可因一人而動天下之兵。不知政府犯法,國民有護法之義務,當然起而懲責政府。不幸兄弟之主張,不為各省所同意,遂無形打消。迨違法擅借外債事成,江西起義,時機已過,終歸失敗,可為鑒戒。第三次革命,尚未掃除舊污,而袁世凱已自斃,又留今日之禍。夫復辟之謀,不自今始,一年之前,早有所聞,兄弟亦久已密籌對付之策。惟多數人士,皆不疑有復辟之事出現,以至不能防止於未然,亦可惜矣。
查復辟黨中原分二派:(一)急激派;(二)緩進派,此派徐世昌主之,蓋欲疎通全國有勢位之人,然後舉事。即民黨在彼視之,亦以為可以疎通。彼輩自信必得全國之贊成,其內部預備頗密。惟恐外國不肯承認,故迭次遣(註二)使運動,繼更欲以加入協商,結歡列強。(中略)汪精衛、蔡元培初不察其詭謀,亦主張與德絕交,國會議員之旗幟亦亂。眾論龐雜之時,段祺瑞突然開軍事會議,以威嚇國會,一面以為對德宣戰,可使中國轉弱為強。欺人之言,終不能掩天下之耳目,而假冒公民圍擾議院之怪象又出。更於暗中運動,欲借外債六萬萬,以為復辟之費,事尚未成,段氏免職,受一打擊。倪賊等倡亂,要求解散國會,並在天津設立臨時政府,通告各國,乞求承認,手續不備,遭公使團之反對,斥為與義和團無異,復辟黨又受一擊。所謂緩進派,乃退卻不前,認為時機(註三)未熟,宜再緩期。急激派之張勳乘機上塲,徐、段皆反對之,乃生內訌。兄弟在上海時,開海陸軍大會於我住宅,盧永祥亦派代表到會,而海軍則一致擁護共和;馮國璋欲設政府於南京,海軍全體反對。因知馮國璋原非忠於共和,今之宣言討逆,不過復辟黨中急緩兩派內訌之結果,故海軍不受欺也。

注釋

(註一) 據「中華新報」(民國六年七月二十五日)載。
(註二) 據「中宣新編」增「遣」字。
(註三) 原文為「時議」,今據「中宣新編」改。

相關人名
宋教仁汪精衛段祺瑞徐世昌袁世凱張勳馮國璋蔡元培盧永祥
相關地名
上海中國天津日本江西法國南京
相關專有名詞
民黨江西起義軍事會議復辟義和團臨時政府護法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三冊

頁次

184-185

檢索詞出現頁次

於諸公者,即日聯電,請海軍全體艦隊來粤,然後即在粤召集國會;請黎大總統來粤,執行職務。鄙人前已與程總長商定,派出兵艦二艘,往北方迎護黎大總統來南就職。但日本公使,以京、津一帶,叛軍佈滿;恐黎大總統一出使館門,外來暴力,難免危險,欲徐籌萬全之方,乃奉黎大總統出京。故兩艦現仍在秦皇島等候。大約吾人在廣東組織妥善後,黎大總統即能南來矣。此為國家興廢關頭,共和存亡機軸;望諸公同心合力做去,即日發電,招齊艦隊及議員等來粤,組織政府。共和國家之總樞,全在國會,國會所在之地,即為國家政府所在之地也。
(註一) 據「中宣新編」。

談復辟黨(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在粤省議會演講
  今日承諸君歡迎,實不克當。茲將此次返粤之原因,為諸君言之:現中國為混亂時代,旬日之間變幻已多,故兄弟在滬時原定之計畫,亦因而微有更改也。猶憶昔日宋教仁被害時,兄弟由日本返國,即主張興兵討袁,而各省則以為不可因一人而動天下之兵。不知政府犯法,國民有護法之義務,當然起而懲責政府。不幸兄弟之主張,不為各省所同意,遂無形打消。迨違法擅借外債事成,江西起義,時機已過,終歸失敗,可為鑒戒。第三次革命,尚未掃除舊污,而袁世凱已自斃,又留今日之禍。夫復辟之謀,不自今始,一年之前,早有所聞,兄弟亦久已密籌對付之策。惟多數人士,皆不疑有復辟之事出現,以至不能防止於未然,亦可惜矣。
  查復辟黨中原分二派:(一)急激派;(二)緩進派,此派徐世昌主之,蓋欲疎通全國有勢位之人,然後舉事。即民黨在彼視之,亦以為可以疎通。彼輩自信必得全國之贊成,其內部預備頗密。惟恐外國不肯承認,故迭次遣(註二)使運動,繼更欲以加入協商,結歡列強。(中略)汪精衛、蔡元培初不察其詭謀,亦主張與德絕交,國會議員之旗幟亦亂。眾論龐雜之時,段祺瑞突然開軍事會議,以威嚇國會,一面以為對德宣戰,可使中國轉弱為強。欺人之言,終不能掩天下之耳目,而假冒公民圍擾議院之怪象又出。更於暗中運動,欲借外債六萬萬,以為復辟之費,事尚未成,段氏免職,受一打擊。倪賊等倡亂,要求解散國會,並在天津設立臨時政府,通告各國,乞求承認,手續不備,遭公使團之反對,斥為與
國父全集一八四

義和團無異,復辟黨又受一擊。所謂緩進派,乃退卻不前,認為時機(註三)未熟,宜再緩期。急激派之張勳乘機上塲,徐、段皆反對之,乃生內訌。兄弟在上海時,開海陸軍大會於我住宅,盧永祥亦派代表到會,而海軍則一致擁護共和;馮國璋欲設政府於南京,海軍全體反對。因知馮國璋原非忠於共和,今之宣言討逆,不過復辟黨中急緩兩派內訌之結果,故海軍不受欺也。
(註一) 據「中華新報」(民國六年七月二十五日)載。
(註二) 據「中宣新編」增「遣」字。
(註三) 原文為「時議」,今據「中宣新編」改。

真共和與假共和之爭(註一)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七月二十日在駐粤滇軍歡迎會演講
  今日係滇軍開歡迎會,鄙人以此歡迎會來歡迎滇軍。我國自改造共和,六年之時間,而經兩度帝制。法國革命後,經八十年亦兩度帝制。我國與法國相仿,不過時間較速些。現在吾儕最可恨者係官僚派,此派戴上假面具,人謂擁護共和,彼亦曰擁護共和。此輩假共和,與吾儕之真共和相混,至人民不能判別。此次復辟派,內容分為兩派:一曰激烈復辟派;一曰穩健復辟派。甲派以張勳為首,康有為副之。乙派以徐世昌為首,段祺瑞、馮國璋、李經羲副之。此次復辟,北洋督軍團均已知之。此次復辟之計劃,第一係在天津設立臨時政府,第二請外交團承認,第三係對德宣戰,第四係大借款六萬萬,第五然後復辟。不過擬立臨時政府時,派梁敦彥往外交團,求其承認,為外人所拒。故臨時政府改設總參謀處,原舉擬(註二)徐世昌為大元帥,徐世昌見此情形,遂不復出。張勳至京,為康有為所聳動,急不能待,遂宣言復辟。北洋軍隊下級官聞此惡耗,非常忿激。段祺瑞等輩見此情形,恐民黨乘此潮流,將段祺瑞之北洋派推倒,遂率所部將張勳逐去,以鞏固北洋勢力。此次之戰爭,直可謂穩健復辟派與激烈復辟派戰爭。
  現在我南方各省,對於北方尚未有何等表示可嘆。復辟傳到上海時,在上海如何會議,盧永祥如何布告,馮國璋如何滑頭。馮氏之致電要求繼承大總統,請國會議員全體到南京,要求民黨幫助。當時海軍即反對。當段祺瑞請馮國璋到
演講民國六年七月一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