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西南地區高等教育之研究
019687
D 525 2262 77
抗戰時期西南地區高等教育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Master)
1988
民國076年
229
中文
緒論-----一
第一章 抗戰前高等教育的發展-----五
第一節 民國初年的高等教育-----五
第一項 行政措施-----六
第二項 發展概況-----一八
第二節 北伐統一後的高等教育-----二○
第一項 行政措施-----二三
第二項 發展概況-----三○
第二章 抗戰時期大專院校的內遷-----四三
第一節 大專院校內遷的時代背景-----四三
第一項 日本壓制中國學生排日運動-----四四
第二項 大專院校必須內遷的理由-----五○
第二節 全面抗戰發生與大專院校的內遷-----五二
第一項 內遷政策的制訂與意義-----五二
第二項 大專院校內遷概況-----五八
第三節 抗戰前西南地區的高等教育概況-----六五
第一項 地理環境與社會條件-----六五
第二項 抗戰前高等教育概況-----六八
第三章 抗戰時期的高等教育政策與革新-----七七
第一節 抗戰時期的高等教育政策-----七七
第一項 戰時教育政策的爭議-----七七
第二項 戰時高等教育政策的制訂-----八○
第三項 戰時高等教育政策的意義-----八七
第二節 行政措施的革新-----八九
第一項 課程的改進-----九○
第二項 師資審查制度的建立-----九九
第三項 導師制度的創行-----一○四
第四章 抗戰時期西南地區大專院校的發展-----一一五
第一節 人才培育與學術研究-----一一五
第一項 院校的增設-----一一五
第二項 學術研究的加強-----一二五
第三項 貸金與公費制度的實施-----一三一
第二節 西南地區各院校的分布與特色-----一四○
第一項 西南地區各院校分布概況-----一四○
第二項 西南地區各院校的特色-----一四三
第五章 抗戰時期西南地區大專院校的貢獻-----一六三
第一節 社會服務-----一六三
第二節 戰時徵調與建教合作-----一六九
第三節 知識青年從軍運動-----一七三
第四節 對社會人心的影響-----一七八
結論-----一九五
參考書目-----二○三
圖表目次
附圖:
附圖一-一 「壬子學制」系統圖-----七
附圖一-二 「壬戌學制」系統圖-----八
附表:
附表一-一 教育經費預算數額表(民國元年至十七年)-----一六
附表一-二 公私立大專院校數(民國元年至十七學年度)-----一九
附表一-三 專科以上學校學生數(民國元年至十七學年度)-----二一
附表一-四 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生數(民國元年至十六學年度)-----二二
附表一-五 公私立大專院校數(民國十七至二十學年度)-----三三
附表一-六 公私立大專院校數(民國二十一至二十六學年度)-----三四
附表一-七 專科以上學校各科別在校學生數(民國十七至二十六學年度)-----三五
附表一-八 專科以上學校各科別畢業生數(民國十七至二十六學年度)-----三六
附表四-一 戰時師範院校的創立與分布-----一二一
附表四-二 公私立大專院校所設研究所及學部(民國三十學年度)-----一二七
附表四-三 公私立大專院校數(民國二十五至三十四學年度)-----一三六
附表四-四 專科以上學校各科別在校學生數(民國二十五至三十四學年度)-----一三七
附表四-五 專科以上學校各科別畢業學生數(民國二十五至三十四學年度)-----一三八
附表四-六 大專院校研究所數及研究生數(民國二十五至三十四學年度)-----一三九
1. 無書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