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群英小傳
鄭士良
15
男
1863
1901
興漢會
鄭士良字弼臣,廣東歸善人。少懷大志,常隨鄉中父老習武,結識不少會黨人物。早歲入廣州禮賢學校求學,畢業後入博濟醫院習醫,與國父爲同窗,折服其排滿革命主張,欣然訂交,遂爲革命同志的第一人。蓋鄭父早年在滬經商,一杜姓道台向其貸巨款不還,訴諸衙門,詎料杜某運動承審官,捏造偽證,將案情顚倒,其父有口莫辯,積鬱而終。彼矢志復仇,乃聯絡會黨中人,組暗殺團,專向貪贓枉法之清吏下手。迭聞國父抨擊清政腐敗,籌畫救亡計策,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唯獨氏對其言論風采至爲欽佩,並允將來起事時發動會黨支持。
乙未廣州之役,決由氏陪同國父等至廣州,設軍事機關。運動廣州一帶會黨,親赴北江聯絡會黨,得數千眾。惜因事泄失敗,與國父、陳少白三人東渡日本。未幾,奉命返港從事聯絡內地會黨活動。一面收拾餘眾,一面在香港設機關,招納各省會黨,俾謀齊集興中會旗幟下。成立興漢會,公推國父爲會長。庚子秋奉命指揮惠州起義,乃聯絡惠州各地會黨、綠林首領,並選定惠陽三洲田爲起事之根據地。連戰皆捷、所向披摩,各地會黨群眾紛紛來歸,義軍增至二萬餘人。當時國父曾來台灣遙控指揮,希能獲得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協助,然以日本內閣易人,不願支助而致中輟。嗣因餉械不濟,下令解散,自謀出路,避往香港。一九○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香港瓊林酒樓飲宴後,返寓途中暴卒。年三十九。醫生檢驗後稱中風所致;一説係清吏收買兇手謀殺。國父聞訊極爲悲痛,派人至香港弔唁,並致贈款,撫恤其遺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