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臺灣現代主義文學與政治、社會之交互影響(1949-1973) detail

:::

臺灣現代主義文學與政治、社會之交互影響(1949-1973)

Download
0 times
Click
633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Title

臺灣現代主義文學與政治、社會之交互影響(1949-1973)

Title(E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Politics-Society in Taiwan (1949-1973)

Author
張孝慧
School

國立臺灣大學

Department

國家發展研究所

Degree category

博士(Doctor)

Publication year

104

Graduation year

2015

Page

199

Language

中文

Keyword
自由主義現代主義現代詩現代小說
Keyword(EN)
LiberalismModernismModernist PoetryModernist Fiction
Table of contents

頁碼
口試委員審定書………………………………………………………………… iii
謝誌………………………………………………………………………………… v
中文摘要…………………………………………………………………………vii
英文摘要…………………………………………………………………………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9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0
第二章 自由主義在臺灣的傳播與危機………………………………………… 31
第一節 戰後國民黨威權體制的形成……………………………………… 31
第二節 傳播自由主義的期刊……………………………………………… 34
一、 政論類文本…………………………………………………… 34
二、 文藝類文本…………………………………………………… 40
第三節 期刊作者的網絡…………………………………………………… 46
第四節 自由主義與現代文學的扣合……………………………………… 55
第三章 現代主義在臺灣之解釋光譜…………………………………………… 59
  第一節 來自英美的現代主義……………………………………………… 59
  第二節 現代主義脫離現實?……………………………………………… 63
  第三節 現代主義是西方的末流/學舌?………………………………… 71
  第四節 現代主義傳承中國傳統?………………………………………… 78
  第五節 現代主義存在於臺灣文壇?……………………………………… 81
  第六節 現代主義文學與臺灣社會的多元性……………………………… 85
第四章 臺灣現代詩人對現實的關懷…………………………………………… 91
第一節 現代詩的創作技巧………………………………………………… 91
第二節 階級素描…………………………………………………………… 95
第三節 政治批評……………………………………………………………101
第四節 宗教省思……………………………………………………………107
第五節 結語…………………………………………………………………114
第五章 臺灣現代小說家對現實的關懷…………………………………………119
第一節 現代小說的創作技巧………………………………………………119
第二節 中下層階級…………………………………………………………121
一、勞工……………………………………………………………121
二、老兵與軍眷……………………………………………………126
三、文化弱勢………………………………………………………129
第三節 性別議題……………………………………………………………132
一、女性……………………………………………………………132
二、同志……………………………………………………………138
第四節 特定群體……………………………………………………………141
      一、留學生與移民…………………………………………………141
      二、宗教:終極關懷………………………………………………149
第五節 結語…………………………………………………………………156
第六章 結論………………………………………………………………………159
第一節 研究發現……………………………………………………………159
      一、政治社會對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159               
      二、現代主義文學對政治社會的影響……………………………162
      三、自由主義與現代主義的交疊…………………………………165
      四、現代詩與現代小說之異同……………………………………167
第二節 研究檢討與展望……………………………………………………169

參考文獻……………………………………………………………………………173

附錄一 1949-1973大事紀………………………………………………………197

圖目錄
圖一 雷震宴請《自由中國》文藝欄作家………………………………………… 47
圖二 文友合影於林海音宅……………………………………………………… 49
圖三 《創世紀》與《詩宗》同仁歡宴楊牧回臺………………………………… 51
圖四 「言論自由在臺大」座談會紀錄…………………………………………… 53

表目錄
表一 臺灣現代詩人常使用的文藝技巧………………………………………… 92
表二 臺灣現代小說家常用的文藝技巧…………………………………………119

References

壹、中文書目
一、專書
丁旭輝編選,《鄭愁予》,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60年實錄(1950-2010)》,臺北:普音文化,2010。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1985。
中學標準教科書國文科編輯委員會,《初中國文第六冊》,臺北:臺灣書局,1966。
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
王文興,《書和影》,臺北:聯合文學,1988。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臺北:洪範,1979。
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臺北:水牛,2004。
王禎和,《人生歌王》,臺北:聯合文學,1990。
王禎和,《嫁粧一牛車》,臺北:洪範,1994。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7。
王德威編著,《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2005。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04。
尹仲容,《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之三編》,臺北:美援運用委員會,1963。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臺北:時報文化,2012。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2002。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1995。
白先勇,《明星咖啡屋》,臺北:皇冠,1987。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臺北:遠景,1984。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爾雅,1983。
白先勇,《紐約客》,香港:文藝書屋,1975。
古遠清編,《余光中評說五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臺北:龍田,1978。
包姆嘉特納(Hans Michael Baumgartner)著,李明輝譯,《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臺北:聯經,1988。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印,《中華開發信託公司運用美援成果檢討》,臺北: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1966。
吉錚,《孤雲》,臺北:大林,1967。
江大惠編,《基督徒與政治》,香港:崇基學院,1991。
江寶釵、林鎮山主編,《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臺北:聯合文學,2009。
江寶釵,《白先勇與臺灣當代文學史的構成》,臺北:駱駝,2004。
朱芳玲,《六○年代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的現代性》,臺北:臺灣學生,2010。
朱岑樓主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東大,1981。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2012。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歐陽子譯,《第二性(第一卷)》,臺北,志文,1992。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楊美惠譯,《第二性(第二卷)》,臺北,志文,1992。
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臺北:聯經,2001。
汪淑珍,《文學引渡者: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臺北:秀威,2008。
余光中,《守夜人》,臺北,九歌,2007。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49-1981)》,臺北:洪範,1990。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臺北:純文學,1988。
余光中,《天狼星》,臺北:洪範,1987。
余光中,《掌上雨》,臺北:時報文化,1986。
余光中,《青青邊愁》,臺北:純文學,1985。
余光中,《焚鶴人》,臺北:純文學,1980。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0。
李敖,《胡適研究》,臺北:文星,1964。
李筱峯,《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李奭學,《三看白先勇》,臺北:允晨,2008。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臺北:里仁,2008。
李瑞騰、梁竣瓘編選,《黃春明》,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臺南:文化保存籌備處,2002。
李靈、曾慶豹編,《中國現代化視野下的教會與社會》,上海:上海人民,2011。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
阮美慧編選,《陳千武》,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1993。
於梨華,《人在旅途:於梨華自傳》,南京:江蘇文藝,2000。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臺北:皇冠,1996。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編,《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1995。
季季,《行走的樹》,臺北:印刻,2006。
林泠,《林泠詩集》,臺北:洪範,1998。
林治平編,《基督教與臺灣》,臺北:宇宙光,1996。
林淇瀁編選,《柏楊》,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
林淇瀁編選,《商禽》,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臺北:遊目族文化,2000。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1996。
林鴻信編,《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兼論對華人文化的意義》,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林鴻信,《認識基督宗教》,臺北:校園書房,2006。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臺北:聯經,2009。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4。
周夢蝶,《還魂草》,臺北:文星書店,1965。
周聯華,《周聯華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1994。
金耀基,《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2004。
金耀基等著,《民主˙轉型?臺灣現象》,臺北:桂冠,1998。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1983。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臺北:文津,2005。
邱貴芬主編,《臺灣政治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2006。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
吳三連口述,吳豊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1991。
吳魯芹,《低調淺彈──瞎三話四集》,臺北:九歌,2006。
吳耀宗,《社會福音》,上海:青年協會書局,1934。
易鵬選編,《王文興》,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孟樊,《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1998。
彼德˙蓋伊(Peter Gay)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新北:立緒,2009。
彼德˙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譯,《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新北:立緒,2004。
彼德˙福克納(Peter Faulkner)著,付禮軍譯,《現代主義》,北京:昆侖,1989。
夏志淸,《愛情˙社會˙小說》,臺北:純文學,1985。
夏道平,《我在《自由中國》》,臺北:遠流,1989。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臺北:天下,2000。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臺北:普音文化,2009。
洛夫,《因為風的緣故──洛夫詩選》,臺北:九歌,2008。
洛夫,《石室之死亡》,臺北:創世紀詩社,1965。
紀弦,《紀弦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2001。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臺北:聯經,1989。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文學,1997。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2006。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2000。
洪淑苓,《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2002。
約翰˙格雷(John Gray),《自由主義的兩張面孔》,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遠流,2008。
哈維‧寇克斯(Harvey G. Cox),孫尚陽譯,《基督宗教》,臺北:麥田,2002。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黃煜文譯,《如何閱讀文學》,臺北:商周,2014。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彭淮棟譯,《文化與社會:1780年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臺北:聯經,1985。
柏拉圖(Plato)著,王曉朝譯,《國家篇(理想國)》,新北:左岸文化,2007。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南方朔(王杏慶),《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臺北:四季,1979。
徐慶譽等譯,《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家文選》,香港:輔僑,1962。
奚密,《臺灣現代詩論》,香港:天地,2009。
馬森,《世界華文新文學史》,臺北:印刻,2015。
馬丁․海德格(Martian Heidegger)著,王節慶、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2002。
馬丁․海德格(Martia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林中路》,臺北:時報文化,1994。
康來新、林淑媛編,《臺灣宗教文選》,臺北:二魚,2004。
康來新、彭海瑩編,《曲扭的鏡子──關於臺灣基督教會的若干隨想》,臺北:雅歌,1987。
高準,《文學與社會改造》,臺南:德華,1978。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編,《大學之道:知識分子與臺灣民主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2014。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編印,《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1985。
國際聖經協會編,《聖經:中英對照新國際版/和合本》,香港:國際聖經協會,2000。
商禽,《商禽詩全集》,臺北:印刻,2009。
商禽,《商禽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08。
尉天驄,《回首我們的時代》,臺北:印刻,2011。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1978。
張忠棟,《張忠棟文集》,臺北:稻鄉,2009。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臺北:唐山,2002。
張忠棟,《自由主義人物》,臺北:允晨,1998。
張茂桂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2010。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1993。
張松輝,《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2005。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2006。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第二版)》,臺北:書林,2011。
張曉風,《小說教室》,臺北:九歌,2007。
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陳之藩,《陳之藩散文集》,臺北:遠東,1995。
陳芳明編選,《余光中》,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陳芳明,《星遲夜讀》,臺北:聯合文學,2013。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聯經,2013。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
陳芳明、林惺嶽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臺北:聯經,2011。
陳芳明,《昨夜雪深幾許》,新北市:印刻文學,2008。
陳芳明主編,《余光中的跨世紀散文》,臺北:九歌,2008。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7。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臺北:聯合文學,1994。
陳芳明,《詩和現實》,臺北:洪範,1983。
陳芳明,《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臺北:麥田,2015。
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社,2011。
陳映真等著,《知識分子》,新北:立緒,2006。
陳映真,《父親》,臺北:洪範,2004。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臺北:人間,1988。
陳政彥,《跨越時代的青春之歌:五、六○年代臺灣現代詩運動》,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
陳義芝編選,《瘂弦》,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陳義芝,《聲納: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2006。
陳義芝編,《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1999。
陳義芝編,《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1998。
許俊雅編選,《王禎和》,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臺灣》,臺北:渤海堂,2005。
陶涵(Joy Taylor)著,林添貴譯,《臺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臺北:時報文化,2000。
馮黎明,《學科互涉與文學研究方法論革命》,臺北:秀威資訊,2014。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前衛,1995。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91。
彭懷恩,《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彭歌,《憶春臺舊友》,臺北:九歌,2011。
彭歌,《彭歌自選集(短篇小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單德興,《對話與交流》,臺北:麥田,2001。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臺北:爾雅,2003。
曾進豐編,《周夢蝶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
曾豔兵主編,《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黃春明,《沒有時刻的月臺》,臺北:聯合文學,2009。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臺北:聯合文學,2009。
黃維樑,《文化英雄拜會記: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的作品與生平》,臺北:九歌,2004。
黃維樑編,《璀璨的五采筆》,臺北:九歌,1994。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1993。
賀德˙福斯特(Hal Foster)主編,呂健忠譯,《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新北:立緒,1998。
瘂弦,《瘂弦詩集》,臺北:洪範,2010。
瘂弦,《記哈客詩想》,臺北:洪範,2010。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臺北:洪範,1981。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臺北,洪範,1989。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1984。
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臺北:洪範,1979。
楊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2010。
楊國樞、瞿海源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楊惠南,《惠能》,臺北:東大,1993。
董顯光,《基督教在臺灣的發展》,臺北:大地,1962。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1990。
漢寶德、呂芳上等著,《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臺北:政大、聯經,2011。
趙剛,《橙紅的早星:隨想陳映真重訪臺灣一九六○年代》,臺北:人間,2013。
趙剛,《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臺北:聯經,2011。
臺灣外省人協會編,《流離記憶》,臺北:印刻,2006。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史蘭亭譯,《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臺北:高寶國際,2007。
夐虹著,莫渝編,《夐虹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09。
夐虹,《觀音菩薩摩訶薩》,臺北:大地,1997。
夐虹,《夐虹詩集》,臺北:大地,1996。
鄭仰恩,《定根本土的臺灣基督教》,臺南:人光,2005。
鄭明娳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1994。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
鄭樹森,《結緣兩地:臺港文壇瑣憶》,臺北:洪範,2013。
劉正忠編選,《洛夫》,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
劉永毅,《周夢蝶──詩壇苦行僧》,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
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新北:立緒,2000。
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臺北:時報文化,2007。
劉俊,《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臺北:爾雅,1995。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1987。
歐陽子,《生命的軌跡》,臺北:九歌,1988。
歐陽子,《移植的櫻花》,臺北:爾雅,1984。
歐陽子,《秋葉》,臺北:爾雅,1980。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爾雅,1976。
澄社,《臺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報,1992。
歐威爾(George Orwell)著,李存捧譯,《政治與文學》,南京:譯林,2011。
薛化元,《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2010。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1996。
薛毅編,《陳映真文選》,北京:三聯,2009。
應鳯凰編選,《聶華苓》,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研所,2008。
蕭全政,《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89。
蕭孟能編選,《文星雜誌選集》,臺北:文星,1965。
蕭蕭,《臺灣新詩美學》,臺北:爾雅,2004。
蕭蕭、張漢良主編,《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臺北:故鄉,1979。
顏元叔,《文學批評散論》,臺北:驚聲文庫,1970。
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
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臺北:桂冠,2002。
瞿海源,《宗教與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2。
聶華苓,《三輩子》,臺北:聯經,2011。
聶華苓,《三生影像(增訂本)》,北京:三聯,2012。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薛絢譯,《世界˙文本˙批評者》,新北:立緒,2009。
薩依德(Edward W. Said)、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著,吳家恆譯,《並行與吊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臺北:麥田,2006。
薩依德(Edward W. Said)作,高莉˙薇思瓦納珊(Gauri Viswanathan)編,單德興譯,《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臺北:麥田,2005。

二、期刊論文
丁乃非著,金宜蓁譯,〈看/不見疊影──家務與性工作中的婢妾身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社,2002年12月。
朱芳玲,〈論六○年代臺灣文學的現代性──以現代詩論戰為中心〉,《臺灣文學學報》第11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7年12月。
呂正惠,〈評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社,1988年2月。
侯作珍,〈藍星詩社對詩發展的貢獻──以五○年代三次論戰為探討中心〉,《文學新鑰》第1期,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3年7月。
夏濟安,〈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第1卷第2期,臺北:文學雜誌社,1956年10月。
張孝慧,〈從陳映真的文學創作與政治作為透視其神學思想〉,《文化研究》第18期,臺北:遠流,2014年3月。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臺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第30卷第3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1年8月:93-113。
陳芳明,〈葉石濤與陳映真:八○年代臺灣左翼小說的兩個面向〉,《臺灣文學學報》第17期,臺北: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0年12月。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臺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臺、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第52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2年12月。
陳義芝,〈借象徵的方式:王文興短篇小說人物分析〉,《淡江中文學報》第21期,新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09年12月。
陳杏枝,〈臺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臺灣社會學刊》第22期,臺北:臺灣社會學會,1999年10月。
陳國球,〈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批評〉,《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6年3月。
黃宗鼎,〈越戰期間中華民國對越之軍援關係〉,《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9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3月。
黃淑玲,〈臺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臺灣社會研究》第22期 ,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6年4月。
黃道明,〈從玻璃圈到同志國:認同形構與羞恥的性/別政治──一個《孽子》的連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社,2006年6月。
葉維廉,〈臺灣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兩種文化錯位的現代詩〉,《臺灣文研究集刊》第2期,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11月。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1年3月。
廖炳惠,〈評呂正惠著《小說與社會》──作品裏是否有個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88年12月:247-264。
蔡英俊,〈試論王文興小說中的挫敗主題──范曄是什麼長大的〉,《文星》第102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86年12月。
蔡梅曦,〈新約福音書中神國比喻的解經方法〉,《中外文學》第33卷第10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5年3月。
簡義明,〈冷戰時期臺港文藝思潮的形構與傳播──以郭松棻〈談談臺灣的文學〉為線索〉,《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4年4月。
蕭蕭,〈後現代視境下的「蝶道」與「詩路」──以周夢蝶「蝶詩」的空間轉換作為探索客體〉,《臺灣詩學學刊》第15期,臺北: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2010年7月。
瞿海源,〈現代人的宗教行為與態度〉,《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期,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6年1月。
饒博榮(Steven L. Riep),〈〈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李延輝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1年11月。

三、學位論文
王梅香,《肅殺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石佳音,《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8。
呂毓軒,〈苦悶的象徵:陳映真早期小說(1959-1966)文藝典故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吳忻怡,《從認同追尋到策略導向:雲門舞集與臺灣社會變遷》,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吳孟琳,《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系國為研究對象》,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吳泰豪,《《大學雜誌》政治主張之研究──以1971至1973年為中心》,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凱琳,《《現代》雜誌研究:翻譯與創作》,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8。
洪珊慧,《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洪菁珮,《全球化下臺灣財政的政治經濟分析,1950-200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9。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3。
徐筱薇,《戰後臺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政彥,《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
楊舒茵,《王文興小說中現代主義特色之演進》,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蔡其昌,《戰後初期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 (1945-1959)》,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蔡明諺,《一九五○年代臺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顏安秀,《《自由中國》文學性研究:以「文藝欄」小說為探討對象》,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四、報章雜誌
王文興,〈論臺灣的短篇小說〉,《文星》第37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0年11月。
王文興,〈我看〈一個小市民的心聲〉〉,《大學雜誌》第53期,臺北:大學雜誌社,1972年5月。
王盛弘、賴素鈴、梁玉芳,〈知交35年:白先勇齊邦媛文學不了情〉,《聯合報》,2007年8月7日。
王鼎鈞,〈作品充滿鄉土色彩的臺灣作家〉,《文星》第26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59年12月。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聯合報》D3版,2012年5月1日。
白先勇,〈文學心靈的敬重〉,《文訊》第287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09年9月。
白先勇,〈我的第一篇小說〉,《聯合報》E7版,2004年4月14日。
白先勇,〈故事新說:我與臺大的文學因緣及創作歷程〉,《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1年7月。
白先勇,〈藏在褲袋裡的手〉,《現代文學》第8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1年5月。
白萩,〈事件〉,《現代文學》第46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72年3月。
生,〈歌仔戲的前途──第八屆全省地方戲劇比賽後感〉,《文星》第40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1年2月。
社論,〈反攻大陸問題〉,《自由中國》第17卷第3期,臺北:自由中國社,1957年8月。
余光中,〈第十七個誕辰〉,《現代文學》第46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72年3月。
余光中,〈古董店與委託行〉,《文星》第59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2年9月。
余光中,〈大詩人艾略特〉,《文星》第27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0年1月。
余光中,〈新詩與傳統〉,《文星》第27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0年1月。
李昂,〈長跑選手的孤寂──王文興訪問錄〉,《中外文學》第4卷第5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5年10月。
李歐梵,〈回望文學年少──白先勇與現代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1年7月。
呂正惠,〈王文興的悲劇──生錯了地方,還是受錯了教育〉,《文星》第102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86年11月。
何雅雯,〈無盡孤獨的廣場:專訪白萩先生〉,《文訊》第217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03年11月。
吳潛誠,〈訪王文興談文學的社會功能與藝術價值〉,《聯合報》第12版,1977年8月24日。
於梨華,〈三十五年後的牟天磊〉,《文訊》第172期 ,臺北:文訊雜誌社,2000年2月。
周德偉,〈我與胡適之先生〉,《文星》第55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2年5月。
林海音,〈臺籍作家的寫作生活〉,《文星》第26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59年12月。
居浩然,〈文藝與自由〉,《文星》第8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58年6月。
苛格(Jacob Korg),〈詹姆斯˙喬艾斯與都伯林城〉,《現代文學》第4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0年9月。
紀弦,〈現代派的信條〉,《現代詩》第13期,臺北:現代詩季刊社,1956年2月。
徐訏,〈從文藝的表達與傳達談起──謹獻給臺灣文藝作家與詩人們〉,《文星》第61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2年11月。
姚一葦,〈論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現代文學》第48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72年11月。
桓夫,〈陋巷〉,《現代文學》第15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2年12月。
桓夫,〈霧〉,《現代文學》第12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2年1月。
郭嗣汾,〈五十年間如反掌──追憶「春臺小集」的一鱗半爪〉,《聯合報》E7版,2003年8月20日。
張信誠,〈寫給未來的留美學生〉,《聯合報》第3版,1955年7月4日。
張佛泉,〈言論自由與「百家爭鳴」〉,《自由中國》第15卷第7期,臺北:自由中國社,1956年10月。
張景涵等著,〈國是諍言〉,《大學雜誌》第46期,臺北:大學雜誌社,1971年10月。
張學玄,〈釋瘂弦的一首現代詩:「巴黎」〉,《創世紀詩刊》第16期,左營:創世紀詩刊社,1961年1月。
陳若曦,〈最後夜戲〉,《現代文學》第10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1年9月。
陳若曦,〈收魂〉,《現代文學》第3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0年7月。
陳少廷,〈中央民意代表的改選問題──兼評周道濟先生的方案〉,《大學雜誌》第46期,臺北:大學雜誌社,1971年10月。
陳少廷,〈這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責任〉,《大學雜誌》第1期,苗栗:野人出版社,1968年1月。
陳光興,〈「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專題導言〉,《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8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0年6月。
陳光興,〈追念Stuart Hall〉,《文化研究》第18期,臺北:遠流,2014年3月。
陳建忠,〈駁雜的認同,幽微的文心:評蕭阿勤著《回歸現實》〉,《臺灣社會學刊》第42期,臺北:臺灣社會學會,2009年6月。
陳紹鵬,〈詩應否清晰?〉,《文星雜誌》第62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2年12月。
陳芳明,〈愛的萌芽及其延伸〉,《聯合文學》第354期,臺北:聯合文學,2014年4月。
陳芳明,〈新批評:從夏志清到顏元叔〉,《文訊》第309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11年5月。
陳宛茜,〈白先勇張作錦重說白崇禧傳奇〉,《聯合報》A4版,2012年4月29日。
黃用,〈從摸象說起〉,《文星》第28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0年2月。
黃春明,〈男人與小刀〉,《臺灣文藝》第3卷第11期,臺北:臺灣文藝雜誌社,1966年4月。
黃春明,〈借個火〉,《聯合報》第8版,1963年4月29日。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現代文學》第48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72年11月。
傅斯年,〈自由與平等〉,《自由中國》第1卷第1期,臺北:自由中國社,1949年11月。
葉石濤,〈臺灣的鄉土文學〉,《文星》第97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5年11月。
雷震,〈重申我們說話的態度〉,《自由中國》,第21卷第10期,臺北:自由中國社,1959年11月16日。
奧非歐(李歐梵),〈康橋踏尋徐志摩的蹤徑〉,《大學雜誌》第8期,苗栗:野人出版社,1968年8月。
臺大,〈「言論自由在臺大」座談會紀錄(上)〉,《大學雜誌》第47期,臺北:大學雜誌社,1971年11月:26-33。
端木虹(尉天驄),〈與胡適博士談現代主義〉,《筆匯》第1卷第3期,臺北:筆匯月刊出版社,1959年7月。
瘂弦,〈給橋〉,《聯合文學》第1卷第12期,臺北:聯合文學雜誌社,1985年10月。
管東貴,〈回到文化問題的本題去!〉,《文星》第57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2年7月。
歐陽子,〈回憶「現代文學」創辦當年〉,《現代文學》復刊第1期,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77年7月。
編者,〈致讀者〉,《文學雜誌》第1卷第1期,臺北:文學雜誌社,1956年9月,頁70。
蔡俊傑採訪、整理,〈內心祕密的洞察者──白先勇談歐陽子〉,《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1卷第5期,2015年1月。
蕭阿勤,〈道德與宗教,臺灣與中國:Richard Madsen教授來臺演講〉,《臺灣社會學會通訊》第 66期,臺北:臺灣社會學會,2009年9月。
聶華苓,〈一篇短篇小說的分析〉,《文星》第60期,臺北:文星雜誌社,1962年10月。
William Van O’Connor著,立青譯,〈談現代小說〉,《文學雜誌》第8卷第4期,臺北:文學雜誌社,1960年6月。

貳、英文書目
Ayers, David. Modernism. Malden: Blackwell, 2004.
Beauvoir, Simone de. The Second Sex.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 M. Parshle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3.
Bellah, Robert.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1968.
Berlin, Isaiah. Political Ideas in the Romantic Age. London: Chatto & Windus, 2006.
Berlin, Isaiah. The Roots of Romanticism. Edited by Henry Hard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Berlin, Isaiah.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Bloch, Marc, The Historian’s Craft. New York: Alfred Knopf Inc., 1953.
Că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ang, Sung-sheng Yvonne.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Chang, Sung-sheng Yvonne. Literary Cutl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Eagleton, Terry, Jameson, Fredric & Said, Edward ed. Nationalism, Colonialism, and Litera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0.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1983.
Ellmann, Richard ed. Selected Letters of James Joyce.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75.
Evans, Peter B., Rueschemeyer, Dietrich and Skocpol, Theda ed.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Friedrich, Carl J. and Brzezinski, Zbigniew K.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New York: Praeger, 1963.
Fry, Paul H. Theory of Litera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Gallagher, Catherine & Greenblatt, Stephen. Practicing New Historici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Gray, John. Liberalis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6.
Greenfeld, Liah. Nationalism and the Mind: Essays on Modern Culture. Oxford: Oneworld, 2006.
Gutierrez, Gustavo. A Theology of Liberation: History, Politics and Salvati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Caridad Inda and John Eagleson. Maryknoll: Orbis Books, 1988.
Hall, Evelyn Beatrice. The Friends of Voltaire. London: Smith, 1906.
Hall, Stuart & Gieben, Bram ed. Formation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1992.
Hemingway, Ernest. A Movable Feast. New York: Scribner, 2009.
Hemingway, Ernest. The Sun Also Rise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4.
Herder, Johann Gottfried von. Against Pure Reason. Minneapolis: Augsburg Fortress, 1993.
Howe, Irving. Literary Modernism. New York: Fawcett, 1967.
Huntington, Samuel P. and Moore, Clement H. ed.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0.
Hsia, T. C.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Jakobson, Roman. Language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1987.
Lewes, George Henry. The Principles of Success in Literature. Farnborough: Gregg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69.
Lipset, Seymour Martin. Political Man: Social Basis of Politic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Liu, James J. Y..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Liu, 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Lovin, Robin W. Reinhold Niebuhr and Christian Re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Lyotard, Jean-Franç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Translated by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Menand, Louis. Discovering Moder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Niebuhr, Reinhold. The Children of Light and the Children of Darknes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60.
Niebuhr, Reinhold. Moral Man and Immoral Society. New York: Charles Scibner’s Sons, 1960.
Orwell, George. Nineteen Eighty-Four.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1.
Potter, Rachel. Modernism and Democracy: Literary Culture 1900-193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růšek, Jaruslav. The Lyrical and Epic. Edited by Leo Ou-fan Le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Raine, Craig. T. S. Elio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Roy, Denny.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1979
Saussure, 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Edited by Charles Bally and Albert Sechehaye and translated by Wade Baski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6.
Tucker, Nancy Bernkopf. 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92.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 1994.
Wang, David Der-wei. 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Wang, David Der-Wei ed. Writing Taiwan: A New Literary Histo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2007.
Wohl, Robert. The Generation of 191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Yeh, Michelle. Modern Chinese Poetry :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