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定位變遷之探討 detail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定位變遷之探討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0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館藏登錄號

028998

索書號

D 573.09 4018 92

題名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定位變遷之探討

作者
李孔智
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

博士(Doctor)

出版年(西元)

2003

畢業年度(民國)

91

頁次

354

語言

中文

主題分類
非賣品政治
關鍵詞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定位變遷參政議政對台統戰上議院三個代表
目次

謝辭
中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9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限制-----18
 第四節 文獻回顧-----20
 第五節 研究架構-----27
第二章 全國政協之階段發展與其特徵-----29
 第一節 全國政協的早期面貌(1949-1976)-----30
 第二節 文革後的人民政協(1977-迄今)-----41
 第三節 全國政協的內部組織變化與統戰聯誼功能加強-----45
 第四節 全國政協界別的變化與統戰範圍擴大-----62
 第五節 全國政協歷史發展與組織變革的特徵-----71
第三章 政協在中共政制體系中之定位-----77
 第一節 政協成立之思想理論基礎-----78
 第二節 政協的法律定位-----90
 第三節 從實際政治運作中探討政協的作用-----101
 第四節 與其他類似組織之比較-----115
 第五節 現階段政協定位的具體內涵-----122
第四章 政協與人大之關係-----139
 第一節 人大制度與人大制度下政協發展的隱憂-----140
 第二節 全國人大與全國政協職權之比較-----146
 第三節 在人大制度下政協能否成為「上議院」或權力機關之探討-----153
第五章 政協對台工作與兩岸關係發展-----161
 第一節 政協在對台工作上獲得重視之原困-----162
 第二節 政協的對台工作-----168
 第三節 政協在兩岸關係中所能發揮的作用-----181
第六章 三個代表思想下政協的發展方向-----189
 第一節 三個代表思想的內涵-----190
 第二節 三個代表思想對中共的影響-----198
 第三節 三個代表思想如何引導政協工作的發展-----205
第七章 結論-----213
 第一節 擴大參與機會與提升決策的影響力-----213
 第二節 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統戰組織-----216
 第三節 政協未來可能發展預測-----220
訪談記錄摘要-----227
參考資料-----233
附錄-----255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份
(一) 專書
人民出版社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學習綱要》,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問答》,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共產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共黨政研究論文集》,上下冊,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介:1998年》,北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199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文件》,北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1993。
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編,《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大陸政策參考資料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2001。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公司,1984。
尹慶耀,《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實踐經驗》,台北:幼獅公司,1998。
尹慶耀,《共產理論批判》,台北:正中書局,1982。
尹慶耀,《東歐集團研究》,台北:幼獅公司,1994。
卞晉平、鄔夢兆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王干國,《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王正強編,《人民政協基礎知識教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4。
王伊景,《人大代表論》,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
王思誠,《中共和戰兩手策略─國共和談的歷史經驗》,台北:正中書局,1982。
王雲五名譽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冊3,台北:商務,1984。
王樹棣、柏褚臨、楊淑娟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史》,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1991。
王耀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1987。
王鐵生譯,《利益團體》,台北:五南圖書,1993。
田弘茂、朱雲漢編,張鐵志、林葦芸譯,《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廿一世紀》,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2000。
石光樹編,《迎來曙光的盛會─新政治協商會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仲崇親,《中國憲法的變遷與成長》,台北:幼獅公司,1995。
任文姍譯,Jarol B. Manheim、Richard C. Rich著,冷則剛著,《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五南書局,1998。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理論組編,《論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調研報告精選編輯組編,《國是建言》共七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全國政協幹部培訓中心編,《政協委員手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
全國政協辦公廳編,《光輝的歷程:紀念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五十周年》,北京:全國政協辦公廳,1999。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偽「政協」之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80。
朱令名編,《中國政協簡史》,烏魯木齊:新彊大學出版社,1989。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
朱堅章主譯,黃紀、陳忠慶譯,Alan C. Isaak著,《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公司,1978。
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1983。
江炳倫,《政治文化導論:理論與個案研究》,台北:韋伯文化公司,2002。
江炳倫、黎劍瑩譯,《比較國會委員會制度》,台北:國大憲政研討?會,1983。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合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0。
行政院研考會編,《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89。
吳安家,《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
吳彩光,《中共統戰及對策研究》,台北:黎明公司。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此:三民書局,1994。
李炳南,《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台北:五南,1993。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公司,2000。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94。
李道生,《統戰與反統戰》,台北:長風出版社,1981。
李學明,《統戰工作實用手冊》,成都:四川社科院,1988。
李學明,《鄧小平多黨合作理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杜魯門(David B. Truman),張炳九譯,《政治過程─政治利益與輿論(上)、(下)》(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台北:桂冠,1998。
沈建中,《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之研究(一九九一年〜一九九八年)》,台北:商鼎文化公司,1999。
周文青,《共產理論批判簡明講稿》,台北:正中書局,1979。
周淑真,《政黨和政黨制度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周溪舞、卞晉平編,《學習與探索─新時期人民政協理論研討會論文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
周溪舞、卞晉平編,《學習與探索─新時期人民政協理論研討會論文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5。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1993。
林尚立,《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林嘉誠、朱浤源編,《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
法務部調查局,《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96。
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1994。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
邵宗海,《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1。
邵宗海,《兩岸關係與兩岸對策─1996年總統大選後的解析》,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6。
俞克禮,《海峽兩岸關係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8。
政協全委會研究室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大事記》,北京:政協全委會研究室,1988。
政協第一屆全體祕書處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刊》,北京:政協第一屆全體祕書處編,1999。
柳金財,《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
孫曉華編,《中國民主黨派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9。
浦興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浦興祖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馬康莊譯,Johnson H. Turner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公司,1987。
馬康莊譯,唐納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公司,1987。
高孔廉,《兩岸大陸經貿現況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
涂懷瑩,《現代憲法原理》,台北:正中書局,1993。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一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8。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二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9。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三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0。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五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2。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四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1。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一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3。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二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4。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三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5。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五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7。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四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6。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張炳九譯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0。
張承宇,《中共〈統一戰線工作應用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9。
張根大、方德明、祁九如,《立法學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張煒,《人民代表大會監督職能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
張蔡舜,《捷克斯洛伐克》,台北:遠流,1991。
張錫鎮,《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1999。
張鐵男、宋春、朱建華編,《中國統一戰線大事紀本末》,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曹廷清、楊成竹著,《蘇聯簡史》,台北:五南,1993。
許世楷編,《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許崇德,《中國憲法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郭定平,《政黨與政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郭瑞華,《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調查局,1999。
郭瑞華,《現階段中共對台統戰策略與實務》,台此:調查局共黨研究中心,2000。
陳水逢,《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
陳永生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8。
陳東明、陳明明,《當代中國政治參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陳恆鈞、王學斌、李珊瑩譯,Charles E. Lindblom & Edward J. Woodhouse,《最新政策制定的過程》(The Policy-Making Process),台北:韋伯文化,2001。
陳春山,《兩岸經貿政策解讀》,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4。
陳浩譯,J.-A. Basso,《壓力團體》(Les Groupes de Pression),台北:遠流,1990。
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
彭友今編,《當代中國人民政協》,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彭堅汶,《憲法之理論與實踐》,台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1998。
彭錦鵬編,《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4。
彭懷恩,《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9。
彭懷恩,《政治學概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1。
黃天健譯,Gerhart、Niemeyer著,《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台北:巨流公司,1979。
黃瑞祺編譯,T. Parsons, R.Merton等著,《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台北:巨流公司,1984。
奧斯汀.倫尼(Austin Ranny),倪達仁譯,《政治學》,台北:雙葉,1995。
新華出版社編寫組,《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導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楊宏山,《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
楊泰順,《利益團體政治》,台北:民主基金會,1994。
楊逢春編,《人大代表基本知識》,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1。
楊勝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會之變遷:從毛澤東到鄧小平》,高雄:復文出版社,1997。
楊開煌,《縱論兩岸尋雙贏》,台北:歷史智群公司,1996。
當代中國出版社,《當代中國的人民政協》,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葉青,《馬克思主義批判》,台北:帕米爾書店,1976。
董崇山,《政體論》,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
廖立文譯,克萊博著,《當代社會理論》,台北:桂冠公司,1988。
廖光生編,《兩岸經貿互動的隱憂與生機》,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1995。
甄小英編,《黨群關係新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趙全勝,《分裂與統一─中國、韓國、德國、越南經驗之比較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1997。
趙建民、張淳翔,《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與選舉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趙渭榮,《轉型期的中國政治社會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齊彪,《當代世界政黨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
劉善璧編,《政協提案的理論與實踐》,武漢:武漢人民出版社,2001。
蔣碧昆編,《憲法學》,北京: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蔡百鈴譯,Robert Cribb、Colin Brow,《印尼當代史》(Modern Indonesia: a history since 1945),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蔡定劍,《中國人大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蔡定劍,《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鄭萬通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年鑑2000》,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鄭萬通編,《政協全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鄭憲、王桂玲、孫瑞華,《中國參政黨運行機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鄧偉志編,〈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穩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蕭超然、曉韋編,《當代中國政黨制度論綱》,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謝政道,《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1。
謝慶奎、燕繼榮、趙成根,《中國政府體制分析》,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聶運麟,《政治現代化與政治穩定》,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顏國秉,《中共憲法發展與演變》,台北:博知文化公司,2001。
羅志淵,《中國憲法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頁19。
羅志潤,《中國憲法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1995。
(二) 期刊論文
〈參加新政協會議〉,《前進論壇》,第6期,2000。
〈跨世紀前夕的換屆大會─中共召開九屆「人大」、「政協」一次會議初析〉,《中共研究》,第32卷第3期,1998。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李瑞環訪問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烏克蘭、英國〉,《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389期,2002。
天冉,〈民主、求實、團結、鼓勁─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台灣省籍委員風采錄〉,《台聲雜誌》,2000年4月號。
方國平,〈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二次會議評述〉,《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4期,1994。
木然,〈人大政協應設廉政機構〉,《鏡報》,第11期,1994。
王仄,〈點綴「民主」的兩朵紙花─評中共召開「政協」、「人代會」〉,《中國論壇》,第5卷第11期,1978。
王長江,〈把全民社會的優秀份子吸收到共產黨內〉,《瞭望新聞月刊》,第33期,2001。
王信賢,〈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
王俊權,〈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王順合,〈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之研究〉,《海軍軍官學術學報》第6期,1996。
王肇隆、郭瑞華,〈中共政治菁英結構研究─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探討〉,《國立屏東商專學報》,1995,期3。
王遠啟,〈淺議加強人民政協的自身建設〉,《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2年1期,2002。
王曉堂,〈偽政協組織演變與五屆政協的改組〉,《中共研究》,1978,第12卷第5期。
古仁,〈從「政協」全會看中共內外統戰工作〉,《中共研究》,1994,第28卷第4期。
玄默,〈中共「人大」、「政協」所反映的民意和官意:所謂「永恆問題」:黨風、教育、物價、民主、農民和知識份子〉,《中共研究》,第22卷第5期,1988。
田麗虹,〈中共「三個代表」理論的提出背景與其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2期,2002。
石仲泉,〈三個代表思想:對黨的歷史經驗的新總結〉,《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列寧,〈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刑國華,〈我國人民政協是怎樣的組織及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區別〉,《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1期,2000。
江振昌,〈統戰作用大一切的「政協」〉,《聯合月刊》,第24期,1983。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中共「十五大」評析專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
何映森、唐文超、張斌,〈運用「三個代表」思想搞的政協參政議政工作初探〉,《四川統一戰線》,2000年第10期,2000。
何啟林,〈「三個代表」與黨的統一戰線〉,《攀登》,2001年第1期,2001。
余可,〈香港人大、政協代表在特區政府的角色〉,《信報》,1989年3月24日。
余立功,〈關於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的幾個問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3期,2001年3月。
吳仁傑,〈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意涵和未來發展〉,《中共研究》,第35卷11期,2001。
吳安家,〈中共統治五十年的理論與實際─黨的領導〉,《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9期,1999。
吳安家,〈重慶會談與政協會議之研究〉,《東亞季刊》,第14卷第3期,1983。
吳紹中,〈進一步發揮政協的民主監督〉,《黨政論壇》,2001年3月號,2001。
呂穎悟,〈中共現階段對我統戰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宋光清,〈淺談人民政協工作中的幾個關係〉,《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3期,2001。
宋光景,〈中共國務院組織與職能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李久義,〈中共八屆人大及政協組織人事綜研〉,《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5期,1983。
李孔智,〈民進黨黨務改造與兩岸關係〉,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青島,2002年7月9日。
李光,〈中共中央政協、政權機構改組後之人事簡析〉,《共黨問題研究》,第9卷第7期,1983。
李亞娜,〈新世紀的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工作〉,《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2001。
李瑞環,〈全社會都要關心和支持基礎教育─在政協第八屆全國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人民教育》,第2期,1995。
李瑞環,〈把人民政協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求是》,第2期,1998。
李瑞環,〈政協要重視立論〉,《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調研報告精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李遠程、武士俊,〈建國初期毛澤東人民政協思想的偉大意義〉,《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3卷第4期,2001。
沈中元,〈立法機關組織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4期,1995。
肖莉,〈李維漢對人民政協的建立和發展的貢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
邢國華,〈我國人民民主政協是怎樣的組織及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區別〉,《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1期,2000。
佟利,〈深刻領會「三個代表」精神實質,做好新世紀統一戰線工作〉,《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2001年第1期,2001。
周向軍,〈「七一」講話:「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統論述〉,《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第3卷第4期,2001。
承候,〈中共對台工作〉,《中共研究》,第33卷1期,1999。
承嬰,〈中共對台工作決策架構與運作〉,《九十年代》,1996年2月。
明華,〈中共對台工作的最新部署〉,《九十年代》,1996年2月。
林松樂,〈政協形式─統一戰線中特定的民主形式〉,《浙江大學學報》,第32卷第2期,2002。
林鴻池,〈印尼政黨體系演進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83。
武士俊,〈人民政協要重視和加強知識份子工作〉,《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
金呈祉,〈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新時期政協工作〉,《學術交流》,2001年第2期,2001。
金呈祉,〈關於人民政協建言立論的思考〉,《理論觀察》,2000。
南坊,〈偽政協章程第三次修改之論析〉,《共黨問題研究》,第9卷第1期,1983。
哈爾濱政協提案委員會,〈淺談對人民政協提案性質與作用的認識〉,劉善壁編,《政協提案的理論與實踐》,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
姜新立,〈中共意識型態之演變與發展(下)〉,《中共研究》,第34卷第5期,2000。
姜新立,〈中共意識型態之演變與發展(上)〉,《中共研究》,第34卷第4期,2000。
姜新立,〈後社會主義中國發展轉型論〉,《東亞季刊》,第30卷第2期,1999。
姜新立,〈評中共十六大〉,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中共十六大之後內部暨國際環境評估」國際研討會,台北,2002年12月18日。
姜新立,〈轉變中的中共發展道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3期,1992。
姚中國,〈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新余商業學報》,第6卷,2001。
姚光祖,〈清末資政院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姚振寰、黃海,〈政協:積極穩妥加大民主監督力度〉,《瞭望新聞周刊》,第28期,1996。
柳金財,〈中共對台政策:和戰兩手策略之分析〉,《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洪學智,〈政協各項工作必須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中國政治》,第3卷,1992。
范忠信、王立白,〈論人民政協的民意機關化與法制化〉,《法商研究》,2001,第6期。
唐師慎,〈李登輝「逼」中共首度跟民進黨打交道〉,《商業周刊》,1998年6月1日。
夏根,〈鄧小平對人民政協理論的卓越貢獻〉,《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1期,2000。
孫瑞華,〈人民政協理論在實踐中的創新和發展〉,《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12月第13期,2001。
孫德明,〈必須加強政協機關黨建工作〉,《大慶社會科學》,2000。
容叢,〈中共『四頭馬車』有分工,政治局擴大政協職能〉,《廣角鏡月刊》,1995年2月號。
拳鼓,〈中共著手整頓「政協」組織的初步分析─從「政協」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說起〉,《中共研究》,第16卷第9期,1982。
拳鼓,〈對中共「政協」五屆五次全會之分析〉,《中共研究》,1982,第16卷第12期。
浦興祖,〈關於準確把握政協功能的思考〉,《探索與爭鳴》,2000。
翁祖焯,〈政協簡介〉,《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2期,1997。
袁小倫,〈香港新政協運動與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中共黨史研究》,第4期,2001。
寇健文,〈現階段中共對台工作的重點:台灣民意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4卷3期,2000。
康超光、劉益飛、文愛民,〈論人民政協對國家權力的民主監督〉,《四川統一戰線》,2000年第4期,2000。
張五岳,〈從中共人大與政協會議看兩岸關係〉,《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第160期,1997。
張五岳、蔡慧美,〈兩岸經貿文教交流之探討〉,《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張沐,〈江澤民關注點轉向中西部 李瑞環察民情搞活了政協〉,《鏡報》,第4期,1995。
張朋園,〈預備立憲的重要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研討會,1981。
張淳翔,〈中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改革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張淳翔,〈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權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張瑞琨,〈三代領導人與人民政協〉,《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2000。。
張聖岱,〈從鄧小平亡故評中共「八屆五次人大、政協會議」〉,《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4期,1997。
張榮恭,〈偽「政協」的過去與現在〉,《中央月刊》,第15卷第9期,1983。
曹伯一,〈中共統戰與中國統一問題〉,《問題與研究》,第22卷第1期,1982。
曹伯一,〈中共對東歐劇變的反應〉,《理論與政策》,第4卷第2期,1990。
曹伯一,〈要統一不要統戰〉,《幼獅月刊》,第359期,1982。
許博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國共產黨互動關係之研究(1982-1998)〉,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郭瑞華,〈從中共「人大」、「政協」會議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
郭瑞華,〈港澳主權移轉後中共對台工作〉,《共黨問題研究》,26卷2期,2000。
郭錫嘏,〈中共八屆人大、政協會議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5期,1996。
野潭,〈人大政協突顯三大特點 重症猛藥衝決蘇式機構〉,《鏡報》,第4期,1998。
陳仲文,〈中共人大制度中人事任免權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研究,碩士論文,1998。
陳自現,〈中共「政協」制度研究〉,《復興崗學報》,1988,第40期。
陳春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其法律問題研究〉,卞晉平、鄔夢兆主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陳國華,〈中共政協主席─李瑞環擁抱主流核心〉,《中國通商業雜誌》,第83期,1997。
陳廣文,〈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努力提高政協工作水平〉,《前線》,2001年12月。
陳營官,〈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開創統一工作新局面〉,《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2001。
陸將姬,〈人大政協換屆,澳門一片混亂〉,《九十年代》,第338期,1998。
陶嵐,〈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記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張克輝〉,《鏡報》,第5期,1995。
傅金鐸、傅國鈞,〈鄧小平對新時期人民政協理論的創新與發展〉,《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8期,2000。
湯景德,〈中共重建偽政協及其動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4卷第4期,1978。
無住,〈對「政協」換屆有關問題之評析〉,《中共研究》,第27卷4期,1993。
筆鋒,〈中共「三個代表」呼喚制度創新〉,《亞洲週刊》,2001年9月10日─9月16日。
舒思,〈全國政協「界別」混亂〉,《爭鳴》,1998,3月號。
賀艷青,〈三個代表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前進》,2002年第5期。
黃東益,〈多元政治與少數人的民主─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之研究〉,師大三研所,碩士論文,1980。
黃芝溪,〈現階段中共對我統戰作法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黃春生,〈試論人民政協同西方國家上議院的根本區別〉,卞晉平、鄔夢兆主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黃桂榮,〈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中的作用〉,《岭南學刊》,2000年2期,2000。
黃海霞,〈圍繞國情國策強化調查研究─政協工作呈現新特點〉,《了望》,2000年9期,2000。
黃瀚鋒,〈利益團體在立法院遊說活動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94。
楊仁生,〈中共政協之研究(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80。
楊仁生,〈中共第一屆政協的組織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7卷第8期,1981年。
楊仁生,〈中共與偽「政協」組成單位在統戰上的動態關係〉,《共黨問題研究》,1980,第6卷第5期。
楊仁生,〈偽政權組織系統及其黨政關係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980,六卷4期。
楊仁生,〈第二屆偽政協的組織功能及其演變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979,第5卷第10期。
楊啟蓮,〈「三個代表」: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到江澤民〉,《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1卷4期,2001。
楊勝春,〈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功能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楊開雲,〈中共十五大之後的制度改革與社會變遷─一個「新制度論」的觀察分析〉,《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國關中心,1998。
楊開煌,〈中共民意機關之功能─中共「八屆人大」、「政協」兩會的觀察〉,《亞洲與世界月刊》,第18卷2期,1993。
董助才,〈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滯后原因初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2000年。
解永強、張紅,〈團結與民主:人民政協永恆的主題〉,《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3期,2001。
賈平安、張樹桐,〈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的八個特點〉,《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2000。
蒙承垠、鐘義元,〈試論政協委員的委員意識〉,《黨政幹部論壇》,2000年11期,2000。
趙先運,〈中共「對台政策」與「對台工作」的評析〉,《東亞季刊》,第23卷第1期,1991。
趙建民,〈中共九屆三次全國人大暨政協會議評述〉,《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4期,2000。
趙建民,〈中共研究中的「利益團體研究法」〉,《國立政治大學中山社會科學期刊》,第1期,1990。
趙建民,〈兩岸事務性談判經驗評析─兼論中共對台決策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1期,1995。
趙建民,〈社會主義民主觀淺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5卷第1期,1997。
趙建民,〈社會主義憲法淺論〉,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編,《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趙建民,〈塊塊壓條條: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6期,1995。
趙建民,〈論中共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6期,1993。
趙建民,〈黨國體制下黨與立法機構關係的若干思考─中國大陸個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9期,1999。
趙建民、張淳翔,〈中共「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之探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2期,1998。
趙建民、張淳翔,〈中共全國人大黨政關係與中國大陸民主化的前景〉,《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2000。
趙建民、湯斌,〈大陸基層「人大」代表選區劃分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1997。
趙建民、賴榮偉,〈中共「黨的領導」原則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運作〉,《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2000。
趙相明,〈中共人民政協之興廢與重建(下)〉,《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6期,1994。
趙相明,〈中共人民政協之興廢與重建(上)〉,《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5期,1994。
趙相明,〈當前中共「人民政協」之政治角色研究〉,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1993。
鄢烈洲,〈人民政協與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理論月刊》,2000。
劉先磊,〈我參加了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北京黨史》,2000。
劉洪仁,〈努力促進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發展論壇》,2000年第2期,2000。
劉善璧,〈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推進人民政協工作〉,《武漢文史資料》,2000年9期,2000。
劉敬懷,〈全國政協副主席陳俊生談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的新進展〉,《瞭望新聞周刊》,第9期,1999。
劉輝、金澤,〈論建國初期人民政協的作用〉,《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2期,2000。
歐陽新宜,〈中共與「非共黨派」的關係〉,吳安家編,《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4。
蔡真益,〈從中國大陸分權改革論國家機關自主性:新制度主義觀點〉,《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3期,2002。
蔡得勝,〈中共的「政黨理念」與大陸「民主黨派」政治屬性定位之研究〉,《復興崗學報》,第39期。
鄭武吉,〈英國兩院制議會研究〉,《華夏學報》,第33卷,1998。
鄭煥清,〈廿一世紀政協工作的展望與思考〉,《武漢文史資料》,2000年10期,2000。
鄭德林,〈中共擬加強政協參政權力〉,《勁報月刊》,1993年11月號,1993。
鄭憲,〈人民政協同西方國家上議院的根本區別〉,卞晉平、鄔夢兆主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鄧澤宏、丁宇,〈從舊政協向新政協轉變的歷史條件─試論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形成〉,《武漢交通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卷1期,2000。
盧新貴,〈貫徹落實「三個代表」搞好人民政協工作〉,《理論前沿》,2001年第21期,2001。
龍飛,〈中共「政協」職能將如何定位?〉,《中共研究》,第28卷第5期,1994。
龍飛,〈中共「新時期」對台工作策略與運用─兼評「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之成立〉,《中共研究》,第26卷2期,1992。
龍飛,〈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的意涵〉,《中共研究》,第34卷第7期,2000。
龍飛,〈政治豈可協商?「合作」就得聽話─從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談起〉《中共研究》,1996,第30卷第12期。
濟南市政協提案委員會,〈民主監督要與輿論監督相結合〉,劉善壁編,《政協提案的理論與實踐》,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
薛村溪、林福根,〈進一步完善人民政協的運行機制切實有效地履行人民政協的職能〉,《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3期,2000。
謝志巋,〈人民政協的民主政治意義〉,《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2000。
聶榮貴,〈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創造性地開展政協工作〉,《四川統一戰線》,2000。
嚴紅軍,〈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職能作用〉,《成都大學學報》,2000。
蘇起,〈兩岸關係的三個特殊性〉,《國家政策論壇》,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第1卷第10期,2001。
蘇紹智,〈評「三個代表」論〉,《爭鳴》,2000年。
(三) 報刊
《人民日報》,北京。
《人民政協報》,北京。
《中國時報》,台北。
《聯合報》,台北。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台北。
(四) 網址
http://www.udngroup.com.tw/
聯合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時
http://www.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
http://www.cppcc.gov.cn/trs4/zxb/20030217/jdxw/default.htm
人民政協報
http://www.gov.cninfo.net/index.htm
大陸政府上網工程
http://law.pku.edu.cn/gazette/cwh/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
http://info.xinhua.org/trip_vistor/chn_zgrdzx.html
新華社,人大政協資料庫
http://www.cppcc.gov.cn
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
二、英文部份
(一)專書
David Reeve, Golkar of Indonesia: An Alternative to the Party System,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1985
Julian M. Boilean, Golkar: Functional Group Politics in Indoesia, Jakarta.
Peters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Printer, 1999.
Suryadinata Leo, Military Ascendancy and Political Culture: A Study of Indonesia’s Golkar Athens, Ohio: Ohio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89.
(二)期刊論文
“This Year’s NPC & CPPCC” , Inside China Mainland, Vol. 16, No.5, 1994.
“What is the Future for the CPPCC?”, Inside China Mainland, Vol.16, No.5, 1994.
Jiang Wandi, “Amendment Gives CPPCC Creater Say” , Beijing Review, Vol.37, No.16, 1994.
Jiang Wandi, “CPPCC Pushing China to Step Forward Faster” , Beijing Review, Vol.41, No.19, 1998.
H.W.Wilson,“The Farmers’ daily interviews deputies to the NPC and members of the CPPCC”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29, No.24-31, 1996.
Carlos Wing-Hung Lo,“Politaic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ts linkage to the Mainland-Taiwan reunification”,East Asia: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17, No.4,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