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建立一個由優秀知識份子組成的政府是我們近期的任務(譯文) detail

:::

建立一個由優秀知識份子組成的政府是我們近期的任務(譯文)

Download
0 times
Click
331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Title

建立一個由優秀知識份子組成的政府是我們近期的任務(譯文)

Life peroid
改組政黨進行北伐
Genre

談話

Republic of China date

010/04

AD date

1921/04

Age

56

Abstract

建立一個由優秀知識份子組成的政府是我們近期的任務(譯文)(註一)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四月與遠東共和國報界代表在廣州的談話(在孫中山先生被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後不久,我們有幸見到了他本人,並就當前發生的一些事件同他進行了交談。孫中山博士是一位身材勻稱,體格還很健壯的六十五歲的老人(註二)。他舉止文雅,鎮定自若,使人覺得他是一位堅強的人,是一位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很自信的人。孫先生個子不高,容貌整潔,圓臉龐,身着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短上衣。他的樣子與其說是像一個會在中國人民的歷史上起巨大作用的南方人領袖,不如說是像一個中等農場主。
孫先生在他的官邸裏接見了我們。過去這裏是莫將軍的官府(註三),也是南方各省相互為敵的總督們彼此經常角逐的地方。)孫先生對我們說:你們是遠東共和國俄文報界的代表,想必你們對我們這裏發生的事件很感興趣。倘若你們提出的問題不涉及現在說起來還嫌過早的那些微妙的局勢的話,你們將會得到詳盡的答覆。
問:如您所知,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國的報紙,對您當選持不同態度。外國報紙更多的是進行冷嘲熱諷,而反對選舉的那些中國報紙則認為選舉為時過早,它們沒有意識到您有力量使那些持不信任態度的人們相信,您確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並且預言,您的當選會導致內戰的爆發。我們想從您這兒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聽聽您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孫先生笑着回答說:報界分為兩大陣營,這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大驚小怪的。我們很清楚自身的力量,也知道我們要幹什麼。大家一致選舉我為總統(註四),國會要求我出任總統,我只能服從。
中國人民對連續不斷的紛爭和內戰早已厭倦,並深惡痛絕。他們堅決要求停止這些紛爭,使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因而,我們正在盡力完成賦予我們的這一艱鉅的歷史使命。在我國,新中國與過時了的舊中國之間的鬥爭早已進行,政治派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涇渭分明過(註五)。一方面是聽命於日本人的反動君主派勢力的頭子張作霖(註六),以及他精心豢養的軍隊。中國的一切黑暗勢力和敵人都麕集在他的周圍。中國的紛爭對他們有利(註七),因而他們支持這種紛爭。另一方面是我們──為中國的統一、強大而奮鬥的立憲民主的新中國的代表。
所有進步勢力都支持我們,全體人民站在我們一邊,而且,實際上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將證明我們是正確的。
我們眼下還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不足為奇,因為我們重新掌權不過才數月之久,但我們會有軍隊的,而且會有一支精良的軍隊,軍閥將被徹底消滅。建軍工作正在順利地進行。
我們近期的任務是建立一個由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組成的,首先能夠把整個華南統一起來的政府。
在我們周圍的各省中,只有得到北京支持的廣西,以武力反對我們。我現在同你們談話時,桂軍正在我們的邊界上集結(註八)。但毫無疑問,它們很快就會被消滅。在桂軍中,相當多的人對唐繼堯(註九)可能長期呆在那裏表示不滿。在我們周圍的省份中,廣西最令人不安。一旦解決了廣西,我們將立即自動與雲南和貴州聯合,這些省在我們這兒駐有代表,並承認我們,然後再同湖南聯合。誠然,湖南省反對選舉,但既然我們明確、肯定地致力於統一全中國的任務,那麼,這決不會使我們放下武器。顯然,同他們必有一番鬥爭。但我們預計在那裏不會遇到特別大的阻力。湖南省對我們來說極為需要。我們將假道湖南占領中國未來的首都漢口。我們要在漢口設立政府,並由那兒開始對中國人民的一切敵人──反動分子、軍閥和支持他們的那些「第三國」、「第四國」──奉行強硬政策。中國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別人瓜分自己的國家,他們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
目前,我們的資金還不足,但我們會有的,而且,我們能夠為此而克服我們處處遇到的障碍。在統一中國的思想鼓舞下,我們善於在很多方面克制自己。我們每個國會議員的工資不超過一百五十元,而在北京則可拿到四百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只不過是說出其中之一罷了。我們財政狀況好轉的速度遠較敵人預想的要快得多。
你們也對我推辭正式就任總統的原因感到興趣(註十)。這完全是出於技術上的考慮,而絕非政治上的考慮。
外交使團的代表對我的任職所抱態度不同,對這一點尚不應作出否定性結論(註十一)。要知道,他們過去不願同莫斯科對話,而現在卻一個接一個地簽訂條約。如你們所見,我們的任務非常明確,這就是為統一中國而鬥爭和同日本作戰。全中國人民都支持我們這樣做。
問:報界常報導說,您同陳炯明將軍有分歧,這是否符合實際?
答:這是一個使一些人感到不安,而又使另一些人感到高興的問題。在共事中,時時處處都會出現一些看法上的分歧,或者這只是由於人與人的天性不同而已。我們之間也經常產生一些分歧,然而只有我們共同的敵人才會幻想我們分裂,以期削弱我們,並由此得出我們分裂了的結論。因為我同陳將軍有着共同的任務,每當我們產生分歧時。將軍總是服從我這個政府首腦的。
問:還有一個問題,統一華南和建都漢口以後,是否會同北方開戰?
孫先生堅定地回答:不會。北方將不得不聽從我這個中華民國總統。
現在請允許我向你們提幾個有關遠東共和國的問題。我對俄國和遠東發生的事情很感興趣。請問,蘇維埃俄國與遠東共和國不同之處何在?遠東共和國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
(我們盡量闡明這個緩衝國與蘇維埃俄國之間的差別。)
孫先生繼續問道:日本軍隊在其佔領區都幹了些什麼?赤塔政府和人民對日本人的看法如何?(我們對日軍指揮部給予了應有的評價,指出,赤塔政府現在正以強硬的語言同日軍指揮部進行對話。)

Comment

(註一) 本件為譯文,譯自「遠東問題」,一九七四年第三期。
(註二) 此誤,孫先生時年五十四歲。
(註三) 指民國九年十月底以前的廣東省總督莫榮新。
(註四) 在二百二十二張選票中,孫先生得二百一十三票,陳炯明得三票。
(註五) 原文如此。
(註六) 張作霖是奉系軍閥首領。
(註七) 原文如此。
(註八) 目前尚無法由此句確定孫先生與遠東共和國報界代表會晤之準確日期。
(註九) 唐繼堯是雲南省督軍,民國十年二月退到廣西境內。
(註十) 由於內外情勢的影響,孫先生直到民國十年五月五日才正式宣布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註十一) 原文如此。

Related names
中山先生唐繼堯孫中山孫先生張作霖陳炯明蘇維埃
Related place names
中國日本北京赤塔莫斯科湖南貴州雲南漢口廣州廣西
Related proper nouns
中國報赤塔政府
Source

國父全集

Volume

第二冊

Page

541-544

Search term appears Page

如此作為也。故吾人此後乃不能不取戰爭之手段以將解決時局。余信此時各國若能承認,則統一北方,不久可告成功。
蓋吾人既有各國之承認,則各省必漸歸向南方焉。南北統一之後,吾人當根據於地方自治政府之基,而建一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所操之權,則以不能歸屬於地方政府之權為限。
  記者:頃閣下謂各國須任中國仍其自然,然則中國即無須外人之扶助,即能自拔於危難歟?
  孫先生:外國若能與中國協力,自為中國人所歡迎。惟外力之來,須出於正當之道。此等援力,當不在所謂任其自然之範圍內也。吾為今當築鐵道、修驛路、改善公共事業。凡此種種,當然不免藉外款之力以成之。維余希望銀行借款,係非借給軍閥耳。余所謂借款於北京政府不利於中國者,即因其係借給軍閥也。
(註一) 據上海「民國日報」(民國十年十月十二日)「總統與美記者辛默氏之談話」條。原文未署明談話時間,經考訂應在民國十年四月上旬。

建立一個由優秀知識份子組成的政府是我們近期的任務(譯文)(註一)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四月與遠東共和國報界代表在廣州的談話
  (在孫中山先生被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後不久,我們有幸見到了他本人,並就當前發生的一些事件同他進行了交談。
孫中山博士是一位身材勻稱,體格還很健壯的六十五歲的老人(註二)。他舉止文雅,鎮定自若,使人覺得他是一位堅強的人,是一位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很自信的人。孫先生個子不高,容貌整潔,圓臉龐,身着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短上衣。他的樣子與其說是像一個會在中國人民的歷史上起巨大作用的南方人領袖,不如說是像一個中等農場主。
  孫先生在他的官邸裏接見了我們。過去這裏是莫將軍的官府(註三),也是南方各省相互為敵的總督們彼此經常角逐的地方。)
  孫先生對我們說:你們是遠東共和國俄文報界的代表,想必你們對我們這裏發生的事件很感興趣。倘若你們提出的問題不涉及現在說起來還嫌過早的那些微妙的局勢的話,你們將會得到詳盡的答覆。

談話 民國十年四月 五四一

問:如您所知,不管是本地的還是外國的報紙,對您當選持不同態度。外國報紙更多的是進行冷嘲熱諷,而反對選舉的那些中國報紙則認為選舉為時過早,它們沒有意識到您有力量使那些持不信任態度的人們相信,您確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並且預言,您的當選會導致內戰的爆發。我們想從您這兒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聽聽您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孫先生笑着回答說:報界分為兩大陣營,這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大驚小怪的。我們很清楚自身的力量,也知道我們要幹什麼。大家一致選舉我為總統(註四),國會要求我出任總統,我只能服從。
  中國人民對連續不斷的紛爭和內戰早已厭倦,並深惡痛絕。他們堅決要求停止這些紛爭,使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因而,我們正在盡力完成賦予我們的這一艱鉅的歷史使命。在我國,新中國與過時了的舊中國之間的鬥爭早已進行,政治派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涇渭分明過(註五)。一方面是聽命於日本人的反動君主派勢力的頭子張作霖(註六),以及他精心豢養的軍隊。中國的一切黑暗勢力和敵人都麕集在他的周圍。中國的紛爭對他們有利(註七),因而他們支持這種紛爭。另一方面是我們──為中國的統一、強大而奮鬥的立憲民主的新中國的代表。
  所有進步勢力都支持我們,全體人民站在我們一邊,而且,實際上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將證明我們是正確的。
  我們眼下還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不足為奇,因為我們重新掌權不過才數月之久,但我們會有軍隊的,而且會有一支精良的軍隊,軍閥將被徹底消滅。建軍工作正在順利地進行。
  我們近期的任務是建立一個由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組成的,首先能夠把整個華南統一起來的政府。
  在我們周圍的各省中,只有得到北京支持的廣西,以武力反對我們。我現在同你們談話時,桂軍正在我們的邊界上集結(註八)。但毫無疑問,它們很快就會被消滅。在桂軍中,相當多的人對唐繼堯(註九)可能長期呆在那裏表示不滿。在我們周圍的省份中,廣西最令人不安。一旦解決了廣西,我們將立即自動與雲南和貴州聯合,這些省在我們這兒駐有代表,並承認我們,然後再同湖南聯合。誠然,湖南省反對選舉,但既然我們明確、肯定地致力於統一全中國的任務,那麼,這決不會使我們放下武器。顯然,同他們必有一番鬥爭。但我們預計在那裏不會遇到特別大的阻力。湖南省對我們來說極為需要。我們將假道湖南占領中國未來的首都漢口。我們要在漢口設立政府,並由那兒開始對中國人民的一切敵人──
國父全集五四二

反動分子、軍閥和支持他們的那些「第三國」、「第四國」──奉行強硬政策。中國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別人瓜分自己的國家,他們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
  目前,我們的資金還不足,但我們會有的,而且,我們能夠為此而克服我們處處遇到的障碍。在統一中國的思想鼓舞下,我們善於在很多方面克制自己。我們每個國會議員的工資不超過一百五十元,而在北京則可拿到四百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只不過是說出其中之一罷了。我們財政狀況好轉的速度遠較敵人預想的要快得多。
  你們也對我推辭正式就任總統的原因感到興趣(註十)。這完全是出於技術上的考慮,而絕非政治上的考慮。
  外交使團的代表對我的任職所抱態度不同,對這一點尚不應作出否定性結論(註十一)。要知道,他們過去不願同莫斯科對話,而現在卻一個接一個地簽訂條約。如你們所見,我們的任務非常明確,這就是為統一中國而鬥爭和同日本作戰。全中國人民都支持我們這樣做。
  問:報界常報導說,您同陳炯明將軍有分歧,這是否符合實際?
  答:這是一個使一些人感到不安,而又使另一些人感到高興的問題。在共事中,時時處處都會出現一些看法上的分歧,或者這只是由於人與人的天性不同而已。我們之間也經常產生一些分歧,然而只有我們共同的敵人才會幻想我們分裂,以期削弱我們,並由此得出我們分裂了的結論。因為我同陳將軍有着共同的任務,每當我們產生分歧時。將軍總是服從我這個政府首腦的。
  問:還有一個問題,統一華南和建都漢口以後,是否會同北方開戰?
  孫先生堅定地回答:不會。北方將不得不聽從我這個中華民國總統。
  現在請允許我向你們提幾個有關遠東共和國的問題。我對俄國和遠東發生的事情很感興趣。請問,蘇維埃俄國與遠東共和國不同之處何在?遠東共和國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
  (我們盡量闡明這個緩衝國與蘇維埃俄國之間的差別。)
  孫先生繼續問道:日本軍隊在其佔領區都幹了些什麼?赤塔政府和人民對日本人的看法如何?

談話 民國十年四月 五四三

(我們對日軍指揮部給予了應有的評價,指出,赤塔政府現在正以強硬的語言同日軍指揮部進行對話。)
(註一) 本件為譯文,譯自「遠東問題」,一九七四年第三期。
(註二) 此誤,孫先生時年五十四歲。
(註三) 指民國九年十月底以前的廣東省總督莫榮新。
(註四) 在二百二十二張選票中,孫先生得二百一十三票,陳炯明得三票。
(註五) 原文如此。
(註六) 張作霖是奉系軍閥首領。
(註七) 原文如此。
(註八) 目前尚無法由此句確定孫先生與遠東共和國報界代表會晤之準確日期。
(註九) 唐繼堯是雲南省督軍,民國十年二月退到廣西境內。
(註十) 由於內外情勢的影響,孫先生直到民國十年五月五日才正式宣布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註十一) 原文如此。

各界應共同貫徹革命主義(註一)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與全國各界聯合會代表周君的談話余為革命之人,向尊重民意。辛亥革命雖告成功,惜未徹底,以致歷年禍亂相尋,民不聊生,殊為愧恨。所以此次革命主義,超乎法律民情之上。雖謬膺總統之選,實亦貫徹革命主義,行使革命職權,以救垂亡之中國。希望貴會作同一革命之進行,俾革命之主張,得以完全達到之,則中國幸甚,國民幸甚。
(註一) 據「廣東羣報」 (民國十年五月二十七日)。

出席太平洋會議代表應完全由南方合法政府派遣(註一) 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廣州國務會議講話
國父全集五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