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民生主義社會政策與軍人家庭關係之研究-已婚軍官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之分析 detail

:::

民生主義社會政策與軍人家庭關係之研究-已婚軍官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之分析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155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館藏登錄號

039904

題名

民生主義社會政策與軍人家庭關係之研究-已婚軍官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之分析

題名(英)

The Research of the Social Policy of the Principle of Livelihood and the Soldier's Family Relationship -- the Analysis of the Married Officer's Role Conflict and Life Satisfaction

作者
朱美珍
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學位類別

博士(Doctor)

出版年(西元)

2002

畢業年度(民國)

民國090年

頁次

390

語言

中文

關鍵詞
志願役軍官角色期待角色衝突生活滿意量化研究法質性研究法
關鍵詞(英)
Professional officerRole expectationRole conflictLife satisfactionQuantitative methodsQualitative method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民生主義與社會政策-----1
  第二節 民生主義社會政策與軍人家庭福利措施-----3
  第三節 軍人家庭背景簡述-----5
  第四節 研究動機-----7
  第五節 研究目的-----10
  第六節 名詞釋義-----10
  第七節 研究範圍-----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家庭的變遷-----13
  第二節 軍人家庭的變遷與現況-----20
  第三節 角色理論、角色衝突的概念與觀點-----29
  第四節 生活滿意的概念與觀點-----46
  第五節 家庭與工作的相關性研究-----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63
  第二節 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爭論-----64
  第三節 研究取向和研究過程-----68
  第四節 量化研究方法-----68
  第五節 深度訪談方法-----77
  第六節 焦點團體訪談方法-----79

第四章 角色衝突與生活滿意之量化分析-----83
  第一節 已婚軍官人口變項的分析情形-----83
  第二節 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的分析情形-----92
  第三節 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分析情形-----101
  第四節 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角色衝突的差異性檢驗與相關分析-----107
  第五節 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生活滿意的差異性檢驗與相關分析-----122
  第六節 已婚軍官角色衝突與生活滿意的相關分析-----138
  第七節 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角色衝突的逐級迴歸分析-----142
  第八節 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角色衝突與生活滿意逐級迴歸分析-----149
  第九節 以焦點團體訪談內容解釋量化資料-----156

第五章 受訪軍官工作、家庭與角色衝突深度訪談資料分析-----169
  第一節 受訪軍官軍官的工作狀況-----169
  第二節 受訪軍官軍官的家庭狀況-----188
  第三節 受訪軍官工作與家庭的衝突情形-----211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221
  第一節 已婚軍官量化資料分析研究發現與討論-----221
  第二節 受訪軍官深度訪談研究發現與討論-----230
  第三節 受訪軍官焦點團體研究發現、討論並解釋量化研究的分析情形-----234
  第四節 驗證假設-----237

第七章 研究建議與結語-----241
  第一節 本研究的建議-----241
  第二節 今後研究的課題-----250
  第三節 結語-----251

參考文獻-----255
  中文部份-----255
  英文部份-----266
  網路資料-----276

附錄
  附錄一 量化研究問卷-----277
  附錄二 深度訪談綱要-----283
  附錄三 焦點團體訪談綱要-----285
  附錄四 角色衝突與差異性檢驗與相關分析-----289
  附錄五 生活滿意與差異性檢驗與相關分析-----311
  附錄六 角色衝突與生活滿意相關分析-----333
  附錄七 焦點團體訪談的內容-----335

圖表目次
圖3-1-1:研究架構圖-----63
表3-4-1:抽樣架構之一-----69
表3-4-2:抽樣架構之二-----70
表3-4-3:抽樣架構、預定樣本數及實際樣本數-----71
表3-4-4:已婚軍官「角色衝突」與「生活滿意」信度係數值-----74
表3-4-5:已婚軍官「角色衝突」量表的因素分析結果-----75
表3-4-6: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因素分析結果-----76
表3-5-1:已婚軍官「深度訪談」抽樣架構-----78
表3-6-1:已婚軍官第一次「焦點團體」訪談樣本的基本資料-----81
表3-6-2:已婚軍官第二次「焦點團體」訪談樣本的基本資料-----82
表3-6-3:已婚軍官第三次「焦點團體」訪談樣本的基本資料-----82
表4-1-1:軍官人口變項的次數分配-----83
表4-1-2:已婚軍官人口變項的次數分配-----87
表4-1-3:男女性軍官與配偶有否全職工作的交叉分析-----91
表4-1-4:男女性軍官與配偶是否為軍人的交叉分析-----91
表4-1-5:男女性軍官與房子是購買或承租的交叉分析-----91
表4-1-6:男女性軍官與購買房屋地理位置的交叉分析-----92
表4-1-7:自己購屋與地理位置交叉分析表-----92
表4-2-1:已婚軍官「共同因素--因工作而疏忽與家人相處的衝突」分析表-----93
表4-2-2:已婚軍官「共同因素二-因工作而干擾夫妻關係的衝突」分析表-----95
表4-2-3: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的「共同因素三-家庭角色內的衝突」分析表-----95
表4-2-4:已婚軍官「共同因素四-因家庭責任而犧牲自已的衝突」分析表-----96
表4-2-5:已婚軍官「共同因素五-因工作而疏忽子女教養的衝突」分析表-----97
表4-2-6:已婚軍官「共同因素六-工作角色家庭角色與自我角色的衝突」分析表-----98
表4-2-7:已婚軍官「共同因素七-因家庭責任妨礙追求工作成就的衝突」分析表-----99
表4-2-8:已婚軍官「角色衝突」整體量表的總次數分配分析表-----100
表4-2-9:已婚軍官角色衝突各共同因素分量表平均數、標準差、平均等級整理表-----100
表4-3-1:已婚軍官「生活滿意」「共同因素一-家庭生活滿意」分析表-----102
表4-3-2:已婚軍官「生活滿意」「共同因素二-婚姻滿意」分析表-----103
表4-3-3:已婚軍官「生活滿意」「共同因素三-一般生活滿意」分析表-----104
表4-3-4:已婚軍官「生活滿意」「共同因素四-父母與配偶互動關係滿意」分析表-----105
表4-3-5: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共同因素五-休閒生活滿意」分析表-----106
表4-3-6:已婚軍官「生活滿意」整體量表的總次數分配分析表-----106
表4-3-7:已婚軍官生活滿意各共同因素分量表平均數、標準差、平均等級整理表-----107
表4-4-1: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角色衝突」之t檢驗-----109
表4-4-2: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角色衝突」之F檢驗-----116
表4-4-3: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角色衝突」之相關分析-----121
表4-5-1: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生活滿意」之t檢驗-----124
表4-5-2: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生活滿意」之F檢驗-----132
表4-5-3: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生活滿意」之相關分析-----137
表4-6-1:已婚軍官「人口變項」與「生活滿意」之相關分析-----141
表4-7-1: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的「共同因素一-因工作而疏忽與家人相處的衝突」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43
表4-7-2: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的「共同因素二-因工作而干擾夫妻關係的衝突」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43
表4-7-3: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的「共同因素三-家庭角色內的衝突」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44
表4-7-4: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的「共同因素五-因工作而疏忽子女教養的衝突」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45
表4-7-5: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的「共同因素六-工作角色家庭角色與自我角色的衝突」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46
表4-7-6:已婚軍官「角色衝突總體量表」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47
表4-7-7:已婚軍官「角色衝突」預測變項的整理表-----148
表4-8-1: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共同因素一-家庭生活滿意」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49
表4-8-2: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共同因素二-婚姻滿意」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50
表4-8-3: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共同因素三-一般生活滿意」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51
表4-8-4: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共同因素四-父母與配偶互動關係的滿意」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52
表4-8-5: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的「共同因素五-休閒生活滿意」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53
表4-8-6:已婚軍官「生活滿意總體量表」的的逐級迴歸分析摘要表-----154
表4-8-7:已婚軍官「生活滿意」預測變項的整理表-----15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三軍大學譯印(1996)1996美國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81)國父全集。
內政部社會司(1994)迎接國際家庭年,台北:社區發展季刊68期。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編印(2001)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編印(1987)軍人權益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內政部。
毛連塭、湯梅英(1993)師範學院學生學習滿意及結業生任教意願之調查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34-42。
王仕圖(1993)快速成長社區居民支持網絡與社區情感之研究--以曉蘭社區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作榮(1981)民生主義與福利國家,台北:憲政思潮56期。
王者欣(1995)家庭支持與國中生主觀壓力的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青祥(1985)組織溝通、決策參與、個人特質、角色壓力與工作態度之關係,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秋絨(1981)國民中學組織環境對教師組織壓力的影響,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惠(1987)已婚職業婦女之家務分工、性別角色態度和社會支援與婚姻滿意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振寰(1989)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的台灣社會研究-回顧與前瞻,中國論壇,第338號,24-28。
王淑芬(1991)保護管束少年之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北: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王德睦、陳寬政(1988)現代化人口轉型與家戶組成─一個社會變遷理論之驗證,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20:45-49。
王慧姚(1981)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度,台北:台大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琦(1992)離婚者生活適應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編譯(1988)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
王麗容(1988)台灣地區婦女福利需求評估報告,台北:內政部社會司委託報告。
王麗容等(1995)台北市家庭結構變遷與福利需求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
北京大學國防學會譯(1986)軍事社會學--美國軍事制度與軍事生活之研究,北京: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古君智(1993)雙生涯職業婦女家庭支持、親職角色與托育服務需求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樸(1991)企業界員工工作滿足、工作投入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慶春(1982)已婚職業婦女的雙重角色:期望、衝突與調適,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9)。
伊慶春(1989)婦女就業對家庭的影響及未來可能的發展,台北:社會建設季刊69期。
伊慶春(1991)家庭問題,收錄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 台北:巨流。
伊慶春(1997)家庭政策之形成?以家庭保護網絡之建立為例,收錄於謝秀芬主編 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1-29。
伊慶春、朱瑞玲(1992)華人結構與功能的變遷─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和新加坡華人社會的比較,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合作研討會議,香港:中文大學。
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職業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第70集,台北:中研院。
朱岑樓(1981)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台北:三民。
朱岑樓譯(1967)社會學,台北:三民。
朱美珍(1991)社會科學中有關質的探討,台北:復興崗學報45期。
朱美珍(1995)心理輔導課程實用性之評估研究,台北:國軍心理輔導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朱美珍(1996)社會工作在軍隊的運用,台北:華泰。
朱美珍(1998)國軍已婚男性軍官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之探討,台北:社區發展季刊84期。
朱美珍(1999)國軍已婚軍官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之探討,台北: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第4期。
朱美珍(2000)國軍已婚軍官夫妻關係與工作滿意相關性之研究,台北:第三屆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朱豔芳、廖國鋒、李惠湘(1998)國軍軍官事業前程規劃與工作滿意度變遷之研究,台北:國防管理學院學報19(2)61。
江明修(1992)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台北:政治大學學報,(64),315-344。
江金玲(1997)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生活滿意、自我照顧行為與糖尿病控制之研究,台北:台大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及經濟建設委員會合編(1995)中華民國八十四年臺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吳幼妃(1989)國小教師之自我實現與工作滿意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3集,89-131。
吳育哲(2001)原住民籍師院生生活滿意、任教承諾及對師資培育制度看法之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燁(1997)父母角色與工作角色的衝突:親職假政策初探,收錄於謝秀芬主編 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255-280。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清基(1980)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輯,377-483。
吳就君(1986)家庭動力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吳就君(1994)人在家庭,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就君、鄭玉英(1993)家庭與婚姻諮商,台北:空中大學。
吳靜吉(1991)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福蓮(1989)小琉球漁村婦女家庭生活之研究,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英(1989)中年國小教師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關係,台北: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玉暇(1980)社會變遷中台灣婦女之事業觀、婦女角色意願與就業態度之探討,台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集刊50,25-66。
呂玉暇(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的關係,台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集刊56,111-143。
巫惠貞(2000)國小教師社會網絡、工作特性、專業進修與生活滿意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宜靜(1990)雙工作家庭家事分工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台北:師大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書(1995)影響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訓練師參與在職進修教育訓練因素及模式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4)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雪麗(1995)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台北:師大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增祿編(1995)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圖書。
李寬芳(1995)家務分工、夫妻家庭角色類型與婚姻品質之間的關係─以台中縣市已婚婦女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蔚虹(1988)已婚婦女現代化程度、性別角色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師大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沙依仁(1989)現代我國職業婦女的育幼問題,台北:今日生活273期,18-21。
沙依仁(1994)社會變遷中的家庭問題及其對策,台北:社區發展季刊68期。
周月清(1995)殘障與家庭政策,台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期,169-200。
周惠玲(1984)台北市老人福利需求與生活滿足之研究,台北: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昌(1987)我國會計人員角色壓力與工作滿足、組織承諾的關係,台北:政大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松齡(1994)婚姻品質的決定因素─一個社會學的解釋,國際家庭年:家庭、家戶小型學術研討會。
林松齡(1997)台灣中部地區已婚婦女之婚姻品質的決定因素─一個社會學的解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5期,179-220。
林松齡(2000)台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林娟芬(1996)計質研究與社會工作,神學與教會,21(2),182-202。
林勝義(1994)台灣家庭的結構變遷與轉型需求,社區發展季刊68期。
林惠珍(1994)精神分裂病患者主觀性生活品質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慈航(1992)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社會支持對其親職角色扮演之影響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分析,台北:巨流圖書。
林義男(1991)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
林顯宗(1996)日本社會,台北:新陸書局。
林顯宗(1998)兩性親密關係的建立─談如何提高戀愛生活品質,台北: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
林顯宗等(1991)已婚職業婦女家庭及工作角色壓力的決定因素,台北:台灣經濟177期,69-87。
林顯宗等(2000)工業社會學,台北:空中大學。
社史編篡委員會編製(1986)軍人之友社社史,台北:軍人之友社
邱信憲(1994)工作特性、人格特質型態、角色壓力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台北: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瓊慧(1988)社會支持與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台北:師大教育心理及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適修(1994)工作與家庭相關因素對已婚職業婦女工作投入之影響─以台中市工民營銀行為例,台中:大葉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幸妙(1997)大學生生活滿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洪陸訓(1999)武裝力量與社會,台北:麥田出版社。
洪陸訓等譯(1998)專業軍人─社會與政治的描述,台北:黎明文化。
洪陸訓等譯(2000)後軍事社會─軍事主義、非軍事化與二十世紀末戰爭,台北:聯勤北部印刷廠。
胡中宜(1997)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兒福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41-157。
胡幼慧、姚美華(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7-26。
胡鴻增譯(1977)瑞典的社會福利,台北:台灣商務。
范方志(1983)現代化婦女家庭角色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珍輝(1980)三民主義社會福利思想,台北:中華學報7(1)。
唐啟明(1998)台灣省家庭福利服務之推展,台北:社區發展季刊84期。
唐學斌(1974)從社會政策論當前社會安全問題,台北:人與社會2(4)
孫世維(1995)家庭政策與家庭專業人員的角色,理論與政策9(1)45-51。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之觀察,台北: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敏華(1982)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子女的人格適應、性別刻板化與成就動機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嘉奇(1992)民生主義意識型態與現行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玉珍(1992)鄉村家庭夫妻對家庭角色期望,台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亞瑛(1996)茁根理論之介紹--以「台灣地區殘病老人家庭照護品質」研究為例,護理研究,4(3),263-272。
徐宗國(1986)由田野研究資料建立紮根的理論,台北:台大社會學刊(18),51-62。
徐宗國(1989),用田野方法研究少數民族,法商學報23:155-17。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宗國(1990)「是為少數者?」婦女與兩性學刊創刊號,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
徐宗國(1994)紮根理論研究法及其對婦女研究的若干啟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研討與前瞻」第二次科際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47-73。
徐慧娟(1994)跌倒對老人健康生活品質的影響,台北: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合著(2000)社會問題,台北:學富。
高淑貴(1986)已婚就業女性知識份子的家庭觀與事業觀,中國論壇275期。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
高淑貴(1997)漁村婦女在家庭經營決策參與之研究,台北:台大農業推廣學報。
高淑貴、伊慶春等(1988)已婚職業婦女子女照顧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高淑貴、賴爾柔(1988),雙生涯家庭親職角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高敬文(1985),教育的科學研究反省,台灣教育,第40號,5-10。
高敬文(1985)素質研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教天地,第64號,50-54。
國防部(1996)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張安芝(1992)價值觀的一致程度對親子關係和諧性及子女生活適應影響之比較研究,台北:文化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紉(1997)爭議年代中之青少年福利需求的另類思考,收錄於謝秀芬主編 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119-145。
張笠雲(1986)生活壓力與精神之間關係的探討,台北:國科會獎助專案報告 H-73-209。
張維安(1994)古典社會學思想,台北:幼獅文化。
張德勝(1986)社會原理,巨流出版社。
曹中瑋(1984)自我狀態、夫妻間溝通型態與婚姻滿意之相關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俊漢(1978)分析三民主義政策形態的基礎,台北:中華學報5(2)
梁懷茂(1990)軍隊的動能,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梅可望(1994)反家庭逆流與現代家庭的責任,台北:社區發展季刊68期。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27-45。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台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17-155。
莫藜藜、王行(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需求之探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I)。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4-2411-H-031-002-H3)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需求之探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II)。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2-H-031-005-H3)
莫藜藜、王行(1997)變遷社會中已婚男性家庭性別角色與觀念之省思,收錄於謝秀芬主編 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281-302。
莊媜夙(1999)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投入之關連性研究-以資訊從業人員為例,高雄: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美(1998)國小女性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分析之研究,屏東: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玉燕(1993)機構老人生活滿意度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台灣省仁愛之家自費安養老人為例,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為藩(1979)自我心理學,高雄:開山書局。
郭振昌(1990)民生主義、福利國家及福利政策之反省與展望,高雄:中山社會科學季刊,5(3),148-158。
郭素蓉(1996)社會網絡在離婚男性生活滿意狀況中的角色,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郭靜晃(1997)婚姻與家庭。收錄於郭靜晃等編著,社會問題與適應。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郭麗安(1982)老人心理適應之調查研究,台北: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鑗灩(1989)已婚職業婦女性別角色態度、工作角色、家庭角色關係之研究,台北: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沛(1983)研究人員的工作投入,台北: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伯璋(1986),教育研究的迷思,現代教育,第1卷4期,102-111。
陳李綢(1983)大專男女生自我統整程度與職業選擇、學習滿意及父母養育方式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6,89-98。
陳孟君譯(1996)量化的反思--重探社會研究的邏輯,台北:巨流。
陳明穗(1986)家庭型態、夫妻知覺一致性與婚姻滿足之關係研究,台北:政大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穗、陳彰儀(1987)家庭型態、夫妻知覺和婚姻滿足之關係,台北: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0:61-83。
陳奎熹(1986)學生次級文化的剖析,現代教育,第1卷4期,77-84。
陳淑玲(1996)新人類的工作價值與工作特性對工作投入影響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婷蕙(1997)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對脫離受虐關係的因應行為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媛燕(1988)已婚職業婦女的家人關係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富祥(1984)個人屬性、工作滿足與工作投入關係之探討─以金融業為例,台北: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台東: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鳳(1980)夫妻角色行為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彰儀(1986)已婚職業婦女之壓力、生活型態、休閒活動、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台北:正昇教育科學社。
陳滿樺(1983)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教師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1995)日常生活心理學,台北:巨流。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的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章英華(1994)台灣的家庭研究─從家戶組成到家人關係,社區發展季刊68期。
章英華(1994)台灣家庭結構與家人關係網絡,婚姻與家庭第8卷(4)。
彭淑華(1997)自專業整合觀點論台灣受虐婦女防治工作,收錄於謝秀芬主編 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179-206。
彭淑華(1997)社會變遷與兩性家庭角色。收錄於郭靜晃等編著,社會問題與適應,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彭駕騂(1978)教師的心理衛生,台中:省府教育廳。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彭懷真(1997)用真情救婚姻─27個真實婚姻檔案,台北:平安文化。
彭懷真譯(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曾溫純(1986)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壓力與婚姻適應研究,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馮燕(1992)婦女生活壓力特徵與應對模式─多元角色的觀點,台北:社會學刊,21,161-498。
馮燕(1995)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圖書。
馮燕(1997)家庭需求與福利政策─制定托育政策的探究,收錄於謝秀芬主編,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31-63。
馮燕、李明政(1990)社會工作實務研究法,台北:桂冠。
馮錫剛等譯(1988)婚姻輔導學,台北:大光書房。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台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迺毓等5人(1998)家庭概論,台北:空中大學。
黃國彥、鍾思嘉(1986)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及生命意義與其生活滿意和死亡焦慮之關係,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74-0301-H004A-08。
黃堅厚(1994)我國家庭現代化的展望,台北:社區發展季刊68期。
黃瑞琴(1989)質的幼兒教育研究-省思和舉隅,國民教育,第30卷3-4期,17-18。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緯莉(1993)醫院員工組織承諾、工作滿足、工作投入與士氣之研究─以國立台北護專附設醫院為例,台北:淡江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璉華(1992)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之因徑分析研究,台北:護理雜誌39(4)37-47。
黃瓊慧(1995)影響中年職業婦女工作投入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地區製造業及服務業為例,高雄:中山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三光(1992)從家庭功能看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毅(民85)愛、婚姻、家庭--差異、衝突和和諧,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楊亞平(1989)軍事社會學概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楊珮琪(1990)老人癡呆症病患家屬之壓力與需求探討,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4)變遷中的台灣社會(上冊),台北:中研院民族研究所。
楊淳皓(1992)國中教師之人境適配度與其工作滿意度、工作需求滿意度及休閒需求滿意度的關係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琳(1998)已婚職業婦女個人特質與婚姻調適、婚姻滿意之質性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菊吟(1998)家庭福利服務在國軍專業發展之研究,台北: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第2期。
楊慶裕(1996)警察人員家庭與工作角色衝突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大警政研究所。
楊懋春(1979)社會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萬育維(1992)從福利需求的滿足來看政府、民間與家庭分工模式,社會福利雙月刊30期,18-19。
葉爾雯(1991)影響雙生涯夫妻家庭與職業衝突的有關背景、情境及心理因素之研究,台北: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火生(1983)民生主義的社會安全理論與實施,台北:國立編譯館。
詹火生(1987)社會政策要論,台北:巨流。
詹火生(1988)社會福利理論研究,台北:巨流。
詹火生(1991)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賈馥茗(1982)教育研究的反省,大陸雜誌,第65卷6期,255-261。
鄒浮安(1997)著名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廖立宇(1988)國父思想導讀,台北:六國。
趙碧華、朱美珍(2000)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雙葉。
齊力(1995),近十年間台灣地區家戶組成變遷趨勢,大型社會調查研究經驗交流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研討會論文,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
劉仲冬(1996)質與量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121-139。
歐用生(1989),教育研究的新方向-質的研究,國民教育,第19卷9-10期,14-21。
潘允康(1996)中國城市家庭網,刊於蕭新煌、章英華主編:兩岸參地社會學的發展與交流,台北:台灣社會學社:149-192。
潘依琳(1994)基層護理人員之工作特性、成就動機與工作投入、工作滿足、留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台北:台大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中正(1953)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蔣斌(1979)田野方法的特性與使用,思與言,第77卷2期,141-158。
蔡文輝等譯(1984)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蔡文輝(1985)台灣與美國社會問題,台北:東大圖書。
蔡文輝(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仕君(1988)從不同家庭生命周期探討已婚職業婦女之生活滿意度,台北: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忍嬌、陳皎眉(1994),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自我狀態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第5期,47-67。
盧孳豔(1989)人種誌研究法,榮總護理6(2):141-144。
蕭文玲(1998)上司支持與工作-家庭衝突相關之研究--以雙薪夫妻為例, 台中: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譯(1990)(Berger, Peter夫婦原著)現代化與家庭制度,台北:巨流。
賴瑞馨等(1995)婚姻面面觀,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賴碧華(1993)客家已婚婦女家庭角色與生活滿意之研究,台北:文化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玉芬(1994)整合質與量研究法再思,政治大學學報68期,1-16。
錢芷娟(1994)師範學院已婚婦女學生家庭-學生角色衝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淑芬(2002)西方社會變遷與軍事專業化的社會學探析,復興崗學報74期,215-256。
龍冠海(1966)社會學,台北:三民。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狀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之關係,台北: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勤總部留守業務署印製(1990),留守業務與官兵及眷屬,台北:聯勤總部
謝秀芬(1986)家庭與家庭服務,台北:五南。
謝秀芬(1995)台灣已婚婦女的問題與家庭福利政策,台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期,1-36。
謝秀芬(1996)從家庭觀點探討青少年問題的防治措施與福利,台北: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期,1-22。
謝秀芬(1997)已婚女性的生活困擾與家庭福利之因應,收錄於謝秀芬主編 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207-238。
謝秀芬、王麗容(1996)台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需求及其對策之研究II,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5-2412-H-031-004H3)。
謝坤鐘(1993)職業婦女婚姻角色衝突、婚姻適應與婚姻滿足之研究,台北:文化兒福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明容(1999)大學生科系選擇、休閒選擇及其重要性與生活滿意之相關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編(1996)兩性文化與社會,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桂珠(1986)客家老人的生活需求與滿意之研究,台北:文化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高橋(1994)社會變遷與家庭資源,社區發展季刊68期。
叢肇祥(1988)丈夫參與家事工作及其對夫妻雙方生活感受影響之研究--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海源(1991)台灣地區社會變遷第2期第2次家庭、教育與心理狀況調查,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瞿海源編(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簡春安(1991)國內婦女生活滿意度調查報告,當代社會工作學刊1期,87-99。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計質研究法,收錄於質化研究在社會工作界的應用,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期,13-32。
鍾鳳嬌(1989)母親就業、性別角色、事業觀、生活滿意度與國中生性別角色、生活適應之關係,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1982):生活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藍瑞霓(1998)國小教師工作滿意調查研究,屏東:屏東師院學報11期,55-80。
闕漢中(1997)家庭對青少年獨處經驗的影響,收錄於謝秀芬主編 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147-178。
魏章玲譯(1988)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
羅佳(1999)諮商與輔導165期
羅高文(1998)末期腎病學童母親於日常生活照顧病童的親職壓力及社會支持之探討,台北: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傳毅、王肇隆(2000)我國最佳之兵役制度與兵力結構,第三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9-60。
嚴敏秀(1996)文化中心員工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7)工作場所性別文化的形塑,性別與兩性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院。
蘇進棻(1991)國民中小學校長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彙(1999)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國中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中認知評估及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慧瑢(1988)護理長的角色期待與角色衝突的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饒新根(1997)國軍志願役基層軍官工作滿足因素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台北: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相關條例
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綱領
四大社會政策綱領
戰後社會安全初步設施綱領
現階段社會建設綱領
軍人保險條例
社會福利政策綱領
英文部份
Aaronson,N.(1988)Quality of Life:What is it?How should it be measured. Oncollogy,2(5)69-74.
Adams,D.L.(1969)Analysis of a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Journal of Gerontology,(24)470-474.
Ann Crossley(1991)The Army Wife Handbook--A Complete Social Guide.
Antonucci,T.C.(1985)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behavior, in Binstock and Shanas(eds.)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2nd.ed.)94-128. N.Y.:Van Nostrand Reinhold.
Backstrom,C.H.& Gerald D. Hursh(1981)(2nd ed.)Survey Research. N.Y.:Wiley.
Barnet,H.S.(1990)Divorce stress and adjustment model:control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Journal of Divorce,13(3)93-109.
Blood,R. & Wolfe,D.M.(1960)Husbands and Wives:The Dynamics of Married Living. 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Bardwick,J.M.(1971)Psychology of Women:A Study of Biocultural Conflict. N.Y.:Harper & Row Barry.
Bogdan, R, & Biklen, S.(198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 Introduction to Theory & Methods,4-30. Boston: Allyn & Bacon.
Booth,A.(1977)Wife’s employment and husbands and wives:a replication and refut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9(4)645-650.
Brief,A.P. & Aldag,R.J.(1976)Correlations of role indic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1)468-472.
Brovermen, I.K. (1972) Sex role stereotypes: A current appraisal.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8)63.
Brown,G.W.(1974)Meaning,measurement and stress of life event.In Dohrenwend B.S.Dohrenwend,B.P.(eds.)Stressful Life Events:Their Nature and Effects,313-332. N.Y.:John Wiley&Sons.
Burckhardt,C.S.(1985)The impact of arthritis on quality of life. Nursing Research,34(1)11-16.
Burger, Peter L.(1963)Invitation to Sociology: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N.Y.:Anchor Books.
Burke,R.J. & Weir,T.(1976)Relationship of wives employment status to husband,wife and pair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8)279-287.
Burnes,J.A.(1954)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7(1)39-58.
Campbell,A.(1976)Woman at home and at work. In McGuigan, D.(eds.)New Research on Women and Sex Roles. Ann Arbor, Michigan Center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Women.
Campbell,A.、Converse,P.E.& Rodgers,W.L.(1976)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Perceptions,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Russell Sage.
Carp,F.M. & Carp,A.(1983)Structural stability of well-being factors across age and gender, and development of scales of well-being unbiased for age and gender.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8(5)572-581.
Clifford L.B.(1988)Household work and family life satisfaction of black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50)743-748.
Cobb,S(1976)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38(5)300-314.
Cohen,S.&Hobermqn,H.M.(1983)Positiv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 as buffers of life change stres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3(2)99-125.
Cohen,S.&Wills,T.A.(1985)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98)310-351.
Coleman, M T.(1988) 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1)132-148.
Coleman,J.C.(1961)Current contradiction in absent theor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7(1)1-11.
Cooley, Charles Horton(1918)Social Proces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vernman, S.(1985) Explaining husbands''''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labor. Sociological Quarterly,(26)81-97.
Covernman, S., & Sheley, J.F.(1986) Change in men''''s housework and child care time, 1965-1975.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413-422.
Crouter, A.C.,Perry:Jenkins, M., Huston, T. L., & McHale S. M.(1987) Processes underlying gather involvement in dual-earner and single-earner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3)431-440.
Cuber, John & Peggy Haroff(1965) Sex and the Significant Americans. Baltimore : Penguin Books.
Dean,A.&Lin,N.(1977)The stress-buffer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65(6)403-417.
Dessler,G.(1980)Human Behavi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at Work,New Jersey:Englewood Cliffs.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Dickle,J.R.,Ludwig,T.E. and Blauw,D.(1979)Life satisfaction among institutionalized and noninstitutionalized older adults. Psychological Report,44(3)807-810.
Diener,E.,Emmons,R.A.,Larsen,R. & Griffin,S.(1985)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91-95.
Dumazedier,J.(1974)Sociology of Leisure. Amsterdam:Elsevier.
Edwards,J.N. & Klemmack,D.L.(1973)Corr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28)497-502.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97)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Washington,DC.
Ericksen, J.A., et al (1979) The Division of family ro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01-313.
Erickson, F.(1986)Qualitative methods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M.C. Wittrock(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130-157, N.Y.: Macmillan.
Farrell,D. & Rusbult,C.E.(1981)Exchange variable as predi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job commitment and turnover:The impact of reward,cost,alteratives and invest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28)120-126.
Ferrans,C.E. & Power,M.J.(1985)Quality of life index: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8(1)15-24.
Ferrans,C.C.(1990)Quality of Life:conceptual issues. Seminars in Oncology Nursing,(6)248-254.
Ferree,M.(1976)Working class jobs:Housework and paidwork as sources of satisfaction. Social Problems,(23)431-441.
Fischer,C.S.(1984)To Do Well Among Friends: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lanagan,J.C.(1978)A research approach to improving our quality of life. American Psychologist,33(2)138-147.
Fraser,B.J.(1986)Classroom Environment. London,England:Croom Helm.
Gallin, Ritz S(1982)The Impact of develop on women’s work and status:A case study from Taiwan, Working Paper No.9. Women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Garber & McNelis(1995)Military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 Press) Washington, DC.
Germain,C.B.(1979)Social work practice:People and environment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213-214,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laser, B. G. & Strauss, A. L.(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Aldine.
Glaser, B. G.(1978)Theoretical Sensitivity: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Mill Valley, CA:Sociology Press.
Glaser, B. G.(1992)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Mill Valley, CA:Sociology Press.
Glesne, C. & Peshkin, A.(1992)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An Introduction. NY: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Goode,W.J.(1964)The Family. N.Y.:Prentice-Hall Inc.
Goode,William J.(1960)A Theory of role stra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1)483-496.
Goodinson,S. & Singleton,J.(1989)Quality of life:A critical review of current concepts,measures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6)327-341.
Gottlieb,B.H.(1983)Social support as a focus or integrative research. Psychology,(38)278-287, Beverly Hills and London:Sage.
Gross,L.J. & Gaier, E.L.(1974)College major and career choice:A retest of Holland’s theo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5)209-213.
Gubrium, J. F. & Sanker, A.(1994)Qualitative Methods in Aging Research. CA:Sage.
Hackman,J.R.(1977)Work design. In Hackman J.R. & Suttle J.L. (eds.) Improving Life at Work. CA:Goodyear.
Hendershott,A.B.、Wright,S.P. & Henderson,D.(1992)Quality of life correlat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NASPA Journal, 30(1)11-19.
Herzberg,F.,Mausner,B & Synderman,B.(1959)The Motivation to Work.(2nd)N.Y.:Wiley.
Hoffman,L.W.(1974)Fear of success in males and females:1965 and 1967.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Psychology,(42)353-358.
Hoffman,M.L.(1975)Sex differences in moral internaliz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2)720-729.
Hoppock,R.(1935)Job Satisfaction. N.Y.:Harper & Row.
House,J.S.;Umberson,D.&Landis,K.R.(1988)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of social suppor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4)293-318.
Horley,J(1984)Life satisfaction, happiness and morale:Two problem with the use of subjective well being indicators. The Gerontologist,24(2)125-127.
Horner,M.S.(1972)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achievement-related conflicts in wom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8)157-176.
Hornquist,J.O.(1982)The Concept quality of Life. Scandinavia Journal of Social Medicine,(10)57-61.
House,j.(1981)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M.A.:Addison Wesley.
Ingersoll,B.N.(1982)Gender Difference in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Retire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Jackson, P.W.(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Jocobson,David E.(1986)Types and timing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27)250-264.
Jones,L.(1985)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in Hanson and Bozett(eds.)Dimensions of Fatherhood,92-114, Sage Publications.
Jordan,B.,Marcus R. & Simom,J.(1994)Putting the Family First:Identities, Decisions, Citizenship. London:UCL Press.
Jorgensen, D.L.(1984)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Newbury Pary. C.A: Sage.
Kahn,R.L.,Wolfe,D.M.,Quinn,R.P.,Snoek,J.D.& Rosenthal,R.A.(1964)Organizational Stress: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Wiley.
Kallerberg,E.(1977)Work value and job rewards: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2)124-143.
Katz,D. & Kahn,R.(1979)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John Willy.
Keith,P.M.(1981)Sex role attitude, family plans, and career orientation:Implication for counseling.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29(3)244-252.
Kleinpell,R.M.(1991)Concept 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Dimensions of Critical Care Nuring,10(4)223-229.
Kirk, J. & Miler, M.(1986) Reliability &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15-82, Beverly Hill: Sage Publishing.
Kohr,R.L.(1974)Likert Attitude Scale Analysis. University Park: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Kuhn,T.(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manna, Mary Ann & Agnes Riedmann (1981) Marriages & Families, Belmont, C.A. : Wadsworth.
Larson,R.(1978)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ell being of older Americans. Journal of Gerontology,33(1)109-125.
Lauer,Robert H.& Warren H. Handel(1977)Social Psychology. Boston:Houghton Mifflins Company.
Lawton,M.P.(1994)Personality and affective correlated of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by old peopl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6(2)138-157.
Levinson. D. (1988) Family violence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V. B. V. Hasselt,et al (Eds.) Handbook of Family Violence, 435-455. New York:Plenum Press.
Lewis,R.A.(1986)Introduction:what men get out of marriage and parenthood in Lewis and Salt(eds.)Men in Families,11-25 ,Sage Publication.
Liang,J.(1980)Sex differencea i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lderly. Journal of Gerontology,(1)109-114.
Lofland, J. & Lyn H. Lofland(1984)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 Analysis. Belmont, C.A.: Wadsworth.
Lydia Sloan Cline(1992)Today''''s Military Wife.
McCormic,E.J. & Tiffin,J.(1974)Industrial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 Co. Inc.
McDowell,I & Newell,C.(1987)Quality of life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McDowell,I & Newell,C.(eds.)Measuring Health:A guide to Rating Scales and Questionaires,204-223 .N.Y.:Oxford U. Press.
McIntyre,E.L.G.(1988)Social networks:Potential for practice, Social Work,31(6)421-426.
McRoy,Ruth G.(1995)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Washington, DC:NASW Press.
Mead, G.H.(1934)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ir,E.I.、Keinen,G. & Segal,Z.(1986)Group importance as a mediator between personality environment congruence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8)60-69.
Meir,E.I.(1989)Integrative elaboration of the congruence theo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335)219-230.
Miller, W. L. & Crabtree, B.F.(1992)Primary care research: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Crabtree & Miller(eds.)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3-28.CA:Sage.
Mitchell,J.C.(1969)Social Networks and Urban Situations. Manches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orris,J.H. & Sherman,J.D.(1981)General ability of an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4(3)512-516.
Neugqrten,B.L.,Havinghurst,R.L. & Tobin,S.S(1961) 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16)134-143.
Nisbet,Robert A.(1970)The Social Bond:An 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 of Society. N.Y.Alfred A. Knopf Inc.
Noelker,L.S. & Harel,Z.(1983)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theories in explaining the aged’s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 Interdisciplinary Topics in Gerontology,17(8).
Nye,F. Ivan(1976)Role Constructs:Measurement, Role Structure and Analysis of the Family. N.Y.:Sage Publications Inc.
Okun,M.A.、Kardash,C.A. & Janiga,J.M.(1986)Age difference in college values and perceived quality of college lif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12(5)409-416.
Oleson,M.(1990)Subjectively perceive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2(3)187-190.
Paap(1991)Caring for Military Family--Facing Separation, War and Homecoming.
Palmore,E. & Luikart,C.(1972)Health and social factors related to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3)68-80.
Parsons, Talectt(1966)Societies, Evolutionary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ngewood Cliffs. N.J.:Prenice-Han.
Patton,Michael Quinn(1990)(2nd ed.)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Sage.
Polto, J.A & Gretel H. Pelto (1973)Ethnography: The fieldwork enterprise in John J. Honigman (ed.), Handbook of Social & Cultural Anthropology, Rand McNally & Company, Chicgo.
Poole,E.D. & Robbert M.R.(1979)Parental support, delinquency:A test of interaction effects,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Price,J.L.(1972)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measurement. Lexington,Mass:D.C. Health & Company.
Quinn,R.F.(1985)The relationship of commitment on the part of lay catholic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selected principals personal variabl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6.
Robbins,S.P.(1996)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and Application(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obert,L.W. & Clifton,R.A.(1991)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1)17-21.
Ross,M.(1983)Dividing work,sharing work and in between marriage patterns and depress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82-89.
Rubin,Allen & Earl Babbie(1997)Research Method for Social Work(3rd ed.)Cole Publishing Company.
Ruth Jolly(1992)Military Man Family Man--Crown Property.
Sarason,Irwin G.,Sarason,Barbara R.(1980)Abnormal Psychology : The Problem of Maladaptive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Sarbin,T.R.(1968)Role in international family,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by Sills,D.L. New York:Macmillan and the Free Press Vol.13.
Sauer,W.(1977)Morale of the urbanized:A regression and analysis by race, Journal of Gerontology,(32)600-608.
Schaefer,C.,Coyne,J.C. & Lazarus,R.S.(1981)The health related function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Behavior Medicine,(4)381-406.
Schatzman, L.(1991)Dimensional Analysis:Notes on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grounding of the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R.Maines(ed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Process. NY:Water de Gruyter, Inc.
Schwab,R.L.(1980)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le conflict, role ambiguity, personal variable sand perceived burnout among teacher. Doctorial Dissertation,283.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Schwartz,W.(1971)On the use of groups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William Schwartz and Serapio R. Zalba(eds.)The Practice of Group Work,3-24.
Seaberg,J.R.(1990)Family policy revisited: Are we there yet? Social Work,35(6)548-554.
Seashore,S.E. &Taber,T.D.(1975)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their characters.Management of Behavior Scientists,(18)333-368.
Seidman,S.M.(1990)Working family role conflict and marital adjustment in dual-career coupl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vol.50(7)1950.
Shelton, B.A.(1990)The 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 task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1(2)115-135.
Shickman,S, & Cooper,E.(1984)Life satisfaction and sex role concept. Sex Roles,11(3-4)227-240.
Smelser,Neil J.(1984)Sociology.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Smith, J.(1983)Quantitative versus qualitative: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issu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2(3)12-13.
Smith, P.C.,Kendall,L.M. & Hulin, C.L.(1969)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Roud Mcually.
Spradley,J.& McCurdy,D.W(1988)The Culture Experience, Ethnography in Complex Society,4-5.Chicago: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Spradley, J.(1977)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Y.: Hold, Rinecart & Winston.
Spreitzer,E.,Snyder,E. & Larson,D.(1974)The Relative effects of health income on Life satisf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10(3)283-288.
Stafford,R. et al.(1977)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cohabiting and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May)43-56.
Stern, P. N.(1980)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Its uses and processes. Image,12(1)20-23.
Stones,M.J. & Kozma,A(1980)Issues relating to the usage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constructs employed by gerontologi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11)269-281.
Strauss, A. & Cobin, J.(1990)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Sage.
Strauss, A. & Corbin, J.(1994)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A discovery. In N.K. Denzin, & Y. 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Strauss, A.(1987)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urtz,S.A.(1971)Age differences in college student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2)220-222.
Super,D.E.(1980)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6)282-298.
Tavris, Carol & Carole Wade (1984) The Longest War : Sex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2nd ed.).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Taylor, S.J. & Bogdan, R.(1984)The Man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 An Ethnography. I.L.: Waveland Press.
Thoits,P.J.(1982)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3)145-159.
Tutty, Leslie M., Rothery,Michael A., & Grinnel,Jr., R.M.(1996)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MA:Allen & Bacon.
Van Dusen,R.& Sheldon,E.(1976)The Changing status of American woman:A Life cycle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ist,31(2)106-116.
Wang, Su-ing(1989)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on the Child Care Arrangements for Prescholors Made by Urban & Rural Taiwanese Mothers.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Weiss,R.S.(1974)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Rubin,Z.(eds.)Doing Undo Others,17-26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Wellman, B.(1981)Applying network analysis to the study of support In Gottlieb,B.H.(eds.)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171-200, Sage Studies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4. Beverly Hills and London:Sage.
Wellman, B.(eds.)(1988)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rnimont,P.F.(1972)A system view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6(2)173-176.
White,L.C.(1972)Maternal employment and anxiety over mother role. Journal of Sociology, (Spr.)61-79.
Wolcott. H.F(1984)The Man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 The Search for Meanings,7-9. N.Y.: John Wiley & Sons.
Ybarra,L.(1982)When wives work:The impact of the Chicago fami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Feb.)169-178.
Znaniecki, F.(1968) The Method of Sociology. Octagon Book, Inc. N.Y.
網路資料:
Army Family Team(1999)Impact of the Mission and Family Life
http://www.gordon.army.mil
Military Family Resource Center(1999)Military Family Staying in Step in the 1990s http://www.mfrc.calib.m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