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光復
南京光復
民國紀元前一年
辛亥
一九一一年
十月初
十月十二日
十二月二日
46
初九日(十一月二十九日)新編鎮軍第三標,領到大批槍彈,由統帶李玉昆率領出發,當日下午抵南京堯化門附近宿營。是夜在某寺開軍事會議,與會者有總參謀長顧忠琛、鎮江都督林述慶、滬軍先鋒隊司令洪承點等,決議以攻天堡城為目標。初十日下午,李玉昆即指揮全標向天堡城猛攻;甫過鐵路,清軍砲彈紛如雨下;適滬軍砲兵趕到,與清軍開始砲戰,夜深遂佔天堡城。先是南京附近據點棲霞山、幕府山、紫金山、雨花臺、孝陵衛等地,已相繼入革命軍手,朝陽門、太平門、麒麟門、洪武門、儀鳳門亦皆為革命軍所奪。南京完全為蘇浙聯軍所包圍。張勳見勢瓦解,先期至大勝關渡江逃逸;張人駿、鐵良避匿德國領事署內。城中尚有旗兵千人與江防營數千人,作困獸之鬪。十一日林述慶抵天堡城,下令發砲轟擊制臺衙門、花牌樓、標房等處,均中砲彈。清兵力竭,由統領胡某商美領事,於下午二時持美國旗出朝陽門(後改稱中山門),至紫金山下,謁民軍將領請降。民軍以全部繳械為約,當夜清軍各部出太平門,架槍更衣作鳥獸散。十二日十時,林述慶率兵數千,由太平門入城;餘軍由儀鳳門入城。全城居民,皆懸白旗歡迎,南京由是光復。張勳殘部千餘人投降後,悉編入革命軍中。(註一六一)
(註一六一) 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中冊,三七五──三八三頁;程家模:「南京陸軍第九鎮起義始末」原稿
(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上冊
0526
Search term appears Page
十月十二日(十二月二日)南京光復。
初九日(十一月二十九日)新編鎮軍第三標,領到大批槍彈,由統帶李玉昆率領出發,當日下午抵南京堯化門附近宿營。是夜在某寺開軍事會議,與會者有總參謀長顧忠琛、鎮江都督林述慶、滬軍先鋒隊司令洪承點等,決議以攻天堡城為目標。初十日下午,李玉昆即指揮全標向天堡城猛攻;甫過鐵路,清軍砲彈紛如雨下;適滬軍砲兵趕到,與清軍開始砲戰,夜深遂佔天堡城。先是南京附近據點棲霞山、幕府山、紫金山、雨花臺、孝陵衛等地,已相繼入革命軍手,朝陽門、太平門、麒麟門、洪武門、儀鳳門亦皆為革命軍所奪。南京完全為蘇浙聯軍所包圍。張勳見勢瓦解,先期至大勝關渡江逃逸;張人駿、鐵良避匿德國領事署內。城中尚有旗兵千人與江防營數千人,作困獸之鬪。十一日林述慶抵天堡城,下令發砲轟擊制臺衙門、花牌樓、標房等處,均中砲彈。清兵力竭,由統領胡某商美領事,於下午二時持美國旗出朝陽門(後改稱中山門),至紫金山下,謁民軍將領請降。民軍以全部繳械為約,當夜清軍各部出太平門,架槍更衣作鳥獸散。十二日十時,林述慶率兵數千,由太平門入城;餘軍由儀鳳門入城。全城居民,皆懸白旗歡迎,南京由是光復。張勳殘部千餘人投降後,悉編入革命軍中。(註一六一)
(註一六一)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中冊,三七五──三八三頁;程家模:「南京陸軍第九鎮起義始末」原稿 (中央黨史會藏)。
國父年譜 民元前一年(一九一一) 四十六歲 五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