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孫文革命建國思想闡微 detail

:::

孫文革命建國思想闡微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91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館藏登錄號

049140

題名

孫文革命建國思想闡微

作者
莊政
學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

三民主義研究所

學位類別

博士(Doctor)

出版年(西元)

1997

畢業年度(民國)

民國085年

頁次

434

語言

中文

目次

簡目
第一章 導言-----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相關之研究-----8
  第三節 本文重點-----17
  第四節 研究的方法-----25
  第五節 預期之研究效果-----27

第二章 革命思想之形成-----31
  第一節 家世-----31
  第二節 歷史淵源-----36
  第三節 地理環境-----42
  第四節 政治背景-----49
  第五節 帝國主義勢力入侵-----64
  第六節 歐美教育與宗教-----69
  第七節 融貫西方學術思想-----79

第三章 早期革命思想-----85
  第一節 從企望改革到矢志革命-----85
  第二節 興中會初創時革命理念-----89
  第三節 三民主義體系的形成-----92
  第四節 同盟會時期的革命思想-----97
  第五節 建立民國的政治主張-----101
  第六節 工業與社會革命並舉-----105
  第七節 對外政策-----109

第四章 民初建國理念的演變-----121
  第一節 開國的政治規畫-----121
  第二節 人民權益的維護-----128
  第三節 民族獨立與國際地位平等-----140
  第四節 政治理念的發展-----148
  第五節 提倡國家社會主義-----157
  第六節 革命民權-----164
  第七節 地方自治-----169

第五章 革命建國思想的新動力-----177
  第一節 護法與孫文學說-----177
  第二節 五四運動與再舉革命-----188
  第三節 實業計畫-----194
  第四節 中國國民黨改組-----201

第六章 晚年的革命建國思想(上)-----209
  第一節 民族主義的新詮釋-----209
  第二節 政治的新理念-----224
  第三節 經濟思想-----239
  第四節 外交政策-----258

第七章 晚年革命建國思想(下)-----281
  第五節 建國大綱-----281
  第六節 聯俄容共-----293
  第七節 民生史觀的形成-----308
  第八節 民生史觀闡述-----316

第八章 結論-----343
  第一節 民族思想與國民道德的重整-----343
  第二節 民權思想與現代化政治的結合-----347
  第三節 民生思想與福利國家的歸趨-----352
  第四節 孫文主義與台灣經驗教訓-----358

徵引及參考書目-----363
  一、中文部分-----363
  二、英文部分-----408

細目
第一章 導言-----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意識形態與孫學-----1
    二、三民主義與人生三境界-----3
    三、主義的原則性與政策性-----5
  第二節 相關之研究-----8
    一、早期相關之研究-----8
    二、台灣學界相關之研究-----9
    三、大陸學界相關之研究-----11
    四、孫文研究仍待補強-----15
  第三節 本文重點-----17
    一、家世辨正-----17
    二、家境影響-----17
    三、時代背景-----18
    四、教育背景-----18
    五、研究西學-----19
    六、早期思想的演變-----19
    七、倫敦蒙難的影響-----19
    八、維護人民權益-----19
    九、獨創革命民權-----20
    一0、著述孫文學說-----20
    一一、評價五四運動-----20
    一二、研發實業計畫-----21
    一三、濟弱扶傾的民族觀-----21
    一四、恢復民族地位-----21
    一五、晚年政治理念-----22
    一六、晚年經濟思想-----23
    一七、外交策略-----23
    一八、擘畫建國大綱-----24
    一九、決策聯俄容共-----24
    二0、創建民生史觀-----24
  第四節 研究的方法-----25
  第五節 預期之研究效果-----27

第二章 革命思想之形成-----31
  第一節 家世-----31
    一、生為貧困之農家子-----31
    二、家庭環境的影響-----34
  第二節 歷史淵源-----36
    一、香山縣與洪門-----36
    二、太平天國革命的影響-----40
  第三節 地理環境-----42
    一、翠亨村與金星港-----42
    二、澳門與香港-----45
    三、買辦鄉與留學先驅-----47
  第四節 政治背景-----49
    一、五次對外戰敗-----50
    二、貪污橫暴的吏治-----52
    三、驕奢淫佚的清廷-----54
    四、愚民政策與武備廢弛-----56
    五、土地兼併 民生凋敝-----61
  第五節 帝國主義勢力入侵-----64
    一、列強侵華割地賠款-----64
    二、俄英為中國大患-----66
  第六節 歐美教育與宗教-----69
    一、檀香山的留學生涯-----70
    二、宗教與信仰-----73
    三、西醫教育的體驗-----75
    四、研習社會科學-----77
  第七節 融貫西方學術思想-----79
    一、《進化論》、《互助論》-----80
    二、《法意》、《社約論》-----82
    三、《進步與貧困》、「國家社會主義」-----84

第三章 早期革命思想-----85
  第一節 從企望改革到矢志革命-----85
    一、中法戰敗的決定-----85
    二、與改革派的接觸-----86
    三、矢志革命-----87
  第二節 興中會初創時革命理念-----89
    一、組第一個反清團體-----89
    二、興中會章程的特徵-----91
  第三節 三民主義體系的形成-----92
    一、潛研西方思想學說-----92
    二、三大問題同時解決-----94
    三、倫敦蒙難的收穫-----95
  第四節 同盟會時期的革命思想-----97
    一、創立中華民國的決心-----97
    二、戰勝改良派-----98
    三、編定《革命方略》-----100
  第五節 建立民國的政治主張-----101
    一、驅除韃虜-----102
    二、恢復中華-----102
    三、建立民國-----102
    四、平均地權-----102
  第六節 工業與社會革命並舉-----105
    一、推動中國產業革命-----105
    二、同時解決生產與分配問題-----107
    三、生產工業化與分配社會化-----108
  第七節 對外政策-----109
    一、宣布對外策略-----109
    二、對俄策略-----111
    三、對日策略-----114
    四、對美策略-----115
    五、對亞洲弱小國家策略-----117

第四章 民初建國理念的演變-----121
  第一節 開國的政治規畫-----121
    一、就任總統組織政府-----121
    二、主權屬於全民-----124
    三、公布臨時約法-----126
  第二節 人民權益的維護-----128
    一、保障人權-----129
    二、改革社會-----132
    三、言論與信教自由-----134
    四、革除社會陋習-----136
  第三節 民族獨立與國際地位平等-----140
    一、內求國家統一-----140
    二、外求獨立自主-----142
    三、從五族共和到民族融合-----144
  第四節 政治理念的發展-----148
    一、籌組革命政黨-----148
    二、改良代議制-----149
    三、創立均權制度-----151
    四、譯著民權初步-----153
    五、建立訓政制度-----156
  第五節 提倡國家社會主義-----157
    一、國家社會主義的由來-----157
    二、防患未然的民生政策-----159
    三、實業以合作為本-----161
    四、解決人民生活問題-----162
  第六節 革命民權-----164
    一、清季革命與人權-----164
    二、評天賦人權-----166
    三、立革命民權-----167
  第七節 地方自治-----169
    一、民主政治的根本-----169
    二、民權與鄉村自治-----170
    三、地方自治與訓政-----172
    四、縣為自治單位-----173

第五章 革命建國思想的新動力-----177
  第一節 護法與孫文學說-----177
    一、袁氏逝世軍閥分裂-----177
    二、護法運動中挫-----180
    三、著述《孫文學說》-----183
  第二節 五四運動與再舉革命-----188
    一、新思潮與反傳統-----188
    二、對五四運動的評價-----189
    三、陳炯明叛變-----193
  第三節 實業計畫-----194
    一、發達國家資本-----194
    二、實業計畫的背景-----197
    三、解決世界三大問題-----200
  第四節 中國國民黨改組-----201
    一、改組的時代背景-----201
    二、國家建設藍圖-----203
    三、喚起民眾改造國家-----204

第六章 晚年的革命建國思想(上)-----209
  第一節 民族主義的新詮釋-----209
    一、肅清軍閥與反帝-----209
    二、振興民族憂患意識-----213
    三、濟弱扶傾的民族觀-----216
    四、恢復民族地位-----219
  第二節 政治的新理念-----224
    一、全民政治-----231
    二、國家自由-----234
    三、真平等觀-----236
    四、萬能政府-----238
  第三節 經濟思想-----239
    一、重申平均地權原則-----239
    二、平均地權的辦法-----241
    三、節制資本的原則-----247
    四、民生主義的經濟型態-----252
  第四節 外交政策-----258
    一、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259
    二、「聯日」的外交主張-----268
    三、「聯美」的外交辦法-----275

第七章 晚年革命建國思想(下)-----281
  第五節 建國大綱-----281
    一、再造國民必由之徑-----281
    二、建國程序及基本政制-----284
    三、政治民主與經濟民主-----292
  第六節 聯俄容共-----293
    一、新思潮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93
    二、蘇俄宣布放棄在華特權-----295
    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96
    四、孫、越歷史性的宣言-----301
    五、中共黨員個別加入國民黨-----302
    六、李大釗的意見書-----304
  第七節 民生史觀的形成-----308
    一、民生思想的歷史發展-----308
    二、民生史觀的完成與貢獻-----310
    三、民生史觀名詞的由來與爭議-----313
  第八節 民生史觀闡述-----316
    一、民生史觀的動力論-----316
    二、民生史觀的條件論-----319
    三、民生史觀的法則論-----324
    四、民生史觀的目的論-----328

第八章 結論-----343
  第一節 民族思想與國民道德的重整-----343
  第二節 民權思想與現代化政治的結合-----347
  第三節 民生思想與福利國家的歸趨-----352
  第四節 孫文主義與台灣經驗教訓-----358

徵引及參考書目-----363
  一、中文部分-----363
  二、英文部分-----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