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孫中山革命與東亞客家之關聯 detail

:::

孫中山革命與東亞客家之關聯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675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孫中山革命與東亞客家之關聯

題名(英)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un Yat-sen's Revolution and the Hakkas in East Asia

作者
黃玫瑄
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

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類別

博士(Doctor)

出版年(西元)

2021

畢業年度(民國)

109

頁次

179

語言

中文

關鍵詞
孫中山革命東亞華人社會客家人菁英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重要性…………………………................…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2
第三節 研究途徑、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32
第四節 論文結構重點說明……………………………………………….….36
第二章 孫中山革命與會黨、客家之關聯……………………………37
第一節 孫中山推動中國革命發動革命起義………………..………………37
第二節 天地會、客家與孫中山革命有關聯…………………...…………...43
第三節 興中會時期孫中山與天地會、客家之關聯………….…………….48
第四節 中國同盟會時期孫中山與天地會、客家之關聯…….................….54
第五節 小結……………………………………………………………..……62
第三章 孫中山革命與日本越南之客家關聯……….…………….…65
第一節 孫中山革命與日本之客家關聯………………….……………….....65
第二節 孫中山與在日本的客家菁英……………………………..............…73
第三節 孫中山革命與越南之客家關聯………………………...……….…..81
第四節 孫中山革命與越南政治領袖之客家關聯…………………..……....88
第五節 孫中山、客家與越南之關係………………………………………..92
第六節 小結……………………………………………………...…………...93
第四章 孫中山革命與新馬之客家關聯………….…………….……97
第一節 客家人與南洋華僑…………………………………...……………...99
第二節 中國同盟會在新馬鼓吹中國革命…………………...…………….105
第三節 與孫中山革命有關的新馬客家菁英…………………...………….107
第四節 新馬客家菁英扮演關鍵性角色………………………...………….115
第五節 小結……………………………………………………....................116
第五章 孫中山革命與臺灣之客家關聯………….………………...119
第一節 近代臺灣的客家菁英之抗日運動…………………………...…….120
第二節 孫中山革命與丘逢甲、羅福星之客家關聯………..……………...122
第三節 孫中山與當代臺灣客家發展之關係…………..……......................132
第四節 從社會科學觀點解析「當代臺灣客家運動」………....................149
第五節 小結…………………….……………………..……….....................151
第六章 結 論………………………………………………………153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與創見…………………………...……...…………..153
第二節 研究檢討與研究限制……………………...…………….................160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63
參考文獻………………………………………………………………165

參考文獻

壹、中文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編)(1996)。《孫中山: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30週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尢嘉博(編)(1987)。《尢列集》。香港:尢嘉博。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1974)。《十次起義史料》(革命文獻第67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中央文物經銷。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1994)。《國父年譜》增訂本,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學術資料庫。https://sunology.yatsen.gov.tw/cgi-bin/gs32/s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618367924346
仇智源、胡波(1994)。〈孫中山與南洋華僑(1900-1911)〉,廣東省孫中山研究會(編),《「孫中山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222-240。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王保鍵(2019)。《客家發展之基本法制建構》。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遠流。
王賡武(1986)。《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
王賡武(2009)。〈越洋尋求空間:中國的移民〉,李元瑾等(主編),《華人研究國際學報》,1:1-4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等。
世界出版社(2003)。《越南全景》。河內:世界出版社。
丘鑄昌(2004)。《丘逢甲交往錄》。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田苹、邢照華(2011)。《同盟會與辛亥廣州「三二九」起義》。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何來美(2017)。《臺灣客家政治風雲錄》。臺北:聯經。
何來美(2020)。《客家源流與文化信仰》。桃園:華夏書坊。
何俊元(2011)。〈洪門長房青蓮堂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發展〉,《2011洪門學與洪門天地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55。臺北: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臺灣洪門天地會青蓮堂。
吳相湘(1982)。《孫逸仙先生傳》。臺北:遠東圖書。
吳福文、張樹廷(2009)。〈海西《意見》對客家的積極影響〉,《客家縱橫》,4(總60):26-30。
吳靜宜(2010)。《越南華人遷移史與客家話的使用:以胡志明市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亞力(1979)。《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
呂亞力(2008)。《政治學:從權力角度之政治剖析》。臺北:臺灣東華。
呂亞力(2011)。《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宋哲美(1966)。《馬來西亞華人史》。香港:東南亞研究所。
李小燕(2007)。〈新加坡客家移民史與移民經驗〉,黃賢強(主編),《新加坡客家》,頁11-2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李酉潭(2020)。〈巨大的恐龍會不會崩毀於看不見的病毒?中共極權專制與病毒擴散的分析〉,《新世紀智庫論壇》,89:35-45。
李酉潭(2021)。〈臺灣民主化與憲法變遷〉,《新世紀智庫論壇》,94-95合輯:70-78。
李長莉等(編)(2018)。《何天炯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李恩涵(2003)。《東南亞華人史》。臺北:五南。
李 菁(胡鴻仁)(1987)。〈為陳國祥、李永得喝彩:兼談可愛的客家特質〉,《客家風雲雜誌》(月刊),1:14-16。臺北:客家風雲雜誌社。
杜南發(2011)。〈孫中山到底來新幾次?〉,《百年辛亥 南洋回眸》,頁10-17。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
周 棉(1999)。《中國留學生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周陽山(2020)。〈國家結構與政府體制:孫中山丶胡佛與福山觀點的比較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政治學》,1(總5):95-114。
房學嘉(1994)。《客家源流探奧》。廣州:廣東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房學嘉、李大超(編著)(1991)。《謝逸橋 謝良牧與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於梅舫、陳欣著,桑兵(主編),關曉紅、吳義雄(副主編)(2017)。《孫中山史事編年》第一卷(1866.11-1905.12)。北京:中華書局。
林家有(2001)。〈關於翠亨孫氏是否為客家人的問題〉,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編),《孫中山的家世:資料與研究》,頁579-595。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邱榮舉(1987)。《孫中山憲政思想之研究—析論其對中央政制之設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榮舉(2016)。〈丘逢甲與臺灣客家〉,邱榮舉(總編輯),《2015桃園市乙未‧客家紀念活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35-542。桃園: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邱榮舉(2017)。〈中壢事件與臺灣民主發展〉,「中壢事件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桃園市政府文化局,11月19日。
邱榮舉(2019a)。〈臺灣客家運動的引爆:臺灣客家族群面臨嚴重危機〉,《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半月刊),第325期,5月15日。
邱榮舉(2019b)。〈臺灣客家運動的啟動:1987創辦《客家風雲雜誌》團結客家力量〉,《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半月刊),第329期,7月15日。
邱榮舉(2019c)。〈臺灣客家運動的戰鬥:1988籌組戰鬥團隊發動「還我母語運動」〉,《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半月刊),第331期,8月15日。
邱榮舉(2019d)。〈臺灣客家運動的標誌:「還我母語運動」啟動「臺灣母語運動」〉,《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半月刊),第339期,12月15日。
邱榮舉、王保鍵(2012)。《臺灣客家運動-客家基本法》。臺北:五南。
邱榮舉、王保鍵、黃玫瑄(2017)。〈臺灣客家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以制度安排為中心〉,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研究》,10(1):1-32。
邱榮舉、黃玫瑄(2010a)。〈論孫中山與東南亞客家華僑:以馬來西亞檳城為探討中心〉,曾一士(總編輯),《南洋華僑與孫中山革命》,頁33-52。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邱榮舉、黃玫瑄(2010b)。〈論孫中山與客家〉,《粵東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45。中國廣東河源: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會、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
邱榮舉、黃玫瑄等(2011)。〈客家人與辛亥革命〉,廖建裕(主編),《再讀孫中山、南洋與辛亥革命》,頁151-185。新加坡:華裔館、東南亞研究院。
邱榮舉、黃玫瑄(2012a)。〈論孫中山革命與天地會、客家之關聯〉,《孫中山與辛亥革命》,頁683-69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邱榮舉、黃玫瑄(2012b)。〈論南洋天地會、客家與孫中山革命〉,黃賢強等(主編),《辛亥革命∕孫中山和革命志士:歷史、記憶與反思》,頁211-232。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
邱榮舉(主持)、黃玫瑄(共同主持)(2013)。〈國際客家研究:印尼客家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委會。
邱榮舉、黃玫瑄、沈玉燕(2016)。〈乙未戰爭、客家與臺灣政治史〉,邱榮舉(總編輯),《2015桃園市乙未‧客家紀念活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14。桃園: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邱榮舉、黃玫瑄、謝欣如(2012)。〈論丘逢甲與近代中國:兼論丘念台與逢甲大學〉,《傳承:紀念丘逢甲逝世10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9-56。臺中:逢甲大學。
邱榮舉、謝欣如(2009)。〈論臺灣客家人的社會與政治發展〉,《臺灣客家研究:政治與歷史》,頁89-131。臺北:南天。
邱榮舉、謝欣如(2009)。《臺灣憲法與政治研究》。臺北:翰蘆。
邱榮舉、謝欣如、黃玫瑄(2011)。〈論孫中山之憲法論與國家發展〉,國立國父紀念館(編),《建國百年:孫中山思想與國家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頁101-126。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邱權政(編)(2001)。《客家與近代中國》。臺北:武陵。
姜義華(2006)。〈孫中山的革命思想與同盟會〉,廖建裕(主編),《再讀同盟會、孫中山與東南亞華人》,頁23-47。新加坡:華裔館。
客家風雲雜誌社編輯部(1987)。〈封面〉,《客家風雲雜誌》(月刊),1:封面。臺北:客家風雲雜誌社。
客家風雲雜誌社編輯部(1987)。〈發刊詞:確立客家人的新價值〉,《客家風雲雜誌》(月刊),1:1。臺北:客家風雲雜誌社。
客家風雲雜誌社編輯部(1988)。〈封面〉,《客家風雲雜誌》(月刊),13:封面。臺北:客家風雲雜誌社。
客家風雲雜誌社編輯部(陳文和總編輯)(1987)。〈硬頸子弟 歷史新頁: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口述大陸行〉,《客家風雲雜誌》(月刊),1:6-13。臺北:客家風雲雜誌社。
施正鋒(2004)。《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臺北:翰蘆。
施正鋒(2007)。〈客家研究的思考〉,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頁3-20。臺北:智勝文化。
施正鋒(2010)。《臺灣族群政策》。臺北:翰蘆。
段雲章(編著)(2011)。《孫文與日本史事編年》(增訂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胡 佛(1975)。〈民初政黨政治與國民黨:政治現代化的一項討論〉。國科會獎助報告(未出版)。
范振乾(2002)。〈第四章 臺灣客家運動初探〉,徐正光等,《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頁186-270。南投:臺灣文獻館。
徐正光(編)(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栗國成(2021)。《廿世紀中國政治史論集》。臺北:翰蘆圖書。
桑 兵(1994)。〈試論孫中山的國際觀與亞洲觀〉,廣東省孫中山研究會(編),《「孫中山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40-59。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高崇雲、高欣(2010)。〈孫中山與星馬僑社〉,《孫中山與海外華人論文集》,頁45-60。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89)。《國父全集》,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學術資料庫。https://sunology.yatsen.gov.tw/cgi-bin/gs32/s1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618368084032
張 磊等(主編)(1997)。《孫中山與宋慶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張少寬(2004)。《孫中山與庇能會議》。馬來西亞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
張玉法(1975)。《清季的革命團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玉法(1993)。《辛亥革命史論》。臺北:三民。
張守真(2005)。〈乙未之役南臺灣的抗日〉,《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頁6_1-28。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臺灣客家研究學會承辦。
張希哲(1997)。〈關於「廣州三二九起義」及「黃花岡烈士」的幾點考訂〉,張希哲、陳三井(主編),《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頁203-210。臺北:國史館。
張家鳳(2010)。《中山先生與國際人士(上)》。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張維安(編)(2013)。《東南亞客家及其周邊》。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遠流。
張維安(計畫主持)(2015a)。《東瀛客蹤:日本客家研究初探》。苗栗:客委會客發中心。
張維安(2015b)。《思索臺灣客家研究》。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遠流。
張維安、河合洋尚、何金樑(編著)(2018)。《博物館與客家研究》。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張曉威(2005)。《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之角色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景峰(2008)。〈風雲1987:客家風雲雜誌創刊的時代背景和藍圖〉,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335-345。新竹: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莊吉發(1999)。《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
莊吉發(2011)。〈異姓結拜與會黨的發展〉,《2011洪門學與洪門天地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7。臺北: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臺灣洪門天地會青蓮堂發展協會等。
莊英章、黃宣衛(2018)。《客家移民與在地發展》。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莊英章、簡美玲(主編)(2010)。《客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
許介鱗(2005)。〈臺灣殖民統治者援助中國革命的意圖-從廈門事件與惠州舉兵論起〉,《孫中山與日本殖民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3-180。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許繼峰(1981)。《鄒魯與中國革命》。臺北:正中。
郭定五(1988)。〈客家精神和客家人未來走向〉,第九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專題演講,《客家風雲雜誌》(月刊),14:28-31。臺北:客家風雲雜誌社。
陳波生(2003)。《新加坡早期的客幫會館》,應和會館181周年會慶暨大廈重建落成紀念特刊。新加坡:新加坡應和會館。
陳夏紅(選編)(2011)。《辛亥革命實績史料匯編》,組織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陳國祥(2011)。《硬耿領導:客家籍政治領袖的志節與功過》。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陳運棟(1988)。《客家人》,六版。臺北:東門。
陳樹強(1986)。〈辛亥革命時期南洋華人支援起義經費之研究〉,《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頁238-266。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硏究中心。
陳鴻瑜(2009)。《越南近現代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鵬仁(1988)。《國父在日本》。臺北:臺灣商務。
麥留芳(1985)。《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臺北:正中。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彭懷恩(1986)。《中華民國的政治菁英:行政院會議成員的分析(1950-198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蘭淑(2018)。〈歷史洪流下的公民:客家運動30年〉。臺灣光華雜誌,2018年9月。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tw/Articles/Details?Guid=d3796858-acd8-4428-ad55-3b218ad0fc4f。2018/10/30檢索。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編)(1965)。《日本華僑志》。臺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覃怡輝(1981)。《羅福星抗日革命事件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馮自由(1969)。《革命逸史》,第一集。臺北:臺灣商務。
馮自由(2011)。《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臺北:世界。
馮飛勇(2005)。〈馮子材根在博白〉,王建周(主編),《廣西客家研究綜論》,頁319-323。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黃 錚(1994)。〈孫中山與越南〉,廣東省孫中山研究會(編),《孫中山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179-196。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黃子堯(2006)。《臺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北新莊: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黃玉釗(主編)(1989)。《梅州人物傳》。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梅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黃志平、丘晨波(主編)(2001)。《丘逢甲集》。長沙:岳麓書社。
黃玫瑄(2010)。〈論孫中山與南洋檳榔嶼客家華橋〉,《國家發展研究》,10(1):159-188。
黃玫瑄(2016)。〈孫中山的十次革命〉,《孫中山的革命之路》(僑務專題選粹叢書6),頁38-39。臺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黃玫瑄(2017)。〈孫中山與臺灣海峽兩岸民主共和〉,潘朝陽(主編),《儒家道統與民主共和》(漢學研究叢書5),頁91-105。臺北:臺灣師大出版中心。
黃玫瑄(2020)。〈孫中山思想對當代臺灣客家運動之啟發〉,《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56:17-19。
黃宣衛(2017)。〈親屬、區域與客家研究:從Myron Cohen《家的合與分》(1976)一書談起〉,《民族學界》,39:213-236。
黃宣衛、張翰璧(2018)。〈客家、巴色差會與太平天國之展示研究〉,張維安、何金樑(編),《博物館與客家研究》,頁297-302。苗栗:客委會客發中心。
黃建淳(1988)。《新加坡華僑會黨對辛亥革命影響之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
黃建淳(1993)。《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 投資 封爵為例》。臺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黃菊芳(2019)。〈臺灣客家運動个戰將:邱榮舉教授專訪〉,《過去恁多年做毋得講个事情(過去許多年無法說的事情):講還我母語運動》,頁24-77。桃園: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黃福鑾(1954)。《華僑與中國革命》。香港:亞洲出版社。
黃賢強(2002)。〈客籍領事與檳城華人社會〉,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頁213-227。香港:三聯書店。
黃賢強(2008)。《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賢強(2010)。〈南洋革命運動模式與特色:以新加坡和檳城的革命會社為例〉,曾一士(總編輯),《南洋華僑與孫中山革命》,頁109-119。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黃賢強(主編)(2007)。《新加坡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黃賢強(2012)。〈孫中山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孫中山和革命志士:歷史、記憶與反思》,頁39-55。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
黃遵憲(1968)〔1887〕。《日本國志》。臺北:文海。
鄒 魯(1953)。《廣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臺北:帕米爾。
鄒 魯(1965)。《中國國民黨史稿》,臺一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鄒 魯(1976)。《鄒魯全集》。臺北:三民書局。
赫治清、吳兆清(1996)。《中國幫會史》。臺北:文津。
趙慶雲(2012)。〈論宋慶齡對孫中山事業與思想的闡述〉,「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父紀念館。
劉世昌(1986)。〈中山先生與南洋〉,《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頁47-6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硏究中心。
劉阿榮(2010)。〈南洋華僑在孫中山革命中的角色〉,曾一士(總編輯),《南洋華僑與孫中山革命》,頁1-20。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劉偉森(主編)(2004)。《全美黨史:中國國民黨歷程與美國黨務百年發展史》,上中下三冊。臺北:中國國民黨駐美國總支部、海宇文化。
劉望齡(編著)(1981)。《辛亥革命大事錄》。上海:知識出版社。
劉嘉薇(2019)。《客家選舉政治:影響客家族群投票抉擇因素的分析》。臺北:五南。
劉碧蓉(2011)。〈論平山周的《支那革命黨及秘密結社》〉,《2011洪門學與洪門天地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7-73。臺北: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臺灣洪門天地會青蓮堂。
劉碧蓉(2011)。《孫文與臺灣:歷史形象的詮釋》。臺北:文英堂。
蔣永敬(2010)。《孫中山與胡志明》。臺北:臺灣商務。
蔣永敬(編)(1977)。《華僑開國革命史料》。臺北:正中書局。
鄭海麟(2006)。《黃遵憲傳》。北京:中華書局。
蕭新煌(2016)。〈臺灣與東南亞客家意識的浮現〉,邱榮舉(總編輯),《2015桃園市乙未‧客家紀念活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46。桃園: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蕭新煌(2017)。〈臺灣與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延續、斷裂、重組與創新〉,蕭新煌(編),《臺灣與東南亞客家認同的比較:延續、斷裂、重組與創新》,頁13-40。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遠流。
蕭新煌(2018a)。〈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移轉〉,《全球客家研究》,10:1-26。
蕭新煌(2018b)。〈臺灣與東南亞客家認同的論述與比較〉,黃賢強(編),《會館、社群與網絡:客家文化學術論集》,頁261-278。新加坡: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
蕭新煌、林開忠、張維安(2007)。〈東南亞客家篇〉,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563-581。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蕭新煌、張維安、范振乾、林開忠、李美賢、張翰璧(2005)。〈東南亞的客家會館:歷史與功能的探討〉,《亞太研究論壇》,28:185-219。
賴紹祥、房學嘉(編著)(1992)。《客籍志士與辛亥革命》。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薛雲峰(2008)。《快讀臺灣客家》。臺北:南天。
謝明蓉(執行主編)(2009)。《靜水流深:東南亞廿客家良材》。臺北市:客委會。
謝欣如(2009)。《客家政治菁英與臺灣憲政發展(1945-200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硏究所,博士論文。
謝福健(1988)。〈國父與鍾木賢〉,《客家風雲雜誌》,8:37-39。
謝福健(編著)(1983)。《國父家世源流彙述》。臺北:獅谷。
鍾文典(2005)。《廣西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鍾正君(1983)。〈孫中山先生家世辯爭平議〉,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編)(2001),《孫中山的家世:資料與研究》,頁376-385。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魏 源(編纂)(1967)〔1841〕。《海國圖志》(一)。臺北:成文出版社。
羅秋昭(1985)。《大湖英烈:羅福星傳》,二版。臺北:近代中國。
羅香林(1933)。《客家研究導論》。興寧:希山書藏。
羅香林(1989)。《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羅肇錦(2008)。〈以「祭國父文」反襯中山先生與客家運動的破與立〉,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頁11-34。新竹: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嚴修鴻(2007)。〈新加坡的客家話〉,黃賢強(主編),《新加坡客家》,頁239-302。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饒任坤(2005)。〈劉永福〉,王建周(主編),《廣西客家研究綜論》,頁314-318。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顧 朋(2008)。〈孫中山在中國革命運動中與客家之關係〉,「2008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11月30日。
李明歡(譯),〔美〕孔飛力(原著)(2016)。《他者中的華人:中國近現代移民史》。南京:江蘇人民。
李恩涵(譯),顏清湟(著)(1982)。《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聯經。
苗延威(譯),Donatella della Porta, Mario Diani(原著)(2002)。《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巨流。
郭 基(譯),查默斯・詹隼(原著)(1993)。《革命: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文化。
陳鵬仁(譯),〔日〕宮崎滔天(原著)(1985)。《論中國革命與先烈》。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陳耀宗(譯),邱思妮(著)(2010)。《孫中山在檳榔嶼》。馬來西亞:Areca Books.
黃德福(主譯)、李酉潭、陳志瑋(譯),Georg Sorensen(原著)(1998)。《民主與民主化》。臺北:韋伯文化。
楊愼之(譯),薛君度(著)(1980)。《黃興與中國革命》。香港:三聯。
羅 鑫(譯),〔日〕飯島典子(原著)(2015)。《近代客家社會的形成:在「他稱」與「自稱」之間》。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貳、外文
一、日文
矢吹晋、藤野彰 2010 『客家と中国革命』 東京:東方書店。
松本武彥 1993 「日本華僑と孫文の革命運動(1895-1912年)」 『孫文とアジア』 頁186-195 東京:汲古書院。
河合洋尚・張維安(編) 2020 『客家エスニシティとグローバル現象』(《客家族群與全球現象》) 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館SER。
陳德仁・安井三吉 1985 『孫文と神戶』 日本神戶:神戶新聞出版センタ─。
黃玫瑄、邱榮舉 2014 「客家、孫中山と日本について」 日本孫文研究會(編集) 『孫文研究』第53号 頁31-44 日本:孫文研究會。

二、西文
Dahl, Robert A.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Fukuyama, Francis (2014). 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 New York: Farrar, Stuaus and Giroux.
Murray, Douglas P. (1964). “Chinese Education in South-East Aisa.” The China Quarterly, No.20 (Oct-Dec): 67-75.
Rankin, Mary Backus (1971).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 1902-191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hoads, Edward J. M. (1975). China’s Republican Revolution: The Case of Kwangtung, 1895-191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iffrin, Harold Z. (1968).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right, Mary C., ed. (1968).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Yal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