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同盟會之「中興日報」在新加坡發刊 detail

:::

同盟會之「中興日報」在新加坡發刊

學習筆記 勘誤意見
下載
0 次數
點擊
96 次數
詮釋資料說明
生平歷程
革命起義再接再厲
題名

同盟會之「中興日報」在新加坡發刊

民國紀年

民國紀元前五年

干支紀年

丁未

西元紀年

一九○七年

舊曆月日

七月十二日

新曆(西曆)月日

八月二十日

國父年歲

42

全文內容

時南洋「總匯報」為保皇黨所把持,所聘記者均屬康有為門徒,如徐勤、歐榘甲、伍憲子等,時與革命黨為敵。於是陳楚楠、張永福、林義順、許子麟、鄧子瑜等在新加坡發刊「中興日報」,與之對抗。田桐任主筆,居正、陶成章、胡漢民、林文、汪兆銘、方瑞麟等撰論著,痛闢保皇立憲謬說。徐勤在「總匯報」發表「論革命必不能行於今日」一文,「中興日報」連日與之論戰,均從學理上揭其愚妄,不涉漫罵,不攻擊私人行為。徐勤詞窮,自是「中興日報」銷路大暢。其功績不亞於東京「民報」之力闢「新民叢報」。(註二十六)

注釋

(註二十六) 居正:「中興與光華」(「居覺生先生全集」上冊,一二五頁)。

相關人名
方瑞麟田桐兆銘汪兆銘居正林文林義順胡漢胡漢民徐勤康有為張永張永福許子麟陳楚楠陶成章歐榘甲鄧子瑜
相關地名
永福東京南洋新加坡新民
相關專有名詞
中興日報民報同盟會保皇黨革命黨新民叢報總匯報
出處

國父年譜

冊數

上冊

頁次

0329-0330

檢索詞出現頁次

祥,默不一語,施以酷刑,仍忍痛不言,強迫作供,始寫一「秋」字,再三逼迫,勉成「秋雨秋風愁煞人」七字而已。(註二十四)貴福必欲致瑾於死,乃就其文稿中,摭取數則,加以罪名,獄遂成。初六日晨四時,瑾就義於軒亭口下,暴屍道路,無敢收葬者。其友徐寄塵、吳芝瑛收其遺骸,葬之西湖西冷橋畔,瑾死時年三十一歲,為女革命黨人壯烈犧牲之第一人。是案貴福羅織成獄,株連甚眾,以學界為尤甚,因激動公憤。貴福之刑幕陳某及會審之山陰知縣李宗嶽,均以力爭此案被撤;及省委道員陳翼棟查閱案卷,亦有責言。於是浙人大譁。浙撫張曾variant-characters-w059.gif不自安,求他調,移撫江蘇,蘇人拒之;更調山西,晉人又拒之。貴福亦求調,移守皖之寧國,寧國人亦拒之。可見此案激動人心之廣。(註二十五)

 七月十二日(八月二十日)同盟會之「中興日報」在新加坡發刊。
   時南洋「總匯報」為保皇黨所把持,所聘記者均屬康有為門徒,如徐勤、歐榘甲、伍憲子等,時與革命黨為敵。於是陳楚楠、張永福、林義順、許子麟、鄧子瑜等在新加坡發刊「中興日報」,與之對抗。田桐任主筆,居正、陶成章、胡漢民、林文、汪兆銘、方瑞麟等撰論著,痛闢保皇立憲謬說。徐勤在「總匯報」發表「論革命必不能行於今日」一文,「中興日報」連
(註二十四)李江秋:「秋瑾殉難記」(「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編第十三冊,二四○頁)。
(註二十五)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二),六五──六六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二九

日與之論戰,均從學理上揭其愚妄,不涉漫罵,不攻擊私人行為。徐勤詞窮,自是「中興日報」銷路大暢。其功績不亞於東京「民報」之力闢「新民叢報」。(註二十六)
七月十五日(八月二十三日)函張永福等在新加坡籌款,再圖大舉。
   先生自河內函張永福、陳楚楠,囑於新加坡籌款,再圖大舉。略稱:「許雪秋兄再辦潮事,深望各同志竭力扶助。前次雪兄辦潮事,子瑜兄辦惠事,皆能發起。弟謀運動軍火以為接濟。
  惜潮惠皆一起即蹶,其散太驟,故不能應手。今者運動得手,可得大宗軍火,已與雪兄定議,如潮事發起,當撥新式快槍數千,彈百數十萬發以應之。則此次軍力充實,必非前比。惟雪兄尚缺運動費,前在星埠得各同志捐助三千元,其數實不敷用。弟已籌備軍火,則運動之費,不能不望之於他同志。以星埠會員之眾,風氣之開,而又氣雄力厚,誠能奮發義俠,所得必不止三千元之數。」(註二十七)

 七月二十四日(九月一日)命王和順起義於廣東欽州之王光山。
   本年春,粤吏創辦欽、廉兩府糖捐,征稅極重。人民為生計故,羣起反對,舉紳耆數十人,乞免於府吏,府吏悉囚之。鄉民大憤,乃聚眾抗捐,並組織鄉團,以劉思裕為之魁,衝入城
(註二十六)居正:「中興與光華」(「居覺生先生全集」上冊,一二五頁)。
(註二十七) 「國父全集」第四冊,四六──四七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五年(一九○七) 四十二歲 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