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黨人劉思復謀炸清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未成 detail

:::

黨人劉思復謀炸清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未成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44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
題名

黨人劉思復謀炸清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未成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五年

干支紀年

丁未

西元紀年

一九○七年

舊曆月日

五月初一日

新曆(西曆)月日

六月十一日

國父年歲

42

全文內容

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日以拿捕黨人為能事,黨人劉思復與張谷山等謀誅之;谷山方租定廣州城內舊倉巷鳳翔書院,組織長樂留學公所,為運動學生與軍隊之樞紐,乃設實行機關於此。思復得同志張伯喬報告,探悉李準於每月朔望清晨赴總督衙門參謁,計可要之於途。乃晉省寓於鳳翔書院,相機行動。所用炸藥及鐵彈,均由香港製成,分別攜至廣州,彈為螺旋式,用時以藥粉與砂粒混合,配以鐵壳。是日晨,決定採取行動,思復草遺書致駐香港之馮自由、胡漢民、汪兆銘、李紀堂等。書畢,取彈出,配置藥粉,先裝成一枚,及配置第二枚時,藥粉散落鐵殼之螺絲紋上,受摩擦,彈忽自爆,傷面及手,鮮血狼藉。谷山聞聲至,禁勿聲,急赴鄰近之圖強醫院,求醫生伍漢持速往診視;漢持見劉傷狀,初以為被人槍傷,並未疑及炸彈爆裂。醫學生陳逸川等察視傷勢時,見藤藍內貯有鐵彈二枚,知為革命黨人所為;又見蓆下露出書信數件,即收入衣袋內,時警察已至,因發現鐵彈,漸啟疑竇,谷山知事嚴重,遂託詞往警局請驗,密懷革命文件逸去。巡警道龔心湛令舁思復入韜美醫院療治,愈後再訊辦。漢持亦被牽連逮捕。李準初擬大興黨獄,嗣以有人緩頰,漢持乃獲釋,思復就醫,經施手術割去左手,尋解回香山原籍監禁,越二年,以陳景華營救得釋。(註十七)

注釋

(註十七)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二),八四──一○○頁。

相關人名
伍漢持兆銘李紀堂李準汪兆銘胡漢胡漢民張伯喬張谷山陳景華陳逸川馮自由劉思復韜美嚴重龔心湛
相關地名
香山香港廣州廣東
相關專有名詞
長樂留學公所革命黨圖強醫院鳳翔書院韜美醫院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322-0323

相關照片

檢索詞出現頁次

俠好義,向在香港、新加坡一帶營旅館業。及黃岡事起,子瑜立派同志陳純、林旺、孫穩等集合會黨,謀與黃岡同時發難。原擬在歸善(現改惠陽)、博羅、龍門等處分三路起事,嗣因博羅、龍門兩處會黨不易集合,乃號召一百數十人集中於七女湖,故僅七女湖一路發動。七女湖距惠州府城二十里,為歸善之著名墟場。陳純等集合少數會黨,於是日舉義,當地扒船營勇反抗,盡繳其械。連日攻泰尾、楊村,向柏塘前進,又乘勝分擊八子爺、公莊、橫刀、梁化等地,聲勢大振。惠州人心恐慌,清吏電省城告急,清粤督周馥即飛檄東路巡防各營管帶洪兆麟、李聲振、吳鰲等率所部合拒,復調新會右營守備中路巡防第十營管帶鍾子才赴援。革命軍在水口、橫瀝、三徑、蔗浦等處,攻勢甚銳,所向披靡。洪兆麟部到八子爺,為林旺所率革命軍從山上邀擊,洪中鎗墜馬,所部死傷甚眾。李聲振、鍾子才各部亦戰敗,省城為之震動。(註十六)此為先生領導之第四次革命起義。

 五月初一日(六月十一日)黨人劉思復謀炸清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未成。
   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日以拿捕黨人為能事,黨人劉思復與張谷山等謀誅之;谷山方租定廣州城內舊倉巷鳳翔書院,組織長樂留學公所,為運動學生與軍隊之樞紐,乃設實行機關於此。思復得同志張伯喬報告,探悉李準於每月朔望清晨赴總督衙門參謁,計可要之於途。乃晉省寓於
(註十六)鄧慕韓:「孫中山先生傳記」;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二),一六六──一六八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二二

鳳翔書院,相機行動。所用炸藥及鐵彈,均由香港製成,分別攜至廣州,彈為螺旋式,用時以藥粉與砂粒混合,配以鐵壳。是日晨,決定採取行動,思復草遺書致駐香港之馮自由、胡漢民、汪兆銘、李紀堂等。書畢,取彈出,配置藥粉,先裝成一枚,及配置第二枚時,藥粉散落鐵殼之螺絲紋上,受摩擦,彈忽自爆,傷面及手,鮮血狼藉。谷山聞聲至,禁勿聲,急赴鄰近之圖強醫院,求醫生伍漢持速往診視;漢持見劉傷狀,初以為被人槍傷,並未疑及炸彈爆裂。
  醫學生陳逸川等察視傷勢時,見藤藍內貯有鐵彈二枚,知為革命黨人所為;又見蓆下露出書信數件,即收入衣袋內,時警察已至,因發現鐵彈,漸啟疑竇,谷山知事嚴重,遂託詞往警局請驗,密懷革命文件逸去。巡警道龔心湛令舁思復入韜美醫院療治,愈後再訊辦。漢持亦被牽連逮捕。李準初擬大興黨獄,嗣以有人緩頰,漢持乃獲釋,思復就醫,經施手術割去左手,尋解回香山原籍監禁,越二年,以陳景華營救得釋。(註十七)

 五月初三日(六月十三日)惠州七女湖革命軍失敗。
   清粤督周馥電飭水師提督李準,調出發黃岡之師,自汕頭往援惠州,順道由澳頭登陸。革命軍與清軍鏖戰十餘日,來去飄忽,使其疲於奔命,嗣鄧子瑜知黃岡事敗,各處無響應者,彈藥缺乏,勢難持久,遂拔隊至梁化墟附近村落,將槍械埋於地下,然後宣佈解散。陳純失敗後赴
(註十七)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二),八四──一○○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