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鎮南關之役致鄧澤如函 detail

:::

鎮南關之役致鄧澤如函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202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鎮南關之役致鄧澤如函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
文件類型

函電

民國日期

-004/02/05

西元日期

1908/03/07

國父年歲

43

全文內容

鎮南關之役致鄧澤如函(註一) 民前四年二月五日(一九○八年三月七日)
澤如同志仁兄足下:去臘星加坡同志匯來兄所捐軍費壹千元,已收。續得精衛、子瑜兩君之報告書,備悉兄之熱心好義,實深感慰。弟自攻破鎮南關之後,默察廣西全局,大有可為,月來所圖,較前極有進步,蓋我軍苦戰八月,未嘗少挫,軍心堅定,無慮渙散。而各鄉人民視革命軍如親友,不獨鄉民為然,即各處團練亦多暗附,以軍心、民心而論,誠可無憂,蓋革命軍之根本已立矣。而目前更有千載一時之機會,則以廣西邊兵多暗約來降也。自軍興以來,虜廷調兩廣之兵,聚於欽州、南寧、龍州三處,兵數雖近六萬,而能戰者甚鮮,客兵既不習戰,巡防各營則久已有心歸附,其能任戰者,惟陸榮廷部下四千人而已。此四千人者,皆百戰悍卒,屯駐邊防,昔日我軍破鎮南關之時,陸榮廷傾其部下之眾來戰,時我軍僅數百人,而陸軍共四千人,相持七晝夜,我軍死者二人,敵兵傷亡數百。其後我軍赴欽廉革命軍之約,趨往十萬大山,以相會合,共取南寧,而陸榮廷軍隊遂得藉口,以言復關。自經此役之後,無論廣西各營兵,聞風膽寒,即陸軍亦心折我軍之堅勁,而我軍中人,多有與陸軍將士為舊時兄弟,以是之故,我軍百端運動,陸軍將士,遂漸傾心。且虜朝待人無信,當我軍攻破鎮南關時,虜下令廣西巡撫提督及諸統領謂:「十日內不能復關,一律斬首;如能克復,當有重賞。」乃我軍血戰七晝夜後,棄關前進,陸軍收復,所有前此花紅重賞,一概不與,以致全軍怨望;而陸榮廷諸將尤怨虜之濫刑吝賞,故我軍中將士得以乘間而運動奏效。現時陸榮廷部下之兵,多來約降,弟許以若每人攜槍及子碼來降,破龍州、南寧後,每人予賞一百元,而各兵則謂來降之時,即求賞三十元,俟破龍州、南寧、再領厚賞云云,其所要求亦不為奢。弟料此軍來降,則龍州、南寧,確可以必破,因現時除此軍外,實無他軍足以任戰也。惟來降之初,每人給三十元,以四千人計之,為費當在十餘萬以上。夫費十餘萬之款,而能兵不血刄,以取南寧、龍州為革命軍之根據地,可謂難得之機會。無如軍餉奇絀,末由立集此數,故弟沒意來星加坡一行,即專為此事而來也。現時陸軍已有約降之意,則內地一二月內可無須惡戰,故弟決抽暇來此一行。倘能得款二十萬或十餘萬,則大事之成,已在把握中矣。語云:「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今革命軍苦戰八月,始得造成今日之機局,無異九仞之山,所望者南洋同志不吝一簣之勞耳。兄素抱熱誠,祈為我籌之。
陸弼臣翁前曾與弟晤談數次,與語革命之事,弼臣翁極為贊成,惟以須先立根據,乃可從事,故勸弟宜先營礦務等等,厚集資財而後用之。今者革命軍轉戰如是之久,兵力如是之勁,可云根據已立矣,而又有千載一時之機會,如此煩兄晤陸弼臣翁時,可善為說辭,以觀其意,倘弼臣翁有贊成之心,祈即電知,弟可來會。此外兄可以為力之處,祈不憚勞瘁,以底大業於成,是所切望。以後如有回音或電報,祈照下開住址發來為要。此上,專請義安。弟孫文謹啟。西三月七號。

注釋

(註一) 據「鄧編手札」原件影印。

相關人名
中將陸弼臣陸榮廷鄧澤如
相關地名
十萬大山南洋南寧南關星加坡欽州欽廉廣西龍州鎮南鎮南關
相關專有名詞
巡撫革命軍鎮南關之役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四冊

頁次

059-061

檢索詞出現頁次

復池亨吉告已離安南函節略(譯文)(註一) 民前四年一月七日(一九○八年二月八日)

  (上略)一月十五日來翰敬悉。但兄於歸途中由長崎投寄之函尚未收到,恐在弟已離河內後始寄達該處。英人某某氏急電,前此已收悉。對兄的厚意,深為感謝。如兄得便晤見某某男爵,煩代達弟在遠方欣喜之情,並致問候。某某的狀態較兄與弟等同居時更為□□。兄赴東京後不久,河內的秘密住所即被滿洲政府的走狗所偵悉。北京當局立即點出甘必達街六十一號住所,向巴黎政府指控,許以重酬,要求將弟逐出安南。事已至此,弟不願為法國總督帶來煩擾,遂與印度支那暫別,更覓自由的新天地。於是飄然離開河內,重過淪落天涯的亡命生活。但留黃興及胡氏兄弟(註二),委以當地及廣西一帶的籌劃事宜。黃興君更為奮發,已進入某地點。尤以雲南軍着着準備,照其預定計劃開展工作;但何時起事現尚難以奉告。(中略)今聞一有趣之事,即北京政府比較日、英、法三國,以英為最強硬國家而抱畏懼,以法為強且智的國家而示尊敬,獨以日本為易與且為最易受騙的國家而欺之,其理由實甚滑稽。北京政府認為孫文如在英屬各地,不論使用何種手段對英政府提出要求,英政府亦將保護亡命客而拒之不理,故為最強硬的國家。法國則初表強硬,但如許以重酬,便漸可接受要求,如非強且智者斷不能玩弄此等外交權術。日本則最易對付,只需我們一啟口,它便不提任何條件,立將孫文驅逐,此非其外交拙劣,即為當局愚鈍,兵力雖強,又何足懼!由此可見,以弟區區五尺賤軀,適成為比較世界三大列強的最好準尺,實不勝榮幸之至,一笑。(下略)
(註一) 據日文本「支那革命實見記」(譯自英文函),參考中譯本「中國革命實地見聞錄」譯出,原書係節略。
(註二) 胡氏兄弟,指胡漢民及胡毅生。

鎮南關之役致鄧澤如函(註一) 民前四年二月五日(一九○八年三月七日)
  澤如同志仁兄足下:去臘星加坡同志匯來兄所捐軍費壹千元,已收。續得精衛、子瑜兩君之報告書,備悉兄之熱心好義,實深感慰。弟自攻破鎮南關之後,默察廣西全局,大有可為,月來所圖,較前極有進步,蓋我軍苦戰八月,未嘗
函電(上)民前四年一月──二月五九

少挫,軍心堅定,無慮渙散。而各鄉人民視革命軍如親友,不獨鄉民為然,即各處團練亦多暗附,以軍心、民心而論,誠可無憂,蓋革命軍之根本已立矣。而目前更有千載一時之機會,則以廣西邊兵多暗約來降也。自軍興以來,虜廷調兩廣之兵,聚於欽州、南寧、龍州三處,兵數雖近六萬,而能戰者甚鮮,客兵既不習戰,巡防各營則久已有心歸附,其能任戰者,惟陸榮廷部下四千人而已。此四千人者,皆百戰悍卒,屯駐邊防,昔日我軍破鎮南關之時,陸榮廷傾其部下之眾來戰,時我軍僅數百人,而陸軍共四千人,相持七晝夜,我軍死者二人,敵兵傷亡數百。其後我軍赴欽廉革命軍之約,趨往十萬大山,以相會合,共取南寧,而陸榮廷軍隊遂得藉口,以言復關。自經此役之後,無論廣西各營兵,聞風膽寒,即陸軍亦心折我軍之堅勁,而我軍中人,多有與陸軍將士為舊時兄弟,以是之故,我軍百端運動,陸軍將士,遂漸傾心。且虜朝待人無信,當我軍攻破鎮南關時,虜下令廣西巡撫提督及諸統領謂:「十日內不能復關,一律斬首;如能克復,當有重賞。」乃我軍血戰七晝夜後,棄關前進,陸軍收復,所有前此花紅重賞,一概不與,以致全軍怨望;而陸榮廷諸將尤怨虜之濫刑吝賞,故我軍中將士得以乘間而運動奏效。現時陸榮廷部下之兵,多來約降,弟許以若每人攜槍及子碼來降,破龍州、南寧後,每人予賞一百元,而各兵則謂來降之時,即求賞三十元,俟破龍州、南寧、再領厚賞云云,其所要求亦不為奢。弟料此軍來降,則龍州、南寧,確可以必破,因現時除此軍外,實無他軍足以任戰也。惟來降之初,每人給三十元,以四千人計之,為費當在十餘萬以上。夫費十餘萬之款,而能兵不血刄,以取南寧、龍州為革命軍之根據地,可謂難得之機會。無如軍餉奇絀,末由立集此數,故弟沒意來星加坡一行,即專為此事而來也。現時陸軍已有約降之意,則內地一二月內可無須惡戰,故弟決抽暇來此一行。倘能得款二十萬或十餘萬,則大事之成,已在把握中矣。語云:「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今革命軍苦戰八月,始得造成今日之機局,無異九仞之山,所望者南洋同志不吝一簣之勞耳。兄素抱熱誠,祈為我籌之。
  陸弼臣翁前曾與弟晤談數次,與語革命之事,弼臣翁極為贊成,惟以須先立根據,乃可從事,故勸弟宜先營礦務等等,厚集資財而後用之。今者革命軍轉戰如是之久,兵力如是之勁,可云根據已立矣,而又有千載一時之機會,如此煩兄晤陸弼臣翁時,可善為說辭,以觀其意,倘弼臣翁有贊成之心,祈即電知,弟可來會。此外兄可以為力之處,祈不憚
國父全集六○

勞瘁,以底大業於成,是所切望。以後如有回音或電報,祈照下開住址發來為要。此上,專請義安。弟孫文謹啟。西三月七號。
(註一) 據「鄧編手札」原件影印。

約蘇漢忠晤面函(譯文)(註一) 民前四年二月十五日(一九○八年三月十七日)
  漢忠先生臺鑒:敬啟者:昨晤Lianchye(註二),知先生欲見余一面,余心殊感。此週有暇,請來波利梯路張永福先生之花園,當能相敘也。此請臺安。弟孫逸仙上。一九○八年三月十七日星加坡。
(註一) 譯自黨史會藏英文原函(049/161)。
(註二) Lianchye似為李凌溪。

致林義順促籌廣西義軍紅餉函(註一) 民前四年三月(一九○八年四月)
  刻河內之電云:「摩角水口兩營,約拾二殺官反,藍軍同起,紅及餉三千。乞電。」摩角、水口在廣西龍州城附近,藍軍乃在邊界之軍,刻要花紅及餉三千元,望足下即走商各同志,立即設法籌此數救急,免失機。此電為未來之事,今尚須秘密,不能發表。弟今晚當另擬他電登報,高見以為如何?並有兩電,一復河內,一發精衛,着速籌款。望即時代發。義順兄鑒。中山。
(註一) 據黨史會藏原件影印(049/151)。此函無月日,按其內容,當為欽廉之役,事在民前四年三、四月,此函可能在是年四月初。

欽廉之役致鄧澤如函(註一) 民前四年三月十七日(一九○八年四月十七日)
  澤如同志仁兄鑒:刻接精衛、應培兩同志函,備述足下熱心革命,力任籌餉,以濟軍需,欽佩無極。現下我西路義師,在欽廉連戰大勝,聲勢大張,廣西邊防營勇之思反正以為義師內應者甚眾。今有數營已經定約,與我廣西別軍同時
函電(上)民前四年二月――三月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