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中日兩國應親善攜手共禦他國之侵略 detail

:::

中日兩國應親善攜手共禦他國之侵略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63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中日兩國應親善攜手共禦他國之侵略

生平歷程
革命之再起北上與逝世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13/11/22

西元日期

1924/11/22

國父年歲

59

全文內容

中日兩國應親善攜手共禦他國之侵略(註一)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北上時在輪中與日本記者談話先生曰:余此次因無便船,故改由神戶轉道赴津,抵神戶後,擬順便訪晤日本朝野一部份人士。中日兩國就目前世界大勢言,非根本提攜不可,兩國人民尤應親善攜手,共禦他人侵掠政策。近年來中國人民對於日本頗多懷疑,此後日本上下應切實表明對華親善政策。中國頻年內亂,多半為外人直接或間接造成,過去如廣州商團事件,現在如吳佩孚南下事件,暗中均有外人從中指使,無非欲達其侵略政策耳。余此去,純然以中華民國國民資格,為促成國民會議,以便建議此項主張於該會開議期間,共救國難(註二),如要求撤廢治外法權一事,即為入手計劃之一。此後進行,當然須經歷無數難境,頗願日本朝野予以同情之助力。諸君多為新聞界有力者,以上所述,深願時加鼓吹。

注釋

(註一) 據「申報」(民國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原標題為「孫中山離滬前對日記者談話」,今標題據「會本」。
(註二) 原文自「國民資格」至「共救國難」之間文句為「赴天津之善後會議屆時余即將建議此項主張於會中」,顯與國父當時主張不合
    ,今據「會本」改。

相關人名
吳佩孚
相關地名
中國日本神戶廣州
相關專有名詞
國民會議廣州商團廣州商團事件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624-625

檢索詞出現頁次

會議」云云,特屬謠言,非余之所知。余之北上,蓋在以所抱負提議開一大國民會議耳。
  記者:若以國力充實為念,無身先立於國事方面之熱忱歟?
  孫先生:唯中國之國情尚不之許,若余立於支配國政之地位,必非議、攻擊採取非道之對華政策之列強政府,結果或與諸外國發生衝突亦未可知,對於中國決非得計。反之,余立於國民之地位,如上所述,努力喚起內外國民之輿論。
若我國民與外國民之聯合進攻,即能對抗欲取誤謬政策之任何國之政府,蓋可信而無疑。又,中國之迭起紛亂不在內政問題,而其源在國外亦可舉例而言之:即梟雄吳佩孚山海關敗逃天津,在幾無可往之窮境時,而某國慫恿其由揚子江回洛陽,並允對其入揚子江與以一切援助。若如某國之慫恿,吳將不來揚子江方面。與余同志之某國同志對其政府此種行動,已為猛烈之反抗。因之依於同情我等之彼國民之力,某政府今已斷然中止援吳。由此以觀,余立於國民而活動於中國為重要之事已甚明顯。要之,中國擾亂之原因,即在對華抱有野心之列國,迄今當有事之際,利用一部分武人使然耳。即中國之國政愈亂,彼等歐美列強對華實現其壓迫的野心之可能性愈多,中國非完全排除此等外力,則國家之統一不能永久,而欲排除外力,僅中國一國民之力現尚有所不能,必依其國民之覺悟促其本國政府反省始能實現。故必立於國民之地位,指導覺醒我國民與外國之國民聯合,以促歐美列強之反省。環顧中國,現得當此重任者唯余一人,非列國欲圖共管、瓜分之擾亂行為完全排除之時,余決不立於民國之當道。
(註一) 據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山先生離滬前之談話」條。

中日兩國應親善攜手共禦他國之侵略(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北上時在輪中與日本記者談話先生曰:余此次因無便船,故改由神戶轉道赴津,抵神戶後,擬順便訪晤日本朝野一部份人士。中日兩國就目前世界大勢言,非根本提攜不可,兩國人民尤應親善攜手,共禦他人侵掠政策。近年來中國人民對於日本頗多懷疑,此後日本上下應切實表明對華親善政策。中國頻年內亂,多半為外人直接或間接造成,過去如廣州商團事件,現在如吳佩孚南下事件,暗中均有外人從中指使,無非欲達其侵略政策耳。余此去,純然以中華民國國民資格,為促成國民會議,以便
國父全集六二四

建議此項主張於該會開議期間,共救國難(註二),如要求撤廢治外法權一事,即為入手計劃之一。此後進行,當然須經歷無數難境,頗願日本朝野予以同情之助力。諸君多為新聞界有力者,以上所述,深願時加鼓吹。
(註一) 據「申報」(民國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原標題為「孫中山離滬前對日記者談話」,今標題據「會本」。
(註二) 原文自「國民資格」至「共救國難」之間文句為「赴天津之善後會議屆時余即將建議此項主張於會中」,顯與國父當時主張不合,今據「會本」改。

中國國民已有能力解決全國一切大事(註一) 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上海丸中對長崎日本新聞記者談話記者問(註二):現在中國國事有全由段祺瑞處理之模樣,確否?
  先生答(註三):有此趨勢。
  記者問:現在外國對中國有強硬共管之說,能否成為事實?
  先生答:決不能成事實,因中國國民更有強硬之抵抗。共管中國之說,是外國人做夢。
  記者問:謠傳段祺瑞此次出山,向美國借款一萬萬,確否?
  先生答:我不清楚。
  記者問:我們看現在處理中國時局,必須有外國財政上之援助,然否?
  先生答:我看不必。
  記者問:先生對於中國財政,有無辦法?
  先生答:中國當有辦法,不必借外債。中國經此次大變以後,處理國事,當全由國民全體講話。日本人以後不要再誤會解決中國大事,還是任何軍人講話,或者任何外國人講話。我們這次來解決中國問題,對內是打破軍閥,對外要打破列強的干涉,完全由中國國民作主。
  記者問:先生這種意見,究竟能否實行?

談話 民國十三年十一月 六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