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詳目顯示 》

第 1 筆 / 共 1 筆  
/1
論文名稱: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之關係:以太平天國與辛亥革命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Hakka in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 A Study of the Role of Hakka People in the Taiping Rebellion and Xinhai Revolution
作者:顧朋(Ghorbani-Koshkaki)
指導教授:邱榮舉(Chiu, Rong-Jeo)
學校:國立臺灣大學
學校名稱(英):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系所名稱: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類別:博士(Doctor)
論文出版年(西元):2015
畢業年度(民國):103
頁數:214
語文:中文
關鍵詞(中):汙名化太平天國辛亥革命孫中山客家
關鍵詞(英):stigmaTaiping RebellionXinhai RevolutionSun Yat-senHakka
全文檔案:親愛的使用者您好!提醒您下載全文時,請先登入您的會員帳號。點我登入
謝辭
中/英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形塑―客家汙名與華夏認同邊緣
第三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發展―逃脫汙名之道
第四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實踐―太平天國革命
第五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實踐―辛亥革命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目次:謝辭
中/英文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架構、研究途徑、及研究方法-----14
 第四節 論文結構重點說明-----19
第二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形塑―客家汙名與華夏認同邊緣-----22
 第一節 流浪者與盜匪―客家的第一類汙名-----24
 第二節 蠻夷或混種―客家的第二類汙名-----32
第三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發展―逃脫汙名之道-----40
 第一節 矇混過關―客家常民的應對之道-----40
 第二節 反駁與誇耀―客家知識份子的應對之道-----44
 第三節 接受新宗教―逃離汙名的新方法-----48
第四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實踐―太平天國革命-----60
 第一節 太平天國革命裡的客家人-----62
 第二節 洪秀全―被壓迫者的先知-----70
 第三節 拜上帝教與太平天國―被壓迫者的福音與國度-----82
 第四節 天國的成敗-----97
第五章 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意識之實踐―辛亥革命-----106
 第一節 孫中山在興中會時期的客家網絡-----108
 第二節 孫中山在同盟會時期的客家網絡-----129
 第三節 孫中山的客家身份-----151
 第四節 社會改革與「反清」―逃汙心理的投射-----155
第六章 結論-----189
 第一節 研究發現-----189
 第二節 研究限制-----191
 第三節 建議與展望-----191
參考文獻-----193
參考文獻: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著作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2003)。《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聯經。
王韜(1969)。《甕牖餘談》。臺北:廣文。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1979)。《太平天國文書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1965)。《革命先烈先進傳》。臺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
王慶成(1988)。《香山縣鄉土志》。廣東:中山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毛祥麟(2006)。《三略彚編》。北京:人民文學。
古直(1970)。《客人對》。臺北:文海。
向達等(編)(1954a)。《太平天國》1。上海:神州國光社。
───(1954b)。《太平天國》4。上海:神州國光社。
宋慶齡(1952)。《為新中國奮鬥》。北京:人民。
宋譚秀紅、林為棟(編著)(1989)。《興中會五傑》。臺北:僑聯。
杜維運(2001)。《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李伯新(1994)。《孫中山史蹟憶訪錄》。中山:政協廣東省中山市委員會中山文史編輯部。
邱權政(1997)。《客家與香港崇正總會》。北京:中國華僑。
───(2001)。《客家與近代中國》。臺北:武陵。
房學嘉、李大超(編著)(1991)。《謝逸橋謝良牧與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廣州:暨南大學。
───、賴紹祥(編著)(1992)。《客籍志士與辛亥革命》。廣州:廣東人民。
───(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
胡去非(編)(1937)。《總理事略》。出版地不詳:商務。
唐德剛(1998)。《晚清七十年》5。臺北:遠流。
馬兗生(2000)。《孫中山在夏威夷─活動和追隨者》。臺北:近代中國。
徐杰舜(1999)(主編)。《雪球─漢民族的人類學分析》。上海:上海人民。
徐博東、黃志平(2011)。《丘逢甲傳》。臺北:秀威資訊。
徐繼畬(1968)。《瀛環志略》。臺北:京華。
郝盛潮(主編)(1994)。《孫中山集外集補編》。上海:上海人民。
恭阿拉等(2004)。(嘉慶朝)《欽定學政全書》,卷81。香港:蝠池書院。
莫世祥(2011)。《中山革命在香港:1895-1925》。香港:三聯書店。
郭廷以(1963)。《太平天國史事日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二果、曾起華(1995)。(崇禎)《東莞縣志》。東莞: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陶緒(1995)。《晚清民族主義思潮》。北京:人民。
崑岡等(修)(1995)。《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379。上海:上海古籍。
陳少白(2011)。《興中會革命史要》。香港:中和出版。
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臺北:臺原。
陳天華(2002)。《猛回頭,警世鐘》。北京:華夏出版。
陳序經(1946)。《疍民的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
陳伯陶(1967)。《東莞縣志》。臺北:成文。
陳雄(1957)。《黃花岡革命烈士傳》。臺北:陳雄。
陳運棟(1989)。《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
陳碧池(1988)。《海隅紀略》。收錄於《近代稗海》10。成都:四川人民。
陳錫祺(1984)。《同盟會成立前的孫中山》。廣東:廣東人民。
梁發(1965)。《勸世良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宇和(2011)。《三十歲前的孫中山:翠亨、檀島、香港:1866-1895》。香港:中華書局。
黃建淳(1988)。《新加坡華僑會黨對辛亥革命影響之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
黃福鑾(1954)。《華僑與中國革命》。香港:亞洲。
馮自由(1947)。《華僑革命開國史》。上海:商務。
───(1948)。《中國革命運動二十六年組織史》。上海:商務。
───(1954a)。《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臺北:世界書局。
───(1954b)。《華僑革命組織史話》。臺北:正中。
───(1981)。《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
項定榮(1982)。《國父七訪美檀考述》。臺北:時報文化。
湯泳詩(2002)。《一個華南客家教會的研究─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會》。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硏究社。
葉恭綽(1969)。《太平天國官書十種》。臺北:華文。
楊拔凡、楊興安(2010)。《楊衢雲家傳》。九龍:新天。
楊恭桓(1997)。《客話本字》。臺北縣新莊: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溫廣益等(編)(1985)。《印度尼西亞華僑史》。北京:海洋。
鄒容(1954)。《革命軍》。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鄒魯(1989)。《中國國民黨史稿》。上海:上海書店。
廣西省太平天國史調查團(1956)。《太平天國起義調查報告》。北京:三聯。
廣西僮族自治區通志館(編)(1961)。《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補本》。南寧: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
───(1962)。《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調查資料滙編》。南寧: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出版社。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硏究所歷史硏究室等(合編)(1980)。《孫中山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鄭貞銘(2001)。《報業開路先鋒》。臺北:遠流。
鄧之誠(輯錄)(1967)。《汪悔翁(士鐸)乙丙日記》。臺北縣永和鎮:文海。
劉佐泉(2005)。《太平天國與客家》。開封:河南大學。
劉祖憲(2006)。《道光安平縣志》。成都:巴蜀書社。
劉師培(1962)。《中國民族志》。臺北:中國民族學會。
謝重光(1999)。《客家源流新探》。臺北:武陵。
謝福健(1983)。《國父家世源流彙述》。臺北:獅谷。
澳門基金會、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2000)。《鏡海叢報》。澳門:澳門基金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蕭一山(編)(1956a)。《太平天國叢書》1。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1956b)。《太平天國叢書》2。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編)(1976)。《太平天國詔諭》。臺北:文海。
鍾文典(1962)。《太平軍在永安》。北京:三聯。
鍾獨佛(1921)。《粵省民族考原》。本書不載出版項。
顏清湟(1982)。《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聯經。
簡又文(1944)。《太平軍廣西首義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譚嗣同(1994)。《仁學:譚嗣同集》。瀋陽:遼寧人民。
羅香林(1945a)。《國父之大學時代》。重慶:獨立。
───(1945b)。《國父家世源流考》。上海:商務。
───(1961)。《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香港:中國學社。
───(1992a)。《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
羅爾綱(1956)。《太平天國文物圖釋》。北京:三聯。
───(1958)。《太平天國史蹟調查集》。北京:三聯。
寶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1997)。《寶安縣誌》。韶關:廣東人民。
二、期刊論文
胡友棠(錄)(1937)。〈幼天王恤王昭王原供〉,《逸經》22:8-9。
王斤伇(1936)。〈福建雲霄之猺獞〉,《逸經》13:13。
王明前(2005)。〈太平天國運動「客家武裝移民」辨〉,《嘉應學院學報》(哲社版)23(5):79-81。
───(2006a)。〈太平天國與廣西客家社會〉,《天府新論》1:128-133。
───(2006b)。〈論太平天國政治的客家淵源─兼辨「客家武裝移民說」〉,《廣西社會科學》5:137-141。
王振忠(1992)。〈從客家文化背景看「天朝田畝制度」之由來〉,《復旦學報》(社科版)3:65-73。
───(1993)。〈客家人與太平天國〉,《嶺南文史》1:31-32。
不著撰人(1900)。〈戰爭者文明之母也〉,《清議報》66:4187-4188。
───(1903a)。〈三樂廬自助書:人祖〉,《江蘇》3:141-143。
───(1903b)。〈鎮江製造奴隸學堂之現象〉,《江蘇》5:118-120。
───(1903c)。〈留學紀錄:嗚呼支那人!嗚呼支那人!〉,《湖北學生界》2:118-121。
───(1903d)。〈留學界紀事:嗚呼支那人!嗚呼支那人!〉,《浙江潮》2:133-135。
───(1906)。「明太祖(畫像)」、「孫逸仙(照片)」、「洪秀全(畫像)」,《民報》5。
───(1908)。〈仇一姓不仇一族論〉,《民報》19:103-109。
左芙蓉(2004)。〈基督教在近代客家人中間的傳播與影響〉,《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78-83。
任貴祥(1997)。〈辛亥革命革命時期的華僑報刊〉,《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74-80。
吳倫霓霞(1990)。〈興中會前期(1894-1900)孫中山革命運動與香港的關係〉,《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215-234。
李默(1993)。〈論客家的形成及民族融合〉,《中國史研究》4:117-129。
汪精衛(1905)。〈民族的國民〉,《民報》1:1-31。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林正慧(2006)。〈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1-61。
林易蓉(2012)。〈深圳華僑對反清革命的貢獻〉,《南方文物》2:209-211。
洪仁玕(1936)。〈干王洪仁玕親筆供辭〉,《逸經》20:7-11。
俞旦初(1991)。〈辛亥革命時期的民族英雄人物史鑒初考〉,《近代史研究》6:34-52。
康有為(1902)。〈南海先生辨革命書〉,《新民叢報》16:59-69。
孫中山(1936)。〈孫中山先生論太平天國—劉成禺著《太平天國戰史》序〉,《逸經》17:9。
徐義強(2008)。〈客家薩滿的通靈途徑、儀式及與臺灣的比較〉,《宗教學研究》2:128-132。
烏澤聲(1907a)。〈大同報序〉,《大同報》1:13-21。
───(1907b)。〈滿漢問題〉,《大同報》1:53-102。
夏春濤(1998)。〈客家人與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東南學術》5:85-90。
郭真義(2010)。〈南社的梅州籍成員與冷圃詩社〉,《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3:29-31。
章炳麟(1907)。〈中華民國解〉,《民報》15:1-17。
───(1908)。〈排滿平議〉,《民報》21:1-11。
張克宏(2000)。〈丘逢甲的南洋之行〉,《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70-77。
張君勱(1906)。〈穆勒約翰議院政治論〉,《新民叢報》4(18):35-70。
張應龍(2000)。〈客家華僑對東南亞採礦業的貢獻〉,《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42-49。
陳小亮、陳宗炫(2005)。〈客家鄉土文化:太平天國開創中國近代文學革命之源〉,《嘉應學院學報》(哲社版)23(5):82-86。
陳美寶(2003)。〈由愛鄉而愛國─清末廣東鄉土教材的國家話語〉,《歷史研究》4:68-84。
陳建明(1987)。〈孫中山早期的一篇佚文─〈教友少年會紀事〉〉,《近代史研究》3:185-190。
陳敬第(1907)。〈滿漢問題之解決〉,《中國新報》5:73-85。
梁啟超(1903d)。〈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新民叢報》38-39:19-53。
梁龍(1912)。〈正汕頭台灣生番酋長說〉,《東方雜誌》8(11):21-22。
曾福全(2013)。〈客族首位牧師李正高牧師三位兒子的簡介〉,《救恩脈摶》1:26-28。
黃彥、李伯新(1979)。〈孫中山的家庭出身和早期事蹟〉,《廣東文史資料》25:274-290。
黃培棋(1991)。〈關於陳承瑢、秦日綱籍貫的新資料〉,《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19-21。
葉顯恩(1988)。〈中山縣移民夏威夷的歷史考察〉,《華僑華人歷史研究》3:9-18。
賈熟村(1957)。〈太平天國革命的性質問題—對郭毅生”論新興市民等級在太平天國革命中的作”一文的看法〉,《歷史研究》8:1-18。
楊中美(1988)。〈革命的血液─客家民性之形成及其對中國近現代史之影響〉,《客家風雲》12:25-31。
楊度(1907)。〈金鐵主義說〉,《中國新報》2:1-95。
隆福(1907)。〈現政府與革命黨之比較〉,《大同報》5:13-22。
溫雄飛(1979)。〈回憶辛亥前中國同盟會在美國成立的經過〉,《廣東文史資料》25:17-59。
漢兒(1903)。〈為民族流血史可法傳〉,《江蘇》6:71-81。
蔡永哲(2003)。〈惠東奇異民俗探源〉,《臺灣源流》25:116-122。
蔡惠堯(2004)。〈鍾木賢、鍾水養與孫中山的若干史事辨析〉,《傳記文學》3:73-84。
蔣方震(1903)。〈民族主義論〉,《浙江潮》1:19-27。
鄭子瑜(1987a)。〈一頁開國史料─記中山先生指示江英華密謀在穗發難書〉,《近代中國》61:110-111。
───(1987b)。〈孫中山老同學江英華醫師訪問記〉,《近代中國》61:112-114。
潘汝瑤、李虹冉(1989)。《孫中山是客家人,祖籍在紫金─評〈關於孫中山的祖籍問題〉》,《客家史與客家人研究》1:24-43。
劉師培(1907)。〈辨滿人非中國之臣民〉,《民報》14:39-111。
戴興明(1988)。〈國父與鍾木賢〉,《客家風雲》8:37-39。
鍾文典(1991)。〈客家與太平天國革命〉,《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1-10。
譚彼岸(1963)。〈孫中山家世源流及其上代經濟狀況新證〉,《學術研究》4:32-38。
顧朋(2010)。〈論客家與現代中國革命之關係—以太平天國和辛亥革命為例〉,《國家發展研究》10(1):97-158。
三、專書譯著
王崇武(譯),Edkin, Joseph(艾約瑟)(原著)(1954)。〈訪問蘇州的太平軍〉,王崇武、黎世清(編譯),《太平天國史料譯叢》1,頁113-141。上海:神州國光社。
王蓁(譯),容閎(原著)(1981)。〈我在美國和中國的生活追憶〉,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1,頁202-213。北京:中華書局。
天津編譯中心(譯),王賡武(原著)(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
不著譯人,斯金納,G.威廉(G. William Skinner/施堅雅)(原著)(1984)。〈印度尼西亞華人少數民族〉,中外關係史學會、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中外關係史譯叢》5,頁272-295。上海:上海譯文。
汝企和(譯),Mclane, R. M.(麥蓮)(原著)(1981)。〈美使麥蓮致國務卿馬賽函及其天京蕪湖之行〉,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29-51。北京:中華書局。
吳燕和、王維蘭(譯),Glick, Clarene E.(原著)(1985)。《夏威夷的華裔移民》。臺北:正中書局。
李蘅(譯),Cohen, Myron L.(原著)(1981)。〈客家,「客籍居民」:方言是中國東南地區聚居繁衍的一個可變因素〉,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306-349。北京:中華書局。
何培忠(譯),小島晉治(原著)(1981)。〈試論拜上帝教、拜上帝會與客家人的關係〉,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291-305。北京:中華書局。
邱權政、符致興(譯),Schiffrin, Harold Z.(史扶鄰)(原著)(1981)。《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阿米爾.賽都拉(譯),Daftary, Farhad(原著)(2012)。《伊斯蘭伊斯瑪儀教派簡史》。新北:韋伯文化國際。
林立偉(譯),Patrick H. Hase(夏思義)(原著)(2014)。《被遺忘的六日戰爭─1899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香港:中華書局。
胡修雷(譯),梁慧萍(原著)(2008)。〈加爾各答的華僑華人:移民模式與職業特性〉,《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2(4):24-32。
馬博庵(譯),Hartwell, J. B.(赫威爾)等(原著)(1981)。〈外國傳教士訪問蘇州太平軍〉,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93-116。北京:中華書局。
啓彥(譯),宫崎滔天(原著)(1984)。《三十三年之夢》。臺北:帕米爾。
章克生(譯),Bridgman, E. C.(裨治文)(原著)(1981)。〈裨治文關於東王北王內訌的通訊報導〉,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2,頁72-78。北京:中華書局。
陳鵬仁(譯),宮崎滔天(原著)(1977)。《宮崎滔天論孫中山與黃興》。臺北:正中。
曾凡慈(譯),Goffman, Erving(高夫曼)(原著)(2010)。《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
曾學白(譯),彼得.克拉克(原著)(1981)。〈上帝來到廣西─試論太平天國運動形成時期郭士立及漢會的影響〉,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硏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1,頁214-242。北京:中華。
黄光域、梁昆元(譯), Bowring, John(包令)等(原著)(1981)。〈麥華陀等1854年6月訪問天京文件輯錄〉,北京太平天國歷史研究會(編),《太平天國史譯叢》1,頁1-41。北京:中華。
楊慎之(譯),薛君度(原著)(1980)。《黃興與中國革命》。長沙:湖南人民。
溫恰溢(譯),Bergère, Marie-Claire(白吉爾)(原著)(2010)。《孫逸仙傳》。臺北:時報文化。
蔡永春等(譯),Oehler, W.(原著)(1987)。〈客家人中的基督教事業〉,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編),《1901-1920年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下,頁900-9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黎世清(譯),Hake, A. Egmont(賀翼柯)(原著)(1954)。〈戈登在中國〉,王崇武、黎世清(編譯),《太平天國史料譯叢》1,頁143-256。上海:神州國光社。
潘光旦(譯),Huntington, Ellsworth(原著)(1929)。《自然淘汱與中華民族性》。上海:新月。
戴智民、周天和(譯),Schlatter, Wilhelm(施拉德)(原著)(2008)。《真光照客家─巴色差會早期來華宣教簡史1839-1915》。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簡又文(譯),Roberts, Issachar Jacox(羅孝全)(原著)(1937)。〈洪秀全革命之真相(有跋)〉,《逸經》25:33-37。
───(譯),Hamburg, Theodore(韓山文)(原著)(1976)。《太平天國起義記》。臺北:文海。
關屋牧(譯),高木桂藏(原著)(1992)。《客家(Hakka):中國內部造成的異鄉人》。臺北:關屋牧。
四、編著論文
王慶成(2001)。〈客家與太平天國起義〉,邱權政(編),《客家與近代中國》,頁46-66。臺北:武陵。
平山周(1961-1974)。〈三合會〉,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2),頁397-402。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皮錫瑞(1968)。〈皮鹿門學長南學會第六次講義:論保種保教均先必開民智〉,唐才常等,《湘報類纂》1,頁370-375。臺北:大通。
朱和中(1958-1968)。〈歐洲同盟會紀實〉,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2,頁111-270。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吳高梓(1930)。〈福州蜑民調查〉,燕京大學社會學會(編),《社會學界》4,頁141-155。〔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叢書委員會。
吳稚暉(1963a)。〈總理行誼〉,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1-11。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1963b)〈我亦一講中山先生〉,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11-13。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周天和(2009)。〈巴色差會簡史〉,黃穎欣(編),《基督教香港崇真會160周年特刊》,頁27-52。香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周弘然(1963)。〈國父「上李鴻章書」之時代背景〉,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270-280。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房學嘉(1990)。〈客籍華僑在推翻封建帝制中的貢獻〉,吳澤(主編),《客家學研究》2,頁25-32。上海:上海人民。
林奇(1981)。〈附:與林奇談話的報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09-211。北京:中華書局。
林善珂(1989)。〈客家人和太平天國革命〉,歷史教學問題編輯部(編),《客家史與客家人研究》,頁17-4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林達泉(1967)。〈客說〉,溫廷敬(編),《茶陽三家文鈔:何如璋.林達泉.邱晉昕》,頁131-135。臺北:文海。
孫中山(1977)。〈有志竟成〉,蔣永敬(編),《華僑開國革命史料》,頁1-25。臺北:正中書局。
───(1981a)。〈與宮崎寅藏等筆談〉,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75-186。北京:中華書局。
───(1981b)。〈致鄭藻如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3。北京:中華書局。
───(1981c)。〈農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3-6。北京:中華書局。
───(1981d)。〈上李鴻章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8-18。北京:中華書局。
───(1981e)。〈致劉學詢函〉,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01-203。北京:中華書局。
───(1981f)。〈與斯韋頓漢等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94-196。北京:中華書局。
───(1981g)。〈與橫濱某君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98-199。北京:中華書局。
───(1981h)。〈擬創立農學會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4-26。北京:中華書局。
───(1981i)。〈香港興中會章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1-24。北京:中華書局。
───(1981j)。〈中國的現在和未來—革新黨呼籲英國保持善意的中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87-106。北京:中華書局。
───(1981k)。〈與宮崎寅藏平山周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72-174。北京:中華書局。
───(1981l)。〈致洛克哈特函〉,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74-175。北京:中華書局。
───(1981m)。〈《支那現勢地圖》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187-188。北京:中華書局。
───(1981n)。〈敬告同鄉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30-233。北京:中華書局。
───(1981o)。〈駁保皇報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33-238。北京:中華書局。
───(1981p)。〈支那問題真解〉,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43-248。北京:中華書局。
───(1981q)。〈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大會的演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77-282。北京:中華書局。
───(1981r)。〈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96-318。北京:中華書局。
───(1981s)。〈與劉成禺的談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17。北京:中華書局。
───(1981t)。〈《太平天國戰史》序〉,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258-259。北京:中華書局。
───(1981u)。〈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1,頁323-331。北京:中華書局。
───(1981v)。《中國革命史》,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7,頁59-70。北京:中華書局。
───(1989a)。〈檀香山興中會成立宣言〉,《國父全集》2,頁1-2。臺北:近代中國。
───(1989b)。〈倫敦被難記〉,《國父全集》2,頁193-216。臺北:近代中國。
───(1989c)。〈自傳〉,《國父全集》2,頁192-193。臺北:近代中國。
───(1989d)。〈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國父全集》2,頁23-24。臺北:近代中國。
───(1989e)。〈興中會會員誓詞〉,《國父全集》9,頁239。臺北:近代中國。
孫滿(2001)。〈對〈孫中山祖籍問題爭論的始末〉一文之答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編),《孫中山的家世:資料與研究》,頁95-98。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孫乾(2001)。〈二十傳裔孫滿、乾恭述早年在鄉之見聞〉,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編),《孫中山的家世:資料與研究》,頁102-105。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徐旭曾(1992)。〈豐湖雜記〉,羅香林(編),《客家史料匯篇》,頁297-299。臺北:南天。
徐輝琪(1997)。〈客家志士與黃花崗起義〉,邱權政(主編),《佗城開基客安家》,頁333-346。北京:中國華僑。
───(2001)。〈客家與辛亥革命〉,邱權政(編),《客家與近代中國》,頁126-166。臺北:武陵。
夏其龍(2005)。〈香港客家村落中的天主教〉,劉義章(主編),《香港客家》,頁154-17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畢觀華(1984)。〈十九世紀華工移入新加坡情況〉,中外關係史學會、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中外關係史譯叢》4,頁26-27。上海:上海譯文。
陸文燦(1953-1967)。〈孫公中山在檀事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3,頁6-12。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章炳麟(1968)。〈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敍〉,不著編人,《黃帝魂》,頁5-6。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77a)。〈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194-209。北京:中華。
───(1977b)。〈獄中答新聞報〉,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233-235。北京:中華。
───(1977c)。〈民報一周年紀念會祝詞〉,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326-327。北京:中華。
───(1977d)。〈洪秀全演義序〉,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頁307-308。北京:中華。
張柟(1968)。〈論髮辮原由〉,不著編人,《黃帝魂》,頁25-31。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陶成章(1986)。〈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湯志鈞(編),《陶成章集》,頁212-316。北京:中華。
梅竹公(1985)。〈翼王身世續考〉,《太平天國學刊》2,頁162-168。北京:中華書局。
陳永海(2005)。〈作為中國國族事業的客家言說—從香港看近代客家文化認同性質的變遷〉,《香港客家》,頁19-3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陳春生(1957)。〈壬寅洪全福廣州舉義記〉,柴德賡等(編),《辛亥革命》,頁315-321。上海:上海人民。
───(1963)。〈訪問李紀堂先生筆錄〉,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679-684。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陳國強(1992)。〈惠東的長住娘家婚俗與特別衣飾〉,喬健等(主編),《惠東人研究》,頁215-233。福州 : 福建敎育。
陳德禹(1999)。〈研究方法(三):社會科學領域〉,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頁180-198。臺北:正中。
陳錫祺(1986)。〈關於孫中山的大學時代〉,金沖及(編),《孫中山研究論文集1949-1984》上,頁52-83。成都:四川人民。
梁啟超(1903a)。〈論中國之將強〉,梁啟超,《飲冰室文集》3,頁:9-13。上海:廣智書局。
───(1903b)。〈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梁啟超,《飲冰室文集》4,頁30-35。上海:廣智書局。
───(1903c)。〈中國積弱溯源論〉,梁啟超,《飲冰室文集》7,頁:12-39。上海:廣智書局。
───(1956)。〈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梁啟超,《國史研究六篇》,頁1-33。臺北:中華。
───(1989a)。〈中國史敍論〉,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6,頁1-12。北京:中華。
───(1989b)。〈新史學〉,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9,頁1-32。北京:中華。
黃大漢(搜編)(1963)。〈興中會各同志革命工作史略〉,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458-489。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黃彥、李伯新(1986)。〈介紹孫中山〈致鄭藻如書〉〉,金沖及(主編),《孫中山研究論文集1949-1984》上,頁84-95。成都:四川人民。
黃遵憲(2003a)。〈古香閣詩集序〉,《黃遵憲集》下,頁389-390。天津:天津人民。
───(2003b)。〈梅水詩傳序〉,《黃遵憲集》下,頁390-391。天津:天津人民。
馮自由(1958-1968)。〈興中會組織史〉,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3,頁111-270。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63)。〈劉學詢與革命黨之關係〉,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1(9),頁598-600。臺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
───(1977)。〈檀香山興中會之發源與復興〉,蔣永敬(編),《華僑開國革命史料》,頁87-95。臺北:正中書局。
費成康(2000)。〈孫中山和《鏡海叢報》〉,澳門基金會、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編),《鏡海叢報》,費文之頁1-10。澳門:澳門基金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楊國儒(1997)。〈淺述明朝、清前期廣東的甘蔗種植業和製糖業〉,季羨林(編),《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頁539-547。北京:經濟日報。
楊慶平(1990)。〈孫中山的家世與客屬淵源〉,吳澤(主編),《客家學研究》2,頁66-69。上海:人民。
鄒魯、張煊(1932)。〈漢族客福史〉,徐麗華、李德龍(主編),《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90,頁160-170。成都:中華書局。
蔡元培(1968)。〈釋仇滿〉,不著編人,《黃帝魂》,頁39-43。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蔡惠堯(2001)。〈記幾位參加反清革命的深圳籍人士〉,深圳博物館(編),《深圳文博》,頁55-60。北京:人民。
鄧嗣禹(1965)。〈勸世良言與太平天國革命之關係〉,梁發,《勸世良言》,頁1-24。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劉成禺(1969)。〈先總理舊德錄〉,《國史館館刊》創刊號,頁44-56。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硏究中心。
劉師培(1968)。〈黃帝紀年說〉,不著編人,《黃帝魂》,頁1-4。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鍾肇政(1979)。〈序〉,陳運棟,《客家人》,頁1-4。臺北:聯亞。
韓志遠(2001)。〈客家人與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廣東革命運動〉,邱權政(編),《客家與近代中國》,頁167-193。臺北:武陵。
羅香林(1992b)。〈國父家世源流再證〉,《客家史料匯篇》,頁388-396。臺北:南天。
羅爾綱(1943)。〈亨丁頓論客家人與太平天國事考釋〉,羅爾綱(編著),《太平天國史叢考》,頁91-96。北京:正中。
蘇德用(1977)。〈國父革命運動在檀島〉,蔣永敬(編),《華僑開國革命史料》,頁57-87。臺北:正中書局。
饒任坤(1991)。〈客家與金田起義〉,饒任坤,《太平天國史散論》,頁7-33。南寧:廣西人民。
五、學位論文
張曉威(2005)。〈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之角色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薛雲峰(2009)。《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1895乙未抗日戰爭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六、研討會論文
王東(2002)。〈客家人向東南亞的早期遷移─關於其背景及特點的初步分析〉,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167-182。香港:三聯。
王洪友(2002)。〈論孫中山在海外的辦報活動〉,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362-376。香港:三聯
王慶成(1994)。〈客家與太平天國起義〉,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819-82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林家有(1994)。〈關於翠亨孫氏是否為客家人的問題〉,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828-83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袁冰凌(2002)。〈羅芳伯與西婆羅洲的開拓〉,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238-248。香港:三聯。
張興漢(1994)。〈客家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貢獻〉,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839-84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黃子堅(2010)。〈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教會與沙巴州的客家族群〉,中央硏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硏究專題中心等(主辦),《東南亞客家的變貌國際硏討會》,頁1-31。臺北:中央硏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硏究專題中心。
黃明光、廖軍(2005)。〈客家與中國革命之管見〉,陳世松(主編),《「移民與客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3-318。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黃賢強(2000)。〈客籍領事梁碧如:檳城的外交官、教育家和慈善家〉,徐正光(主編),《歷史與社會經濟 : 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719-731。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2002)。〈客籍領事與檳城華人社會〉,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213-227。香港:三聯。
楊鶴書(2002)。〈客家人適應方式的轉變與他們對馬來亞早期開發的貢獻〉,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183-197。香港:三聯。
鄭良樹(2002)。〈客家人與新馬早期華文教育〉,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330-340。香港:三聯。
劉崇漢(2002)。〈葉亞來的奮鬥精神〉,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第三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專輯》,頁200-212。香港:三聯。
饒尚東(1994)。〈東馬客家移民史略〉,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67-7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貳、英文文獻
一、專書著作
Armstrong, Karen(c1992). Muhammad: A Biography of the Prophet. [San Francisco, Calif.]: Harper San Francisco.
Ball, J. Dyer(1900). Things Chinese: Being Notes on Various Subjects Connected with China. London, S. Low, Marston.
Baker, Hugh D. R. (1968). 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 Sheung Shui.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dix, Reinhard(1962).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New York: Doubleday.
Berreman, Gerald. D. (1997). Hindus of the Himalayas: Ethnography and Change. Delhi;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lake, C. Fred(c1981). Ethnic Groups and Social Change in A Chinese Market Town.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Boardman, Eugene Powers(1952). Christian Influence upon the Ideology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1851-1864.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Boulger, Demetrius Charles(1893). A Short History of China: Being An Account for the General Reader of An Ancient Empire and People. London: Allen.
Broomhall, Marshall(eds.)(1907). The Chinese Empire: A General & Missionary Survey. London : Morgan & Scott ; Philadelphia: China Inland Mission.
Chang, Chung-li(1955).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har, Tin-Yuke (eds.) (1975). Sandalwood Mountains—Readings and Stories of the Early Chinese in Hawaii.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Colby, Frank Moore & Williams, Talcott (ed.)(c1922-1924). The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New York: Dodd, Mead and Co..
Constable, Nicole(c1994). Christian Souls and Chinese Spirits: A Hakka Community in Hong Ko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 Press.
Dikötter, Frank(1992).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can, Chesney(1917). Tse Tsan-tai: His Political and Journalisict Career, A Brief Record. London: The Globe Encyclopaedia Company.
Dyke, Vernon Van (c1960). Political Science: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lick, Clarence E. (1980). Sojourners and Settlers—Chinese Migrants in Hawaii.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Gützlaff, Karl Friedrich August(1968). 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in 1831, 1832, & 1833, with Notices of Siam, Corea, and the Loo-choo Islands. Taipei, Taiwan: Cheng wen.
Han, Su-yin(1965). The Crippled Tree: China, Biography, History, Autobiography. New York: Putnam.
Hase, Patrick H.(c2008). The Six-Day War of 1899: Hong Kong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su, Francis(c1967).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Kinshi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Ellsworth (c1924). The Character of Races. New York: Scribner.
Juergensmeyer, Mark(1982). Religion As Social Vision: the Movement Against Untouchability in 20th-Century Punjab.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u, Hung-Ting (1994). The Hard Earned Aloha: The Chinese in Hawaii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
Lanternari,Vittorio(1963). The Religions of the Oppressed: A Study of Modern Messianic Cult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Leong, Sow-Theng(1997).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ebarger, Paul(c1925). Sun Yat Sen and the Chinese Republic. New York & London: The Century Co..
Little, Archibald John(2010). The Far Eas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utz, Jessie G. & Lutz, Rolland Ray(1998). Hakka Chinese Confront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1850-1900: with the Autobiographies of Eight Hakka Christians, and Commentary. Armonk, N.Y. : M.E. Sharpe.
Mesny, William(2012). Mesny''s Chinese Miscellany: 1895-1905. 北京: 國家圖書館.
Michael, Franz(1966-1971). The Taiping Rebellion: History and Documents.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ichener, James A.(1959). Hawaii. New York: Random House.
Munn, Christopher(c2009). Anglo-China: Chinese People and British Rule in Hong Kong 1841-1880. Aberdee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Louis(1908). Comprehensive Geograph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Dependencies. Shanghai, Tʻusewei Press.
Sharman, Lyon(c1934). Sun Yat-sen, His Life and Its Meaning: A Critical Biography.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ih, Vincent Y. C.(1967). The Taiping Ideology: Its Sources, Interpretations, and Influenc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hirokogoroff, S. M.(1925). Anthropology of Eastern China and Kwangtung Province. Shanghai: Print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Smith, Carl T.(2005). Chinese Christians: Elites, Middlemen, and the Church in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tanton, William(1900). The Triad Society or Heaven and Earth Association. Hong Kong: Kelly & Walsh.
Sun, Yat-sen(1897). Kidnapped in London: Being the Story of My Capture by, Detention at, and Release from the Chinese Legation, London. Bristol: J. W. Arrowsmith(etc.).
Teng, Ssu-yü(1950). New Light on the History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sang, Sik Wah Patrick(2002). Hakka Immigrant’s Identity and Allegiance: Cultural Dualism and Missiological Outreac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U.S.A..
Tse, Tsan Tai(1924). The Chinese Republic: Secret History of the Revolution. Hong Ko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Limited..
Weber, Max(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Wiens, Herold Jacob(c1954). Han Chinese Expansion in South China. [Hamden, Conn.]: Shoe String Press.
Wilbure, C. Martin(1976).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Samuel Wells(1904). The Middle Kingdom; A Survey of the Geography, Government, Literature, Social Life, Arts, and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and Its Inhabitants. New York: Scribner.
Wong, K. Chimin & Wu, Lien-the(2009).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Shanghai ci shu.
Worsley, Peter(c1968). The Trumpet Shall Sound: A Study of ‘Cargo’ Cults in Melanesi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二、期刊論文
Baker, Hugh D. R.(1966). “The Five Great Clans of the New Territories.”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6: 25-48.
Campbell, George (1912). “Origin and Migrations of the Hakkas.”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43: 473-480.
Cohen, Myron L. (1968). “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 Dialect as A Social-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ern China.” Ethnohistory 15(3): 237-292.
Eitel, E. J. (1867). "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 Notes and Queries on China and Japan 1(7): 81-83.
─── (1873-74). "An Outline History of the Hakkas." China Review 2: 160-164.
Hayes, James(1968). “Itinerant Hakka Weaver.”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8: 162-165.
Hsieh, T’ing-Yu(1929). “Origin and Migrations of the Hakkas.”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3: 202-227.
Ku, Hung-Ting(1989). “GOO KIM FUI: A Chinese Community Leader in Hawaii.” Tunghai Journal 30: 1-22.
Kuhn, Philip A.(1977). “Origins of the Taiping Vision: Cross-Cultural Dimensions of A Chinese Rebellio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3): 350-366.
Lechler, Rudolf(1878). “The Hakka Chinese.” Chinese Recorder IX: 352-359.
Lutz, Jessie G. & Lutz, Rolland Ray (2009). “Chinese Emigrants, Indentured Workers, and Christianity in the West Indies, British Guiana and Hawaii.” Caribbean Studies 37(2): 133-154.
Ng, Lun Nagi-ha(1982). “Villag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The Case of Sheung Shui.”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2: 252-270.
Piton, Charles (1870). “The Hia-k’ah in the Chekiang Province, and the Hakka in the Canton Province.”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2: 218-220.
Sun, Yat-sen (1912). ”My Reminiscences.” The Srand Magazine 43: 301-307.
Yap, P. M.( 1954). “The Mental Illness of Hung Hsiu-Ch’uan, Leader of the Taiping Rebellion.”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3(3): 287-304.
Yen, Ching-hwang(1970). “Ch''ing''s Sale of Honours and the Chinese Leadership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77-1912).”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2): 20-32.
─── (1974). ”Chinese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906-1911.”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29(1 and 2): 47-67.
─── (1976). “The Confucian Revival Movement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99-1911.”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7(1): 33-57.
─── (1982).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77-1912.” Modern Asian Studies 16(3): 397-425.
三、編著論文
Barth, Fredrik(c1969a). ”Preface.” In idem(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5-7.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inc..
─── (c1969b). “Introduction.” In idem(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9-38.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inc..
Berreman, Gerald. D.(1967). “Concomitants of Cast Organization.” In George De Vos and Hiroshi Wagatsuma (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308-324.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79). “Self, Situation and Escape from Stigmatized Ethnic Identity.” In idem, Caste and Other Inequities: Essays on Inequality, pp.164-177. Meerut: Ved Prakash Vatuk Folklore Institute.
Constable, Nicole (c1996). ”Introduction” In idem. (eds.), 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 pp.3-35.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De Vos, George and Hiroshi, Wagatsuma(1967a). “Socialization, Self-Perception, and Burakumin Status.” In idem (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228-24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67b). “Group Solidarity and Individual Mobility.” In idem (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241-257.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idheim, Harald(c1969). “When Ethnic Identity Is A Social Stigma.” In Fredrik Barth (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pp.39-57.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inc..
Norbeck, Edward(1967). “Little-Known Minority Groups of Japan.” In George De Vos and Hiroshi Wagatsuma(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184-199.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ide, Lindsay(c1962). “The Antecedents.” In Brian Harrison(ed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the First 50 Years, 1911-196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G. William(1997). “Introduction.” In 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pp.1-18.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otten, George O. and Hiroshi, Wagatsuma(1967). “Emancipation: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of A Political Movement.” In George De Vos and Hiroshi Wagatsuma(ed.), Japan’s Invisible Race: Caste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pp.33-67.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rd, Barbara E.(1968). “Varieties of the Conscious Model: The Fishermen of South China.” In Michael Banton(eds.), The Relevance of Models for Social Anthropology, pp.113-137. London: Tavistock.
四、研討會論文
Erbaugh, Mary S (1994).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Hakkas: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s A Hakka Enterprise.” In謝劍、鄭赤琰(主編),《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頁757-79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硏究所海外華人硏究社。
Wongsurawat, Wasana (2010). “Thailand and the Xinhai Revolution: Expectations, Reality and Inspi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n Yat-sen, Nanyang and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Singapore, October 23-26.
參、日文文獻
彭阿木(1930)。〈客家に就いこの研究〉。《支那研究》21:77-183;23:113-217。
備註:館方提供電子檔作業
延伸查詢:延伸查詢* (查詢其他外部相關系統)
 
top
*
授權單位: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