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開始組織興中會於檀香山,德彰公及鄧蔭南等二十餘人贊助之 detail

:::

開始組織興中會於檀香山,德彰公及鄧蔭南等二十餘人贊助之

Download
0 times
Click
356 times
Metadata directions
Life peroid
興中會的成立
Title

開始組織興中會於檀香山,德彰公及鄧蔭南等二十餘人贊助之

Republic of China year

民國紀元前十八年

Sexagenary cycle

甲午

AD annals

一八九四年

Old calendar month day

十月

New calendar month day

十一月

Age

29

Abstract

先生創立興中會,欲糾合海外華僑為之助。不意風氣未開,人心錮塞,在檀鼓吹,應者寥  寥。(註九)惟革命事業,重在組織與準備,故先生舌敝唇焦,仍鍥而不捨。德彰公受其感動,先為  資助。檀島華僑約計四萬人,而德彰公所經營之事業在茂宜埠,有牛數千頭,田數百頃,為人  復仗義疏財,有「茂宜王」之稱。(註十)至是竟願傾家相助,其號召力自大。又得鄧蔭南(松盛、  三伯)及親友等二十餘人從而和之,革命組織乃能漸具雛形。

Comment

(註九)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頁)
(註十) 中央黨史會:「總理年譜長編稿鈔本」(民國三十三年一月油印本),二五頁。

Related names
德彰鄧蔭南
Related place names
茂宜埠香山檀香山檀島
Related proper nouns
興中會
Source

國父年譜

Volume

上冊

Page

0077-0078

Relate image

Search term appears Page

嗣先生偕陸皓東遊北京,窺清廷虛實;旋轉道溯長江,深入武漢一帶,觀察山川形勢,預為他日革命發難之圖。(註五)

 九月(十月)「萬國公報」(Review of the Times)刊出先生上李鴻章書。(註六)
第三次赴檀香山。
   迨中日戰爭爆發,先生以為時機可乘,乃再赴檀島。(註七)攜農桑會籌款護照前往。(註八)
十月(十一月)開始組織興中會於檀香山,德彰公及鄧蔭南等二十餘人贊助之。
   先生創立興中會,欲糾合海外華僑為之助。不意風氣未開,人心錮塞,在檀鼓吹,應者寥寥。(註九)惟革命事業,重在組織與準備,故先生舌敝唇焦,仍鍥而不捨。德彰公受其感動,先為資助。檀島華僑約計四萬人,而德彰公所經營之事業在茂宜埠,有牛數千頭,田數百頃,為人
(註五)「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頁)
(註六) 「萬國公報」係廣學會在上海所辦。
(註七)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頁)
(註八)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第一篇,二六頁註五。
(註九) 「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篇(「國父全集」第一冊,四一○頁)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八年(一八九四) 二十九歲 七七

復仗義疏財,有「茂宜王」之稱。(註十)至是竟願傾家相助,其號召力自大。又得鄧蔭南(松盛、三伯)及親友等二十餘人從而和之,革命組織乃能漸具雛形。

 十月二十七日(十一月二十四日)興中會正式成立。
   是日,先生召集興中會第一次成立會於卑涉銀行經理何寬寓所,到會者有何寬、李昌、劉祥、程蔚南、鄧蔭南、鄭金、黃亮、黃華恢、鍾木賢、許直臣、卓海、李祿、李多馬、林鑑泉、鄭照、劉壽、鍾宇、曹采、劉卓、宋居仁、陳南、夏百子、李杞、侯艾泉等二十餘人。(註十一)先生為主席,即時決定創立會社,定名為「興中會」,以振興中華挽救危局為宗旨。先生以為革命事業須立志犧牲,非尋常會社署名附和可比。須鄭重宣誓,矢信矢忠,有始有卒,方克濟事,故是日入會者一律宣誓。誓詞由李昌宣讀,先生首先行之,其法在開卷聖經上置其左
(註十)中央黨史會:「總理年譜長編稿鈔本」(民國三十三年一月油印本),二五頁。
(註十一)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四集,三頁,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民國五十四年十月臺一版,臺北。「鍾宇」應為「鍾工宇」(鍾工宇:「我的老友孫逸仙先生」,見王雲五等著:「我怎樣認識國父孫先生」,四一三頁,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二月一日出版,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民國四十三年五月七日第八○次工作會議紀錄、七月二日第八七次工作會議紀錄、七月十二日第一二四次中央常務委員會議紀錄。

國父年譜 民元前十八年(一八九四) 二十九歲 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