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梁啟超赴檀香山,並請先生作書介紹檀香山友好。梁於抵檀後竟設立保皇會,興中會會員頗有為其所惑者。 detail

:::

梁啟超赴檀香山,並請先生作書介紹檀香山友好。梁於抵檀後竟設立保皇會,興中會會員頗有為其所惑者。

Download
4 times
Click
208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Life peroid
興中會的成立
Title

梁啟超赴檀香山,並請先生作書介紹檀香山友好。梁於抵檀後竟設立保皇會,興中會會員頗有為其所惑者。

Republic of China year

民國紀元前十三年

Sexagenary cycle

己亥

AD annals

一八九九年

Time remarks

Old calendar month day

十一月十七日

New calendar month day

十二月十九日

Age

34

Abstract

梁啟超與先生在日本曾有往還,其思想常徘徊於保皇與革命之間。雙方友好致力於合作運動,但梁為其師康有為所挾持。此次奉康命赴檀香山籌組保皇會,瀕行約先生共商國是,矢言合作到底。先後致函先生。其一云:「捧讀來示,欣悉一切。弟自問前者狹隘之見,不免有之,若盈滿則未有也。至於辦事宗旨,弟數年來,至今未嘗稍變,惟務求國之獨立而已。若其方略,則隨時變通,但可以救我國民者,則傾心助之,初無成心也。與君雖相見數次,究未能各傾肺腑,今約會晤,甚善,甚善。惟弟現寓狹隘,室中前後左右皆學生,不便暢談,若枉駕,祈於下禮拜三日下午三點鐘到上野精養軒小酌叙譚,為盼。此請大安。」其二云:「逸仙仁兄鑒:前日承惠書,弟已入東京。昨晚八點鐘始復來濱,知足下又枉駕報館,失迎為罪。又承今日賜饌,本當趨陪,惟今晚六點鐘有他友之約,三日前已應允之,不能不往。尊席祇得恭辭,望見諒為盼。下午三點鐘欲造尊寓談近日之事,望足下在寓少待,能並約楊君衢雲同談尤妙。此請大安。」(註二十一)梁以檀島為興中會之發源地,力請先生為介紹同志,先生不疑其別有存心,慨予允諾,即作書為介紹於德彰公及諸友。梁此行為安全計,冒用日友栢原文太郎姓名和護照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抵檀。(註二十二)持先生介紹函訪僑商李昌、何寬、鄭金、鍾木賢諸人,頗受歡迎。並赴茂宜埠晤德彰公,德彰公尤厚遇之。蓋僑商因梁係先生所介紹者,不虞有他,且捐集巨款以贈。嗣梁憑其宣傳力,漸以組織保皇會之說進,詭稱保皇與革命,原屬同流,名雖有別,宗旨則一。一部分興中會員,竟為所惑,入其彀中,變為保皇會員。於是梁乃創立「保皇會」於檀島,並設立機關報,名「新中國報」。此種利用友誼,缺乏誠信之舉,聞於先生,乃馳書責之,然已無及矣。(二十三)

Comment

(註二十一)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四四──四六頁。
(註二十二) 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上冊,九三──九四頁,世界書局印行,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再版,臺
北。惟譜中稱,梁此次原是應美洲華僑之邀,遊歷美洲,後因經過檀香山時為防疫所阻,所以才滯留該
島達半年之久云。
(註二十三)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四七──四八頁;陸丹林:「檀香山興中會的成立和民國前的
黨務」。

Related names
何寬李昌信之康有為梁啟超曾有德彰鄭金鍾木賢
Related place names
上野中國日本東京茂宜埠香山檀香山檀島
Related proper nouns
中國報保皇會新中國報興中會
Source

國父年譜

Volume

上冊

Page

0149-0151

Relate image

Search term appears Page

漢口、岳州、新堤、長沙間,與哥老會諸魁楊鴻鈞、李雲彪、辜鴻恩、師襄、李華棠(堃山)等過從甚密,並投身會中,被封為龍頭之職。思乘機謀匡復事業,至是亦欲東渡。永年、堅如意氣相投,把晤甚歡,遂偕往漢皋,遊覽形勢,徧交兩湖豪俊;然後返粤東渡,抵東京,同謁先生。傾吐胸臆,擘畫大計,談論經旬,先生甚器重之。當命堅如返國,聯絡長江會黨,與鄭士良提挈進行,未幾,命平山周隨永年入兩湖聯絡會黨。(註二十)

 十月二十四日(十一月二十六日)清廷緝拿興中會及其他會黨會員。

 十一月十七日(十二月十九日)梁啟超赴檀香山,並請先生作書介紹檀香山友好。梁於抵檀後竟設立保皇會,興中會會員頗有為其所惑者。
   梁啟超與先生在日本曾有往還,其思想常徘徊於保皇與革命之間。雙方友好致力於合作運動,但梁為其師康有為所挾持。此次奉康命赴檀香山籌組保皇會,瀕行約先生共商國是,矢言合作到底。先後致函先生。其一云:「捧讀來示,欣悉一切。弟自問前者狹隘之見,不免有之,若盈滿則未有也。至於辦事宗旨,弟數年來,至今未嘗稍變,惟務求國之獨立而已。若其方略,則隨時變通,但可以救我國民者,則傾心助之,初無成心也。與君雖相見數次,究未能各傾肺腑,今約會晤,甚善,甚善。惟弟現寓狹隘,室中前後左右皆學生,不便暢談,若枉
(註二十)中央黨史會:「總理年譜長編稿鈔本」,四二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三年(一八九九) 三十四歲 一四九

駕,祈於下禮拜三日下午三點鐘到上野精養軒小酌叙譚,為盼。此請大安。」其二云:「逸仙仁兄鑒:前日承惠書,弟已入東京。昨晚八點鐘始復來濱,知足下又枉駕報館,失迎為罪。又承今日賜饌,本當趨陪,惟今晚六點鐘有他友之約,三日前已應允之,不能不往。尊席祇得恭辭,望見諒為盼。下午三點鐘欲造尊寓談近日之事,望足下在寓少待,能並約楊君衢雲同談尤妙。此請大安。」(註二十一)梁以檀島為興中會之發源地,力請先生為介紹同志,先生不疑其別有存心,慨予允諾,即作書為介紹於德彰公及諸友。梁此行為安全計,冒用日友栢原文太郎姓名和護照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十二月三十一日)抵檀。(註二十二)持先生介紹函訪僑商李昌、何寬、鄭金、鍾木賢諸人,頗受歡迎。並赴茂宜埠晤德彰公,德彰公尤厚遇之。蓋僑商因梁係先生所介紹者,不虞有他,且捐集巨款以贈。嗣梁憑其宣傳力,漸以組織保皇會之說進,詭稱保皇與革命,原屬同流,名雖有別,宗旨則一。一部分興中會員,竟為所惑,入其彀中,變為保皇會員。於是梁乃創立「保皇會」於檀島,並設立機關報,名「新中國報」。此種利用友誼,缺乏
(註二十一)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四四──四六頁。
(註二十二) 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上冊,九三──九四頁,世界書局印行,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再版,臺 北。惟譜中稱,梁此次原是應美洲華僑之邀,遊歷美洲,後因經過檀香山時為防疫所阻,所以才滯留該 島達半年之久云。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三年(一八九九) 三十四歲 一五○

  誠信之舉,聞於先生,乃馳書責之,然已無及矣。(二十三)

 十二月二十日(西曆一九○○年一月二十日)電菲律賓獨立黨代表彭西,促其停止軍事行動。
   布引丸於本年六月間失事後,先生復依中村議,與彭西商籌鉅款,續購軍械。(註二十四)議既定,彭西乃返香港,曾於九月十二日(十月十六日)自港致函先生云:「目前吾人所購得之二百五十萬之數已足夠,船買妥後,所餘之款,即請購買同一口徑之來福槍械。」(註二十五)槍械既購定,日政府隱監視之,不克出境。此一不幸事件,對菲律賓獨立革命運動,實一重大打擊。先生因即自日電知彭西,促即轉知菲島獨立軍,暫停軍事行動。彭亦函覆先生云:「自閣下來電中,知吾人任務無法進行,吾人深慮吾人之厄運。吾人雖知無能反對命運,但亦須聽天由命。依據閣下之觀察,吾人之任務萬不能實行時,在盡最後之努力嘗試後,吾人必須停止,吾人仍將等待
(註二十三)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一),四七──四八頁;陸丹林:「檀香山興中會的成立和民國前的 黨務」。
(註二十四) 中央黨史會:「總理年譜長編稿鈔本」,四二頁。
(註二十五) Mariano Ponce, Sun Yat-sen, the Found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58, English edition, Manila, 1965.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三年(一八九九) 三十四歲 一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