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建築鐵路目的在求富強 detail

:::

建築鐵路目的在求富強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45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題名

建築鐵路目的在求富強

生平歷程
民國肇建與宣揚主義
文件類型

談話

民國日期

001/09/18

西元日期

1912/09/18

國父年歲

47

全文內容

建築鐵路目的在求富強(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九月十八日在山西與梁上棟的談話
總理問:你是學工程的,你對於正太路用窄軌,有何意見?
答:除非萬不得已,仍是用標準軌為宜。
問:你對於我的建築鐵路計劃,有何意見?
答:我還不很清楚先生的計劃。
總理乃略述其十年建築二十萬里的鐵路計劃稱:我國版圖廣濶,物藏豐富,非求開發,不足以言富強。開發之道,舍興築鐵路而莫屬。若以十人築路一年,可成一里,則二十萬人,一年可成兩萬里,二百萬人,一年可成二十萬里,以我國人口論,用二百萬人築路,當無問題,若期以十年更無論矣。唯需款約六十萬萬元。當茲革命初期,民窮財困,何堪肩負如此鉅任,倘能利用外資外力,實乃唯一成功之捷徑也。次就國防軍事而言,興築鐵路,尤感迫不急待。譬如我國有二百萬兵,分布二十餘省,平均每省不過十萬,敵人以三十萬兵,即可制我而有餘,蓋敵人三十萬兵敵我十萬,非敵我二百萬也,其制勝可斷言。故名為二百萬兵,因交通運輸不便,實與無兵何異!反之,若助以鐵路之輸運,有兵百萬即足矣。

注釋

(註一) 據梁上棟,「總理民元視察太原追憶」,國父九十誕辰紀念論文集(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

相關人名
梁上棟總理
相關地名
山西
相關專有名詞
人口論
出處

國父全集

冊數

第二冊

頁次

487

檢索詞出現頁次

先生曰:共和事業,雖勢力拓展於南方,但旗人於北方,協力同心,故收效甚速。若所展施者能一如南方國民之籌設共和事業,則兩方可受同等之榮譽。
  某君問:關於旗人生計,民國有救濟之方法否?
  先生答:現在五族一家,各於政治上有發言之權。吾意對於各種工業,應即依次改良,使各旗人均有生計,免致失業。苟起衝突,國必傾危。凡我國民,均應互相團結,以致共和政治於完善之域。人人之志願,均應為人民求幸福,為國家求獨立,而國家乃進於強盛,共和之目的,乃可達到。
(註一) 據「會書」之八「談話」。

建築鐵路目的在求富強(註一)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九月十八日在山西與梁上棟的談話
  總理問:你是學工程的,你對於正太路用窄軌,有何意見?
  答:除非萬不得已,仍是用標準軌為宜。
  問:你對於我的建築鐵路計劃,有何意見?
  答:我還不很清楚先生的計劃。
  總理乃略述其十年建築二十萬里的鐵路計劃稱:我國版圖廣濶,物藏豐富,非求開發,不足以言富強。開發之道,舍興築鐵路而莫屬。若以十人築路一年,可成一里,則二十萬人,一年可成兩萬里,二百萬人,一年可成二十萬里,以我國人口論,用二百萬人築路,當無問題,若期以十年更無論矣。唯需款約六十萬萬元。當茲革命初期,民窮財困,何堪肩負如此鉅任,倘能利用外資外力,實乃唯一成功之捷徑也。次就國防軍事而言,興築鐵路,尤感迫不急待。譬如我國有二百萬兵,分布二十餘省,平均每省不過十萬,敵人以三十萬兵,即可制我而有餘,蓋敵人三十萬兵敵我十萬,非敵我二百萬也,其制勝可斷言。故名為二百萬兵,因交通運輸不便,實與無兵何異!反之,若助以鐵路之輸運,有兵百萬即足矣。
(註一) 據梁上棟,「總理民元視察太原追憶」,國父九十誕辰紀念論文集(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

談話 民國元年九月 四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